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寧
一個是不拘于俗禮、灑脫狂放的混血詩人,卻偏偏熱衷于做官;一個是出身尊貴的金枝玉葉,卻偏偏愿意舍棄榮華富貴,去做一個追求自由的女道士。當他們相遇時,能否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在相識近20年之后,二人最終會有一個怎樣的結局?
李白是人們熟知的唐代著名詩人,晚年時,他曾七上敬亭山,并留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那么,游歷過諸多名山大川的李白為何偏偏對敬亭山如此鐘情呢?
其實謎底很簡單——李白欽慕的玉真公主曾在敬亭山修道。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姐妹倆和唐玄宗李隆基是一母所生的兄妹。她們成長的時期恰好是宮廷斗爭最錯綜復雜、最殘酷血腥的時候,她們親眼看見了那些積極參政的公主們的下場,也目睹了母親在宮斗中被迫害的經過,因此,姐妹倆在宮中處處小心,盡量遠離復雜的宮斗。
姐妹倆自小就向往靜修的生活。在玉真公主20歲左右的時候,她和姐姐金仙公主一起向父親唐睿宗提出要求,希望父親準許她們出宮靜修,做女道士。拗不過女兒的唐睿宗最終答應了她們的請求,并下令在長安城附近給她們修建兩座豪華的道觀。
兩位公主住進去之后,日子過得逍遙自在。玉真公主喜歡云游,在很多山中都擁有道觀,不僅如此,她在長安、洛陽等大城市還修建了別館、山莊、舊居等,與她來往的多是方士、文人,李白就是其中的一個。
李白與前朝宰相的女兒許氏結婚之后,就進入了以妻子為紐帶的名媛社交圈。通過妻子的介紹,李白認識了很多貴族婦女,可以說李白在仕途上完全走的是外戚路線,就這樣,一番輾轉之后,李白結識了玉真公主。二人初次見面時,李白就寫下了一首《玉真仙人詞》作為見面禮:“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玉真公主喜歡云游名山,訪道求仙,煉丹試藥,李白恰好也喜歡,從李白的詩中可以發現,玉真公主去過的名山,他也大都去過。兩人相識12年后,李白通過玉真公主的推薦,被唐玄宗召進宮,并封他為翰林學士。李白是一介文人,有著官場中人很不喜歡的一些毛病,比如狂妄。他還喜歡喝酒,一喝就醉得昏天黑地,以至于“天子呼來不上船”。另外,李白并不善于處理與同僚之間的關系,他常常覺得別人不順眼,最后導致別人看他也不爽,很快,他就得罪了高力士、李林甫等人。再后來,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說了李白幾句壞話,唐玄宗就給了李白一點錢,把他打發走了。對此,玉真公主覺得很沒面子,她賭氣對唐玄宗說:“請將我的公主名號去掉吧,包括封邑中的財賦統統去掉。”看著這個任性的妹妹,唐玄宗連連搖頭,但玉真公主堅持散去財產,辭掉公主名號,遠離京城,前往安徽敬亭山修道去了。
李白自從被朝廷趕了出來,就徹底喪失了做官的熱情與希望,想一心一意尋仙問道。對玉真公主充滿愛慕之情的他得知玉真公主在安徽敬亭山修道,便追隨到敬亭山下的當涂縣,定居在那里。這期間,他曾多次登上敬亭山,并寫下前述廣為流傳的詩句。如果不了解這首詩的背景,很多人都會認為李白在對著敬亭山發愣,事實上,李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讓他終日心馳神往的并非是山,而是山上的人——玉真公主。
李白還曾寫過一首詩:“爾佐宣州郡,守官清且閑。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五落洞庭葉,三江游未還。相思不可見,嘆息損朱顏。”字里行間洋溢著濃濃的相思之情。
二人就這樣一直保持著距離,將那份美好的感覺保留到了最后。公元762年,玉真公主在敬亭山去世,時年71歲,同年,62歲的李白也在山下去世。這份隱藏在禁宮和道觀重重帷幕后的情緣,隨著時光的流逝給后人留下了無數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