王 曉 東
(渾源縣交通運輸局縣鄉公路養護總隊,山西 大同 037400)
?
渾源縣下達枝~刁窩溝旅游公路可行性探討
王 曉 東
(渾源縣交通運輸局縣鄉公路養護總隊,山西 大同 037400)
結合項目現狀、規劃原則及發展目標,從項目建設背景、遠景年交通量預測、項目起終點選取、工程規模、項目評價等方面,對旅游公路可行性進行了論述,為今后同類研究提供參考。
旅游公路,可行性,產業規模,農村道路
隨著山西省旅游產業規模的不斷壯大,旅游產品的不斷豐富,基礎設施也逐漸得以改善,“晉善晉美”旅游形象趨近凸顯,“十三五”開展,相繼出臺了《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實施意見》,合理布局鄉村旅游公路,促進全省旅游業發展,對旅游公路建設規劃的編制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2.1 項目區現狀
渾源縣,位于黃土高原的邊沿地帶,境內山脈較多,有著豐富的經典旅游文化。本項目位于渾源縣西南山區的白蓮花山下,距縣城50 km處。在刁窩溝有海藏寺和蓮花山景區,四面環山,風景優美。現有路段長5.5 km,道路技術指標低路面狀況差,嚴重影響旅游景區的發展和沿線居民的出行。
2.2 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為上,環境優美,綠色環保。
2.3 發展目標
響應“十三五”新格局,適應我縣“全域旅游”發展,統籌考慮縣域內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及文物保護單位、自然保護區、歷史文化名村以及特色農村旅游、扶貧旅游等景點發展的多樣化需要。
3.1 建設的必要性
1)開發渾源縣旅游資源、促進渾源縣旅游業發展。本項目的實施將帶動渾源縣旅游業的發展,為各大景點的開發和建設提供更大便利,同時帶動旅游經濟的發展。發展快捷便利和環境優美的旅游通道,對促成渾源縣旅游圈的快速發展,打造渾源縣旅游精品路線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提高農村道路通行能力及新農村建設。農村道路作為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確立的重要基礎。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促成農民繼續增收,迫切需要與之配套的道路,迫切需要能夠帶動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暢通渠道。
旅游產業相比較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投入資金較少且門檻低,其收入分配順序一般是先富民而后富企,資金流向百姓傾斜,實現“全域富民,民生為本”的目標。同時為農業產業化提供高效率的運輸通道。實施本項目將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勞動力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減少農村貧困人口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加快渾源縣旅游經濟發展,興晉富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需要。
3)優化渾源縣產業結構,促進村鎮經濟快速發展。項目的建成將聯動沿線集體經濟的快速提升,同時給當地創造一個良好的交通環境,使服務能力和交通運輸發展方式轉變緊密結合起來,而且建設施工本身也將有力拉動沿線地方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沿線經濟帶的形成、帶動渾源縣經濟的發展,逐步使渾源縣擺脫貧困現狀,走上富裕的道路,使公路很好的服務于山區新農村的建設,服務于渾源縣經濟發展的需求。
4)確保安全出行。近年來,公路建設成果碩碩,但是,在有些公路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讓我們看到農村的公路安防工程設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問題在于道路安防設施不全,安全意識較差及多數處于路基一側緊靠深溝、高邊坡及彎道半徑不夠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公路通達、通暢及安全。公路的安防工程實施,為保證公路的安全運行及促進離石區交通的安全發揮著重大的作用,產生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項目的實施將是一條促進旅游業發展、合理開發景區、發展地方經濟、轉化地方產業、利國利民,于村鎮經濟發展大有裨益的人民富裕之路。
3.2 主要結論
3.2.1 交通量預測確定公路等級
擬建項目作為連接渾源縣旅游景區的公路同時也是農村公路網的一部分,項目通道內出入的主要車流為旅游觀光和為之服務類交通車流及沿線村鎮人員的出入,對項目交通發展規模進行分類預測,匯總項目旅游交通和誘增型交通發展規模,預測擬建項目交通發展規模見表1。

表1 擬改建項目交通量預測結果 標準小客車/d
根據路網規劃、公路功能,結合交通量預測結果和通行能力論證,公路建成15年2033年遠景交通量預測為2 038輛/d,確定本改建旅游公路等級采用為三級標準,7.5 m的路基寬,汽車荷載為公路二級。
3.2.2 路線起終點、走向、主要控制點及建設規模
1)路線起終點及主要控制點。
下達枝~刁窩溝:項目起點位于S203下達枝村,項目止點設在渾源縣王莊堡鎮刁窩溝村。主要控制點:S203下達枝村、G18高速公路、杏莊村、上達枝村、刁窩溝。
2)建設規模。
工程估量:路線長度:5.35 km,其中挖方13.3萬m3,填方14.8萬m3,結構層為5 cm瀝青面層+20 cm水穩碎石基層+20 cm水穩砂礫墊層。小橋1座,涵洞8道,安防5.35 km,沿線邊坡綠化,投資估算約2 700萬元。
3)資金籌措。
依據省廳文件,以上級補助15%,地方自籌5%作為資本金進行貸款。
4)工期安排。
項目總工期擬定為一年,擬定2017年8月開工建設,至2018年8月建成通車。結合本項目地形類別、工程類別、難易程度、工程量大小和現有公路交通量擁擠程度分項安排工期。
3.3 項目評價
3.3.1 經濟評價
旅游公路功能是為前往旅游景點的車輛出行提供服務,同時兼顧周邊村莊的車輛通行,旅游旺季主要為小型車輛通行,旅游非旺季主要為沿線村鎮車輛出行,產生的社會效益較為明顯,因此進行了定量的經濟評價。
依據經濟費用及效益計算結果編制項目經濟費用效益流量表,經濟費用效益指標計算結果見表2。項目經濟內部收益率均大于8%的社會折現率,說明從經濟費用效益分析角度看該項目是可行的。

表2 經濟費用效益指標
評價結論認為有較好的國民經濟效益,經濟敏感性分析的結果表明,該項目同時具有抗風險能力,從宏觀的角度看項目可行。
3.3.2 社會評價
1)實施改造后,能更好地為當地旅游事業服務,促進旅游景點的開發,同時滿足沿線居民的出行需求,節省使用者的時間成本,效益顯著。
2)實施改造后,道路的安全性將顯著提高,降低了交通事故的概率,社會效益顯著。因本項目建成運營,區域內的交通運行和投資條件將大為改善,產業結構調整將更為合理,進而使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動區域內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步調,其社會效益明顯。
3.3.3 土地利用、工程環境、節能評價
1)土地利用。
通過實地勘測及調查,本項目占地為:農用地0.3 ha,未利用地6.1 ha,路線長5.35 km,每千米用地1.196 ha,依據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指標建標[2011]124號,山嶺區三級路雙車道7.5 m寬路基用地指標為2.532 6 ha/km,本項目滿足要求。
2)工程環境。
本項目建設過程中,確立“以人為本,保護自然,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樹立“預防為主”的理念,并做好被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和土地資源的修復工作,使工程建設順應自然、融入自然,實現環境保護和公路建設并舉。
3)節能分析。
本項目運營期間的節約能源主要體現在新路晉級和縮短里程方面,具體的節能效果折合成節約標準煤800 t。
3.3.4 安全生命防護工程
交通安全設施綜合治理工程的設計必須從實際出發,提出交通工程管理的配套措施和技術保證,使其具有工程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按照規范要求,結合現狀路網及公路條件、環境要素進行總體規劃,交通安防設施與公路主體和其他要素之間應互相協調、配合利用,切實加大資金投入的保障,大力推進公路安全綜合治理。
通過以上從項目背景,現狀條件,交通量預測以及經濟、社會評價,安防設施等方面論證,本項目的實施具有很好的帶動效益,具有很好的可行性,項目主要是為旅游景點服務,施工時要避免對景點環境造成破壞,同時減少植被的破壞,注意山區森林防火,保護沿線生態環境。
[1] 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S].
[2] 山西省交通運輸廳關于編報2016年部分農村公路建設建議計劃的通知[Z].
[3] 國辦發[2014]5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意見[Z].
Discussion on feasibility of tourist highway of Xiadazhi to Diaowogou in Hunyuan County
Wang Xiaodong
(HunyuanCountyTransportationBureauCountyRoadMaintenanceCorps,Datong037400,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project situation, planning principle and development purposes, from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prospect annual traffic volume forecast, project beginning and ending point selection, engineering scale, project evaluation and other aspects,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of tourism highway, provided reference for future similar research.
tourist highway, feasibility, in dustry scale, country road
1009-6825(2017)17-0005-02
2017-03-31
王曉東(1978- ),男,工程師
TU984.19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