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十六
世界上最著名的香檳之一是以一個女人的名字命名的,但很多年以來,女性在這個行業中扮演著無足輕重的角色。現在終于有了變化,在法國,一大批女性正在闖入香檳酒業。
筆者坐在一間充滿陽光的房間里,屋內的陳設十分現代化,窗外的景色卻非常傳統。平緩的斜坡,整齊的葡萄園,遠處是一棟童話般的法國城堡,有奶白色的外墻和筆直的尖塔。
這棟城堡是一個酒莊,由凱歌夫人修建,法語名Veuve Clicquot(凱歌寡婦)。提起這個名字,人們可能想起的是舉世聞名的凱歌香檳,而不是一名真正的女人。但凱歌夫人是真實存在的。1805年,27歲的凱歌夫人失去了丈夫。她的丈夫是一名釀酒師。19世紀的法國對寡婦的言行舉止有著諸多約束,而當時,年輕的凱歌夫人拋棄陳規、頂著壓力和反對,接管了丈夫的酒莊生意。之后她不斷改良、創新,致力于在全世界拓展她的香檳市場,最終將她的酒莊變成全世界最成功的香檳酒廠之一。

女釀酒師弗洛里安娜·埃茲納克
凱歌夫人是第一位做香檳酒的女性,之后也有幾位寡婦追隨她的腳步。當時的法國社會只允許寡婦擔任這種公開的角色。而這些寡婦也都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實際上,因為寡婦香檳非常成功,其他一些酒莊雖然沒有寡婦,但也在自己的香檳品牌前跟風加了Veuve(寡婦)字樣。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女性控制了法國香檳酒業,只是為數不多的幾位法國女性“偶然間”成為了釀酒師。絕大多數的香檳生產依舊掌握在男人的手中,直到現在。
夏洛特·勒·加萊斯現在接管了凱歌酒莊,一個世紀以前,她的高祖父——一位亞美尼亞鉆石商——買下了酒莊和周圍的葡萄園。五代人之后,繼承香檳酒業的不是兒子,而是女兒。夏洛特·勒·加萊斯正是闖入香檳酒業的女性之一。
如今在法國,一大批女性正在進軍香檳酒業,她們不僅是出售香檳,從種植到勾兌——她們參與到釀制香檳的各個重大環節中。現在,專門為女性設立的香檳組織已經有三家,在香檳產區讀釀酒專業的有60%是女生。
那么,由女人釀造的香檳,會有什么不同嗎?“當然。”弗朗索瓦絲·佩雷蒂笑道,她是負責推廣香檳酒、普及香檳知識的英國香檳局主管,“女性更加直觀、更加注意香氣、味道,或許也更加好奇、更加大膽。”其他業內女性也有同樣的看法。
“女人們更了解香檳的精致口味,”女性香檳釀酒師委員會主席索菲·西格諾爾說道,“她們的鼻子和味覺更加敏感細膩,能夠品嘗出更多微妙的味道。”
弗洛里安娜·埃茲納克是一家規模很大的香檳酒莊中為數不多的女性酒窖師之一,她說,“女人和香檳之間存在著愛,最初香檳酒就是法國國王買來送他的情婦的,就算今天,如果一個男人想追求一個女人,他也不會買紅酒,而是買香檳。”
必須要指出的是,埃茲納克并不是一個充滿少女心的女人,她一開始是想當戰斗機飛行員,然而失敗了,于是轉向了做香檳。
夏洛特·勒·加萊斯并沒有自詡比男性釀酒師出色,但當她為筆者展示葡萄汁、仔細解釋釀酒工藝的嚴格標準時,確實透露出她最喜歡的釀酒環節是勾兌,用不同土壤種植出來的各類葡萄釀的酒反復調制、品嘗,找出最佳的口味。
“越來越多女性加入到釀酒師這個行業來,無疑她們將會改變香檳酒,”埃茲納克說道,“當然現在還看不出有什么變化。現在釀的酒也要4、5年之后才會上架,而且加入到香檳酒行業的女性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勒·加萊斯指著凱歌酒莊的一個尖塔說道:“那是凱歌夫人的房間。”房間現在空置著。勒·加萊斯一家在二戰時期搬出了酒莊,現在住在葡萄園對面一棟16世紀修建的莊園房子里,凱歌夫人在世時,這里是給仆人住的。這棟房子沒有暖氣,住起來不大舒服,但對于酒窖貨架上擺放的香檳來說卻是最佳的。
重新回到溫暖的溫室,筆者舉起了一杯透著金光的香檳酒,輕輕抿了一口,不得不同意,勒·加萊斯釀造的香檳真的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