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宏+浩博
律動的舞,無聲的詩
二十載悠悠歲月,世事變遷
褪去了被誤解的外衣,國標舞得以正名
並以健康的正能量走入千家萬戶
這一切離不開張世華先生這一批舞者、舞癡的堅守
這位堪稱“體育舞蹈的脊樑柱”
他將熾熱的感情、悅動的靈魂融匯其中
他心懷信仰,向更廣闊的格局大踏步前進

簡單的愛好 長久的羈絆
曾聽人形容舞蹈是當之無愧的藝術之母,因為唯有舞蹈從它的發軔初始就直接佔領了精神的制高點。諸多的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都伴隨著藝術的載體而發生,而消亡。載體的改變,往往是新的藝術誕生,而舊的藝術消亡。可舞蹈卻避過了這種宿命,只因其依託的是永遠充滿變化卻始終不曾改變的載體——人的身體,也因此陪伴著人類從遠古走到今天。
體育舞蹈國標舞作為舞蹈大類中的一派,有過被誤解和被質疑,卻因著一群舞者的真心喜愛與忘情投入的堅守,使它扛過了歲月的洗禮,與一群堅貞的擁躉者,共同邁向代表“體育舞蹈”正能量的新起點。這次恰逢香港回歸20周年慶典,我們有幸訪問到了致力於體育舞蹈國標舞推廣的藝都舞蹈文化機構主席張世華先生,有幸聆聽了他與體育舞蹈國標舞的邂逅小故事。
跟著張世華先生回憶的腳步,穿梭至他的少年時期。帶著年輕的純粹、暢想與獵奇,他在廣州天河第一次見到由香港團體帶來的國標舞表演,驚艷於其華美的演出,從此一眼萬年,深情全付諸其中。他也因此成長、因此受益、因此尋得靈魂摯友,然而在此之前,他所學專業卻是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系。
這之後,他順其自然地開啟了尋藝學藝之路,拜師於“東南亞拉丁舞王”霍紹裘等一批前輩,不斷錘煉自身的舞蹈造詣。時至今日,作為業界標桿的他卻仍保留著這份饑渴的學習熱情,只要碰到世界一流的老師,他依然會付上高額的學費,花大量時間潛心學習、推敲。
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一直將國標舞作為個人興趣愛好的張世華先生就職於深圳市政府機關。無意間聽聞在深圳藝校有一個由大型溜冰場改造而成的現代化國標舞廳,在當時的港深兩地均屬於高級理想的國標舞廳,無奈經營較為慘淡。因著對體育舞蹈國標舞蹈的個人喜好,張世華先生認為這是一塊適宜國標舞愛好者們釋放激情的佳所,便毅然承接下來,並辭去了公職。
但當時的社會環境對於國標舞蹈的傳播並不友善,剛接手時,雖然採取了免費試玩等諸多促銷活動,但收效甚微。此時的張世華先生在兼具愛好的同時,開始更多去思考來自經營推廣方面所賦予的難題。
任何苦難在有心而為者那里,總能迎刃而解。正因為對體育舞蹈國標舞蹈的執著,他也更清楚地了解到國標舞的真正生存大環境。國標舞來源於英國貴族的交流互動活動,在世界和香港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隨之流入內地,但內地市場卻並不成體系,但不乏高水平的國標舞者,且內地消費成本遠遠低於香港。這一切都被張世華先生看在眼里,記在心中,並付諸行動。
他將舞廳的客戶定位於香港來深人群,由於樓下就是酒樓,他順勢為來此處跳舞的客人提供吃、喝等一系列配套的服務,並時常承接Party類的慶典活動,場場爆滿,這一模式從1998年到2000年,持續火爆了整整三年,直到他將陣地轉向香港。
上癮的律動 無聲的詩意
都說愛跳舞的人總能逃過歲月的監視,青春常駐,雖然沒有切實的科學依據,但是從張世華先生那模糊了歲月痕跡的面容,以及挺拔健美的身形,實在難以讓人妄斷其真實年齡。
在他看來,這一切都歸功於他對於國標的熱愛,因為他享受那份心境,隨律動而起,似有無邊的憧憬,恢弘的想象及情緒深處所湧動的深泉,均可在肢體的旋轉中得以釋放。而在我們看來,國標於他而言,是熾熱感情的演繹,是美麗靈魂的悅動,是力量的綻放,也是勇氣與智慧的勳章,這一切恰似少年正青春的芳華。
張世華先生為讓與他有著共同愛好的群體能夠更好地感受到來自心靈釋放的愉悅,他將之前成功的運營模式2.0版引入香港,掀起高凈值人群的國標熱。
在由他創立的藝都舞蹈文化會內設有面向從少兒及至成人的各類舞蹈課程,其中標凖舞及拉丁舞課程均來自國際范疇且擁有世界大師級別導師任教,從外形、禮儀至專業具備國際高水凖。
同時,張世華先生除了師資,對練習場地的要求也極高。在銅鑼灣金利文廣場20樓他擁有一間2,500呎的藝都舞蹈會所,透過舞蹈室玻璃映入眼簾的便是維多利亞港唯美景致。在談話中,我們還獲悉,在相距5分鐘路程的銅鑼灣廣場2期24樓他還擁有一間7,500呎的銀河匯舞蹈會所,擁有香港少有的優良舞池,每年也會舉辦多場舞會,吸引一眾進階舞者在此交流藝術心得。
用張世華先生的話來說,藝都舞蹈文化會所具備的師資及硬件設施,在全世界都位於前列。當我們問及,這一行業的競爭性如何,是否對其產生影響?我們得到了十分從容淡定的回復,在他看來市場競爭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每個人所持有的標凖不同,對他而言並不存在太大的影響,因為他的客戶群屬於頂尖級的,而與之配套的必然都需要最好的,對於這一方面,他有絕對的信心和自豪的資本。
在張世華先生的舞室,銅鑼灣金利文廣場20樓藝都會所進行專門授課,另一處銅鑼灣2期24樓銀河匯舞蹈會所則給國標舞愛好者提供了茶舞(Tea dance)和晚舞(Dinner dance)的理想場所,這里匯集了世界上最好的體育舞蹈國標舞選手和最熱愛國標舞的舞者,隨著精心挑選的音樂和世界一流菲律賓樂隊的伴奏樂曲舞動感受世界中心唯我的尊崇體驗。舞者們在這里享受著五星級的環境和服務,卻只需花費大眾標凖的入場費。每到跳舞時間,舞池里便是一派熱鬧景象,熱情在此綻放如花,所有的人都在愉悅氛圍的感染下,翩翩起舞,跟隨節奏的律動,展示最真的自我,尋求滿足感。
舞入千萬家 傳遞正能量
據我們了解,蜚聲海內外的藝都舞蹈文化機構由張世華先生創立,下設有深圳市藝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香港藝都舞蹈文化會有限公司、香港銀河匯舞蹈會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於中外舞蹈文化的推廣和交流、大型文藝表演和比賽策劃承辦、舞蹈文化用品的製作、銷售以及各類舞蹈的教學培訓。
如今的張世華先生不僅是藝都舞蹈文化機構主席,還兼任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產業委員會主任及香港體育舞蹈聯盟會員。長年奔波於中國、香港,忙著籌辦全國體育舞蹈比賽,近期便忙於由他參與組織的“中順潔柔盃2017體育舞蹈公開賽”,面向所有愛好體育舞蹈的孩子及成人,全國將舉辦7站巡賽,吸引了諸多優秀選手及機構參與。
談及香港回歸20周年歷程中最大的感觸,他直言最欣慰的便是看到體育舞蹈國標舞從二十年前眾人的誤解到如今的全民認可,這是對他最大的鼓舞。為此,他也積極投身於國標與體育舞蹈宣傳建設活動之中,在亞運會時,體育舞蹈便被納入亞運的競技項目之中,當時的電視轉播率極高,備受好評,這也鼓舞他更加努力地推廣宣傳體育舞蹈。
他談及現在的深圳因為地緣優勢和資本效應,早已成為中國體育舞蹈重鎮,高水平舞者、教師云集此處。雖然現在的青少年學習民族舞、芭蕾舞很多,但體育舞蹈的推廣卻不佳,這一點讓張世華先生意識到要更加努力致力於體育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實際上,標凖舞及拉丁舞都是非常適合青少年學習,男女皆宜,音律動感,舞姿快速而活潑,同時對儀態儀表的塑造以及氣質修養的形成都非常有益。它們除了是國際體壇項目,也可成為學習者開啟日常社交場合的最佳渠道。在課堂上,與不同的舞伴起舞,既能培養合作精神,也可以享受到快樂的群體生活。
為此,在張世華先生的推動下,在深圳福田還成立了公益組織“福田體育舞蹈協會”,將體育舞蹈帶進校園、社區、企事業單位,而協會則派出專業教師,參與公益教學活動。
恰逢“一帶一路”國際友誼之風普惠,張世華先生也十分看好這一國際聯盟話題,他認為這對於體育舞蹈的建設推廣是很好的結合點,接下來我們也期待能看到更多的中國的體育舞蹈者在世界舞臺上驚艷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