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曉
在武漢市新洲區,有“古建大王”美譽的余紅梅當年初中未畢業就走出家門,到城市當了一名小保姆。成年后,她不顧父親的反對,執意嫁給了家中一貧如洗的胡習周,父親為此給女兒女婿撂下一句狠話:“我諒你們以后也翻不了天!”倔強的余紅梅回應:“那我們就翻個天讓您瞧瞧。”結果,她真的做到了。
窮姑娘嫁給窮小伙,貧賤夫妻想“翻天”
1977年,余紅梅出生在武漢市新洲區汪集鎮,她的命很苦,8歲那年,她的母親就去世了,家中5個姐妹,余紅梅是老大。從此,父親余華英農忙時種田,農閑時外出打零工,不得不將5個女兒送到她們的外公家寄養。
為了攢學費,余紅梅經常幫外公捕魚賺錢。初二那年,余紅梅的大妹妹突然得了一場重病,為了給大妹妹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一向成績優異的余紅梅被迫輟學了。
失學后,在一個親戚的介紹下,余紅梅到漢口當保姆。雇主的小女兒考上大學后,余紅梅便回到了新洲區汪集鎮的家中。這時,父親也厭倦了在外打工的生活,于是父女倆一合計,創辦了一個手工作坊式的煤球廠。
一天下大雨,余紅梅到客戶家中結完賬后,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現一個瘋婆婆滿身泥水躺在地上打滾,余紅梅看到后很揪心,她將瘋婆婆帶回家,給瘋婆婆洗了一個澡,并換上了干凈的衣服。第二天,余紅梅打聽到瘋婆婆家在鄰鎮——鳳凰鎮的鳳凰村,于是她叫上一輛車,將瘋婆婆送回了家。
此時,瘋婆婆的兒子胡習周正焦急地四處尋找母親,見余紅梅將母親收拾得干干凈凈送回了家,他十分感動,連聲道謝。余紅梅見胡習周家一貧如洗,連一件電器都沒有,但胡習周本人看上去卻很陽光,余紅梅不由得對他產生了一絲好感。
1995年3月的一天,余紅梅做工時,左手被電動運行的皮帶所傷,一寸多長的傷口深可見骨,醫生為她清創并縫合了傷口后,建議她最少休養一個月。為了使煤球廠正常運轉,余紅梅想為父親找一個幫手。
胡習周聽說后跑來了,余紅梅當即答應把他留下來。
一天,余紅梅的頭發亂了,自從手受傷后,每天都是妹妹幫她扎頭發,此刻,余紅梅只能單手拿著橡皮筋費勁地扎頭發。突然,一只手伸過來,撩起她的頭發,幫她扎,那只手觸碰到了她的后頸,她知道那是胡習周的手,頓時,觸電般的感覺,瞬間流遍了余紅梅的全身。
余紅梅轉過頭,正好碰到胡習周深情的目光。那一刻,時間為之凝固,他們仿佛聽到了彼此心跳的聲音……
余華英不想讓女兒嫁給一個窮小子吃苦,所以非常反對女兒與胡習周來往,但是,余紅梅卻執意要嫁給胡習周。1998年5月的一天,21歲的余紅梅和22歲的胡習周借錢辦了幾桌酒席,結了婚。余華英生氣地對女兒女婿說:“我諒你們以后也翻不了天!”余紅梅回應:“那我們就翻個天讓您瞧瞧!”
廢品里有商機,從廢品中揀出了一片新天地
婚后,余紅梅住在鳳凰村的婆婆家,她負責在家照料婆婆,胡習周到城里打工。
一天,余紅梅的父親在回家的路上,被一輛小轎車撞倒,肇事者逃逸。昏迷的余華英被好心的路人送到了汪集鎮衛生院,經醫生診斷,余華英身上有大面積的軟組織挫傷。
得知父親出事后,余紅梅和丈夫迅速趕到了汪集鎮衛生院,醫生告訴余紅梅:“你父親的精神狀況很差,說話經常顛三倒四的,他患上了抑郁癥。”
醫生的話讓余紅梅如雷轟頂:婆婆有精神病,現在父親的精神也出了問題,這可怎么辦啊?
胡習周將妻子摟進懷中:“別難過,有我呢!我們這就將爸爸接過來住。”夫妻二人關掉了父親的煤球廠,將父親和妹妹們接到了鳳凰村生活。
當時,余紅梅的兒子才3個月大,家里一下又多了5口人,生活壓力陡增。沒多久,家里就窮得揭不開鍋了。1999年4月,22歲的余紅梅決定出去撿廢品。
撿廢品的第一天,余紅梅將幼小的孩子放在背簍里背在身上,戴著斗笠,拿著蛇皮袋出發了。
余紅梅第一天撿到的廢品,賣了27元錢。當晚,她花5元錢買了點肉,一家人打了一次久違的牙祭。
通過撿廢品,余紅梅一點點改善了家里的經濟狀況。家中兩位身體欠佳的老人和4個妹妹,全部交給了胡習周,他每天做飯洗衣,端茶倒水,儼然成了一名“家庭婦男”。
一年后,余華英在胡習周的細心照顧下,精神狀況逐漸好轉,于是他帶著4個女兒回到了自己家中。
胡習周見妻子一個人撿廢品著實辛苦,他決定幫幫妻子。母親病情好的時候,胡習周便和妻子一起外出撿廢品。
夫妻倆花錢買了一輛三輪車,不僅在新洲本地,還到湖北麻城、浠水、蘄春等地撿廢品。
每天凌晨兩三點鐘,余紅梅和丈夫就從新洲的家中出發,他們一日三餐吃的是自己煮的稀飯,就著自帶的酸菜。如此艱難的日子,余紅梅和丈夫過了5年!
多數時候,夫妻倆還得將胡母帶在身邊,胡母不僅不亂跑,還會幫著他們撿廢品。有一次,余紅梅的婆婆撿到一只舊木桶,余紅梅拿到廢品收購站,一個來自山東的劉姓老板提出,他要出5元錢收購這只木桶,并對余紅梅說:“以后,這種木桶你們撿多少,我要多少!”
一只看上去不起眼的木桶,劉老板為何如此青睞?余紅梅經過調查,得知劉老板將木桶收購回去后,會進行打磨、拋光,有時還會在木桶上繪上美麗的圖案,然后將這些木桶出口到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外國人很喜歡這種蘊含中國傳統工藝的木桶,他們往往會花幾十元甚至幾百元買一只。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余紅梅決定自立門戶,她拿出20余萬元積蓄,又從村里找了多名勞動力,組成了一個集木桶的撿拾、收購與加工于一體的團隊。她以3元至8元不等的價格,從各家各戶收購木桶,然后進行加工、包裝,出口到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僅2004年12月的一筆生意,余紅梅就賺了30萬元。
在做木桶生意的過程中,余紅梅發現,將舊家具翻新一下,加入傳統工藝元素,也能帶來巨大利潤。于是,她又將經營范圍延伸至翻新舊家具,并成立了武漢登輝家具有限公司,她任總經理。
事業家庭雙豐收,投資古建“翻了天”
2008年,余紅梅一口氣收購了5萬只木桶,逐一精心打磨、拋光、繪圖后,整整齊齊地碼在倉庫中。按計劃,余紅梅應先將包裝過的木桶運至北京,再從北京運到加拿大。
但是,因為奧運會召開在即,北京對進京車輛進行嚴格管制,外地車輛若沒有通行證,一律不許進京。按合約,那批木桶若不及時運過去,余紅梅要向合作伙伴支付高達百萬元的違約金。
看著倉庫里堆積如山的木桶,余紅梅心急如焚。一天,胡習周對余紅梅說:“前些年,我們到不少地方撿廢品,我發現,有些傳統工藝品保存得好的地方,游客特別多。咱們收購的這些木桶、家具等,不一定非要賣給老外,可將這些資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搞一個具有民族風格的東西出來。”
丈夫的一席話,令余紅梅茅塞頓開,她當即決定:就這樣干!
因為屬于不可抗力導致的違約,余紅梅最終沒有向合作方支付巨額違約金。2008年年底,余紅梅與鳳凰村簽訂合作協議,征來一塊面積2000平方米的土地,然后用從各地收購過來的老物件——木桶、房梁、窗戶等,精心建造了一棟復古風格的建筑。古建筑落成后,游客紛至沓來,鳳凰村迅速熱鬧起來。
2008年,余紅梅成立了武漢余紅梅園林仿古有限公司。隨后,她在湖北、湖南多個地方建成了白墻黑瓦的徽派建筑,一筆生意往往上千萬元。
2013年,余紅梅成立了武漢鳳娃古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開始投資建設鳳娃古寨,她將收購的一些瀕臨倒塌的老房子,通過異地搬遷、重裝修繕后保護起來,建立了民俗博物館,不僅保護了中國的傳統建筑,還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2016年9月20日上午,武漢余紅梅園林仿古有限公司投資近3億元所建的湖北新洲鳳娃古寨旅游風景區正式開園了。這一天,已經完全康復的余華英走過來,激動地對女兒女婿說:“孩子們,你們真的實現了當初的誓言,給自己翻了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