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內圖書館空間再造研究進展*

2017-07-24 17:26:17劉小鳳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研究

劉小鳳

(1西南財經大學圖書館,四川成都 611130;2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四川成都 611130)

國內圖書館空間再造研究進展*

劉小鳳1,2

(1西南財經大學圖書館,四川成都 611130;2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四川成都 611130)

本文從空間再造影響因素、虛擬空間的再造、物理空間的再造、空間再造評估體系四個方面對國內圖書館空間再造的研究進行全面梳理與評述,并提出圖書館空間再造面臨的問題,為未來我國圖書館空間再造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提供參考。

圖書館 空間再造 空間評估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信息服務已經無法滿足讀者需求,圖書館亟需進行服務創新。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逐漸意識到,圖書館除了提供信息服務,還應該進行虛擬空間和實體物理空間的再造[1],從而為讀者營造舒適和便利的學習環境。在此背景下,圖書館空間再造逐漸成為圖書館發展領域的一項重要議題。圖書館的空間再造是一項系統工程,牽涉面廣,不能一蹴而就。本文擬通過梳理近年來國內圖書館界對空間再造的相關研究,吸取優點,發現問題,以期指導未來我國圖書館空間再造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

空間再造這個概念來源于建筑學,本意是把舊建筑物的內部空間進行重新改造而使原建筑物具有另外一種功能。在本研究中,空間再造是指在既有傳統圖書館的物理空間基礎上,對圖書館的形態及功能重新進行挖掘,從虛擬和實體的角度對傳統圖書館的空間進行升級。對于IC空間、信息共享空間等具體空間的再造,鑒于學界已經有相關研究綜述,本研究只從圖書館空間再造的角度進行總體把握,不做詳細綜述。本文采用文獻計量的方法對這一時期本領域相關研究成果進行量化分析,并對本領域研究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和評價。

1 我國圖書館空間再造相關文獻統計分析

1.1 文獻來源

為了全面掌握國內圖書館空間再造的研究狀況,筆者在CNKI、萬方和維普中進行文獻檢索。將文獻類型限定為期刊、博碩論文和會議論文,將文獻發表時間截至2016年10月。將檢索條件限定為“主題=‘空間再造’或‘空間改造’或‘空間重構’或‘空間重組’并含‘圖書館’”采用精確匹配模式。沒有“主題”字段的數據庫,檢索條件設置為“題名或關鍵詞=‘空間再造’或‘空間改造’或‘空間重構’或‘空間重組’并含‘圖書館’”采用精確匹配模式。結果共檢得文獻364篇,經過逐篇瀏覽去除重復及不相關文獻,最終得到237篇與本主題密切相關的文獻,以此作為本文的文獻分析來源。

1.2 文獻分布

本研究領域每年的發文情況見圖1。我國關于圖書館空間再造的研究始于2000年,之后幾年緩慢增長,從2008年開始增長迅速。2013年之后每年的發文量都在27篇以上,2016年達到52篇。由此可以看出,圖書館的空間再造研究逐漸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除了研究的學者不斷增多,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增加。從虛擬空間的再造,延伸至多樣化物理空間的再造。從偶然性的空間再造發展至有計劃的、調研充分的、系統性的空間再造。除了理論研究,案例研究也不斷增多。究其原因,與圖書館功能轉型,服務升級的大趨勢密不可分。

圖1 我國與圖書館空間再造相關文獻的發文量

2 圖書館空間再造的影響因素研究

上海圖書館館長吳建中曾指出,21世紀伊始,國際圖書館界便開始重新思考圖書館作為場所的價值。目前,空間再造已成為國內圖書館空間發展的主流。圖書館空間再造問題的產生和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的社會發展和趨勢推動了圖書館空間再造問題的出現。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變革,不斷降低的紙質館藏使用率與不斷攀升的電子資源使用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大量紙質圖書被儲存到密集書庫,為了提升圖書館空間的使用效率,空間再造成為當務之急。此外,用戶多樣化需求的出現倒逼圖書館改變傳統單一的空間結構,促使圖書館的空間結構與時俱進。第二,“互聯網+”影響了圖書館空間的再造模式。近年來,“互聯網+”在中國迅速崛起,不斷催生出一些新生態和新模式。“互聯網+”的興起不僅促使圖書館的空間觀念發生變革,而且促進了圖書館空間技術的升級[3]。第三,讀者信息素養的提升和群體的異質性影響了圖書館空間的再造類型。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信息獲取的渠道不斷豐富。讀者獲取信息的技能不斷增強,需求也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滿足高素質讀者群體的多種需求也就成了圖書館在設定空間再造類型時必須要考慮的重點。

筆者認為,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眾多事物的發展進程,對圖書館領域的影響尤為深遠。信息技術通過影響讀者的閱讀習慣、圖書館行業的技術發展以及讀者素質等方面促使圖書館以空間再造的方式進行服務創新和功能轉型。從空間再造的具體類型上看,新的空間具有時尚、舒適、靈活、便捷等現實社會中許多盈利性場所才具有的特征,比如咖啡館、時尚書店等。由于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和專業性圖書館等有國家財政大量的經費支持,圖書館空間再造的成果對所服務的讀者群體免費開放,因此,讀者獲取新的服務體驗的門檻較低,這些優勢對讀者的吸引力又是盈利性場所完全不具備的。可以看出,盈利性場所的特征為圖書館的空間再造提供了新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圖書館空間再造的理念。總體來看,空間再造實質上是圖書館為了改變自身傳統的呆板和保守的舊形象而做出的努力。圖書館行業自身求發展的動力促使圖書館接受和重視空間再造工作,為讀者提供新的服務體驗。

3 圖書館虛擬空間的再造研究

3.1 虛擬閱讀空間

在數字圖書館背景下,圖書館要打造與物理閱讀空間相對應的虛擬性閱讀空間來滿足讀者需求。鮑盛華認為公共圖書館在加強數字資源建設的基礎上,應該與高校和專業性的科研圖書館合作進行資源整合,建立圖書館聯盟云服務平臺,從而實現虛擬性閱讀空間的再造。云服務平臺為讀者提供數字圖書館虛擬網絡,讀者可以通過互聯網訪問閱讀空間。佴林揚認為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打造一個集教育性、知識性、指導性和娛樂性為一體的數字空間,不斷擴大服務空間[4]。

筆者認為,圖書館虛擬空間的再造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要求,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客觀現實決定的。近年來,我國的虛擬閱讀空間建設蓬勃發展。從國家層面上看,目前我國已經建成了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和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NSTL)三大覆蓋全國的文獻保障系統。其中,CALIS和CASHL的服務對象是全國高校師生,而NSTL的服務對象是全國用戶。截止2014年,全國共有31個省及直轄市建立了地方性的科技文獻共享服務平臺[5],形成了共建共享的科技文獻保障和服務體系。在地方文獻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發展過程中,轄區內的主要高校和專業性圖書館也逐漸被納入進了區域性的文獻共建共享體系。由此可見,目前全國已經形成了一張無形的信息保障大網,全國用戶都可以通過一定的渠道享受到虛擬閱讀空間的服務。

3.2 網絡交互社區

李景凱等認為圖書館員可以構建博客信息平臺,從用戶視角進行系統構建和資源組織,打造網絡交互社區,與讀者群體進行互動[6]。圖書館員要扮演信息建筑師的角色,克服圖書館組織與網絡新生代學生之間的文化差異,迎接新的挑戰。在資源組織上,楊允仙認為圖書館必須充分考慮和尊重用戶的需求,不斷推出新視點、新方式和新資源,提升用戶關注度[7]。從滿足用戶需求的角度去搭建便捷的網絡虛擬社區,拓展服務空間,服務讀者。

筆者認為,網絡交互社區的發展能夠拓展圖書館服務用戶的空間和渠道,也更加具有靈活性。但是,網絡社區的交互性對圖書館的響應能力和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交互社區的資源組織上,圖書館還需要調查讀者需求,從而為讀者提供精準的服務滿足他們的迫切需求,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3.3 新媒體服務空間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媒體技術手段不斷運用到圖書館的服務中,構造出巨大的虛擬服務空間,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新媒體工具包括QQ、微信、微博等即時通訊軟件的使用使得圖書館的服務更加網絡化[8]。新媒體具有信息更新快、容量大、不受時空限制等特點,有助于讀者快速獲取相關信息。因此,圖書館的許多用戶逐漸從對圖書館物理空間的使用轉移到新媒體虛擬空間的使用中,成為圖書館傳統空間服務的重要補充。

筆者認為,新媒體服務空間打破了圖書館服務上的時空限制,對于圖書館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然而,鑒于讀者使用習慣上的偏好,新媒體服務空間更多提供的是咨詢、宣傳和圖書館動態等淺層次的信息服務,無法為讀者提供更深層次的內容服務,只能成為圖書館服務的一項補充。

4 圖書館物理空間的再造研究

4.1 圖書館整體物理空間的再造研究

公共圖書館的空間再造旨在為讀者打造一個熟悉、舒適和美好的公共空間。美國社會學家雷·歐登伯格(Ray Oldenburg) 提出的“第三空間”理念被廣泛運用到公共圖書館的空間再造中。歐登伯格從社會學的角度將社會空間分成三個空間,第一和第二空間分別是家庭和職場,而不受功利關系限制的空間,比如城市中的鬧市區、酒吧、咖啡店、圖書館等則是第三空間[9]。第三空間是公民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眾參與公共生活,促進社會交往,豐富公共文化的重要場所。高小軍認為公共圖書館的建筑往往是地區的文化地標,應該將其看作社區甚至是城市的一部分,要通過空間再造使公共圖書館外的廣場、臺階、草坪與其內部空間一樣聚集人氣與資源,使公共圖書館的物理空間成為一個更大的公共空間的組成部分[10]。

隨著數字圖書館的發展,紙質圖書不再是信息的主要載體,建造大空間圖書館的必要性降低,人文設計思想上升,圖書館成了體現高校建筑文化的最佳切入點[11]。杜瑾等人的研究發現,國外圖書館在物理空間的再造上秉持綠色環保的建筑理念,尤其注重空間設計的環保性和可持續性[12]。對于既有的圖書館物理空間的再造主要是指對建筑物內部的物理空間形態進行重新分隔,對建筑進行二次創作。牛靖涵提出要從圖書館實際出發合理設計圖書館的物理空間,要考慮讀者的心理因素,把新的時尚元素和空間美感等融入到圖書館的物理空間中,營造舒適、便捷、高效的閱覽環境,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與效率[13]。一些大學圖書館還通過新的空間表現形式來突出圖書館的新形象。比如2011年芝加哥大學擴建的圖書館新館采用了玻璃穹頂,將三層研究空間設置在地下,讀者坐在圖書館中既可以觀賞地面景觀,又能享受陽光[14]。浙江師范大學圖書館通過青銅浮雕、紅木展架、國畫和花草等營造舒適典雅的圖書館物理空間[15]。芝加哥大學圖書館通過改進光照、聲響和總體美學,將一座書籍的倉庫轉變成溫暖和光線充足的空間,提高讀者閱讀體驗。日本的大阪成蹊大學圖書館從二樓到五樓穿插著幾個玻璃球形的“行星”閱覽室[16]。行星閱覽空間是圖書館的象征性空間,展現出了圖書館的獨特形象。此外,綠色環保、自然光、循環設計等理念必將更多的運用到圖書館空間再造的設計理念中[17]。

筆者認為,圖書館是城市“第三空間”的理念在國外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甚至還興起了“第三空間”運動。目前“第三空間”理論已經成為國內圖書館,尤其是公共圖書館進行整體物理空間再造的重要指導。但是,打造什么樣的空間才能真正滿足讀者對“第三空間”的需求?這需要圖書館,特別是公共圖書館認真思考和務實調研,而不僅僅是照搬“第三空間”的理論和國外圖書館的現有發展模式,還需要與城市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特色相適應。許多公共圖書館的建筑是城市的地標。相應的,許多高校圖書館的建筑也是高校的地標。這在許多城市和高校都已經得到了證實。圖書館整體物理空間的再造不是任意為止,而是充分彰顯了地域特色、行業特色和文化特色。雖然各個地區的地域文化會有所不同,但是綠色環保、舒適時尚和便捷高效的空間再造理念永遠是圖書館可持續發展所必不可少的元素。

4.2 傳統服務空間的再造研究

傳統服務空間指的是以藏書為核心的圖書館服務空間,其核心服務是書刊的借閱。石薇芬認為現代圖書館的傳統服務應該以人為本,在進行空間再造時要進行合理規劃布局,為讀者自由閱覽創造條件[18]。明月輝認為圖書館傳統服務空間的再造不僅要“以人為本 ”,而且要“以用為本”,要重點擴張以讀者為中心的使用空間[19]。曹麗娜等認為圖書館應該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傳統圖書館空間再造工作的指導方針,進行轉型升級[20]。北京大學圖書館的肖瓏認為,在進行空間再造時,圖書館既要圍繞傳統的藏書和基于藏書開展的各類服務保留空間,另一方面,又要超越歷史功能,為新時代的讀者提供文化環境,增加大量單純用于服務的空間[21]。在保留傳統服務功能的同時,要對傳統服務空間進行優化重組,根據讀者需求調整傳統服務空間在圖書館整體空間中所占的比例。芬蘭赫爾辛基圖書館的傳統功能服務區域只占建筑總面積的35%,剩下的空間更多的用來打造空間服務區域,包括學習交流中心、多媒體閱讀中心、休閑中心和活動中心等[22]。此外,還要對傳統服務空間的布局和展示進行創新設計,增強傳統服務的活力。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圖書館空間有限的狀況很難在短期內改善,許多高校都是采用密集書庫的辦法,騰出更多傳統書刊借閱的物理空間用于空間服務[23]。

筆者認為,由于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電子資源的使用效率會越來越高。無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高校圖書館,直接面對用戶的藏書、借還和閱覽空間的面積在圖書館總體空間中所占的比例在未來會有所減少。值得注意的是,保存人類文化遺產是圖書館的一項重要社會職能,而書籍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實物載體之一。因此,一些圖書館不僅不會減少,甚至還會增加藏書區域的面積。這種增加是實際面積的增加,但是并不能改變傳統服務空間在圖書館總體空間中比例逐漸減少的歷史趨勢。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在傳統服務空間的再造中如何進行合理的功能布局,為讀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傳統服務。同時,我們還要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傳統服務空間和空間服務區域之間的比例關系,把握歷史趨勢,進行服務創新和功能升級。

4.3 空間服務區域的再造研究

有專家認為[24],未來圖書館會著重體現兩個方面的價值:服務的價值和場所的價值。其中,場所的價值指的是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單純的空間服務。用戶至上、服務第一是圖書館的核心理念。因此,圖書館的空間再造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在對空間服務區進行再造時,除了按職能對空間進行分區,還要使空間具備開放性、靈活性和自主性,提高空間的使用效率。同時,要堅持“鬧靜分開”和“最近距離”的原則,對空間服務區域進行合理規劃布局,避免某些空間的噪音對其他空間的干擾,為讀者提供便捷的環境。常見的空間服務區域包括學習共享空間、創客空間和休閑閱讀空間等。

(1)學習共享空間

吳新年等認為,當前條件下的學習模式不僅僅是聽講課和閱讀,更多的是思考、爭論、假設和論證的過程,圖書館空間再造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構建適應這種新型學習模式和知識創新活動所需要的物理空間[25],學習共享空間便是其中之一。王麗艷等人認為,學習共享空間的再造要堅持因地制宜、需求導向、虛實結合和以人為本的原則[26]。根據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和資金預算合理規劃學習共享空間的再造建設;調研并分析各個讀者群體的學習共享空間的具體需求,改進和完善學習共享空間;學習共享空間需要對圖書館的硬件環境、網絡環境和服務環境進行再造,營造虛實結合的學習空間;建設專業化的人才服務隊伍是保障學習共享空間再造后發揮良好作用的關鍵環節。國內大學圖書館的空間再造基本上是在學習資源的集成和閱讀環境的改造基礎上構建學習共享空間。多數高校圖書館對電子閱覽室進行了改建或者分樓層對圖書館的局部空間進行改造,從而打造基于學科分布的學習共享空間。學習共享空間由物理空間、硬件設備和服務設施等部分組成[27],通過整合文獻信息資源、多媒體、閱讀設施與數字設備,為讀者提供便于研討的學習環境。早在新世紀伊始,北美高校圖書館就是按此規劃發展和再造學習共享空間的。當前,國外的圖書館主要基于既有的參考咨詢服務優勢,在綜合參考區域開展學習共享空間活動,合并相關學科分館,為多學科交叉提供學習共享空間。

筆者認為,學習共享空間是國內圖書館進行空間再造的主流。學習共享空間的再造理念、模式和服務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國內高校圖書館可以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進行學習共享空間再造。學習共享空間的物理空間再造相對比較容易,許多高校圖書館直接在電子閱覽室的基礎上進行空間升級。但是,打造與物理空間相配套的圖書館服務卻并非易事。除了應該對服務對象的需求進行廣泛調研和深入分析,還應該配備與讀者需求相匹配的軟件和硬件資源。此外,學習共享空間還應該有專業館員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專業館員既應該懂文獻信息的分布和使用,還應具備一定的學科專業知識,從而使學習共享空間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2)創客空間

創客空間是一種以促進學習和知識創新為目標,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創客們聚集在一起分享資源如工具、專業技能、創意等來完成某個項目的真實空間[28]。全球范圍內興起的創客運動為圖書館注入了新的活力,部分圖書館掀起了一場空間再造與服務融合的升級運動。近年來,國內“大眾創業、萬種創新”理念的興起也引導了高校圖書館創客空間的發展,多所高校圖書館通過再造的創客空間為高校讀者提供創新知識服務[29]。張曉樺認為,除了對既有館舍進行空間再造,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通過聯盟的形式與學校所在區域內的閑置廠房所有者達成合作協議,挖掘閑置空間的社會價值[30]。吳覺妮等人研究并分析了創客空間再造在中美兩國的研究情況,研究結果表明美國注重創客空間再造的實證研究,而國內偏向理論研究[31]。此外,美國博物館和圖書館服務協會還對創客空間的再造進行統一規劃指導,使得創客空間的再造覆蓋到各種類型的圖書館,而這正是國內圖書館界所缺乏的。

筆者認為,創客空間在國內蓬勃發展得益于國內政府層面對“大眾創業、萬種創新”的鼓勵,也是社會發展趨勢的必然。圖書館能夠靈敏地抓住這一機會,在圖書館的空間再造中打造創客空間是圖書館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謀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創客空間的再造過程中,圖書館可以和社會上的一些創新創業孵化機構及高校的創新創業俱樂部合作,深入挖掘讀者對創客空間的需求,使創客空間真正實現鼓勵創新,為創新服務的效果。

(3)休閑閱讀空間

圖書館休閑空間的再造是“第三空間”理論的重要內容。現代的圖書館不僅僅是一個單純讀書的地方。圖書館作為公共休閑空間的功能日益被強調和重視。自由、開放和舒適應該是圖書館休閑空間應當具有的特點,這樣才能充分體現休閑功能。孟方卿認為,圖書館可以充分考慮走廊空間的功能性和藝術性,在圖書館走廊設置休閑桌椅、休閑沙發和茶幾等,進行圖書館休閑空間再造[32]。目前,國內多所高校圖書館在原有圖書館空間內進行了休閑空間再造,包括浙江師范大學的閱讀咖啡屋、河南科技大學圖書館的休閑吧和浙江理工大學圖書館的休閑茶吧等。

筆者認為,休閑閱讀空間的再造是圖書館打破傳統的沉悶形象、重視讀者閱讀體驗、為讀者營造舒適閱讀環境的重要舉措。目前,國內圖書館在休閑閱讀空間的打造中除了配置舒適的閱讀空間,還提供一些餐飲服務,比如飲品和食品等。休閑閱讀空間不僅成為了讀者輕松閱讀的場所,更是一個社交場所。但是,目前已經建成休閑閱讀空間的大學圖書館鮮有提及服務效果,也沒有相關研究探討如何衡量休閑閱讀空間的再造效果。

5 圖書館空間再造評估體系研究

國外很多大學圖書館已經建立了空間再造評估體系。董國華研究了美國東北大學圖書館建立的由評估人力資源體系、評估方法技術體系和評估指標體系組成的三位一體空間再造評估體系[33]。東北大學圖書館設置了專門的評估館員,利用讀者的使用數據、調查問卷、專場會議和訪談等形式收集用戶的空間使用信息,運用空間評估指標體系考察圖書館的空間價值。空間再造一般從評估開始,空間再造工作完成之后又會進行新一輪的空間評估,新的評估為圖書館的空間再造指明方向,而再造又為空間評估提供實證依據,兩者共同推動圖書館空間再造的不斷發展。董國華還認為東北大學的空間再造評估體系雖然值得借鑒,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體現在指標體系上。圖書館應該在空間服務戰略目標的指引下,以宏觀發展目標的逐層分解帶動空間評估目標的分解,從而形成多方詮釋空間價值和目標的系統評估標準,保障空間再造評估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鄭琳研究了美國戴頓大學圖書館的空間評估體系及實踐[34]。戴頓大學圖書館在工作中注重日常數據的積累與挖掘運用、強調空間再造和服務整合、促進專業館員的交流與合作,從而推動服務的不斷優化和發展。強菁與黃扶敏研究了美國北卡羅納州立大學格林斯伯勒分校圖書館空間評估體系,認為該校的空間評估體系較為完善,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空間評估體系建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是缺乏與院系的溝通,忽視了教研人員的空間需求[35]。此外,李超平等研究了臺灣中小型圖書館的空間改造運動[36]。臺灣地區聘請由圖書館學、管理學、文學、史學和建筑學等領域的學者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對圖書館的空間再造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值得大陸圖書館借鑒。隆茜和黃燕研究了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的空間再造評估體系,研究結果顯示國內各高校圖書館在空間使用率上有一些差異,在空間再造的區域劃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37]。

筆者認為,當圖書館的空間價值成為核心價值時,空間再造評估體系必不可少。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圖書館不可能通過一次調研完全掌握讀者的使用需求,因此,圖書館的空間再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圖書館需要對再造后的空間使用情況進行分析,評估使用效果,從而不斷改進和完善圖書館的空間再造工作。與國外相比,國內圖書館的空間再造評估工作起步較晚。通過前期的文獻調研發現,國內圖書館開展空間再造研究和實踐的較少。缺乏空間再造的前期調研和后期評估。國外圖書館的空間評估體系研究和實踐可以為我國圖書館提供良好的借鑒。

6 結語

自上世紀末數字圖書館開始建設以來,我國圖書館就在開展虛擬空間的再造工作。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圖書館的空間再造工作起步較晚。尤其在空間再造評估體系構建方面與國外圖書館界有較大差距。雖然目前國內圖書館界很重視空間再造工作,進行了圖書館虛擬空間和物理空間的再造,但是還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包括:①我國圖書館界對空間再造缺乏扎實的前期調研和長遠規劃。圖書館的空間再造是要打造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新的服務手段和方法,其目的是為了滿足用戶需求。目前國內圖書館對空間再造評估體系的研究和實踐較少,可以看出在圖書館對用戶需求的調研重視不夠,缺乏長遠規劃,更多是圖書館單方面的行為。②國內圖書館的空間再造缺乏創新性,更多是跟風國外圖書館。由于國外圖書館的空間再造起步較早,體系也比較完善,國內圖書館空間再造工作的開展更多是借鑒和跟風國外圖書館的做法。這使得我們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永遠落后國外一步,沒有根據我們的實際需要創新服務方式,進行功能轉型。③國內圖書館的空間再造缺乏專業人才支持。根據前期的文獻調研,國內圖書館沒有設置專門的空間再造評估崗位,沒有專業人員開展空間再造的評估和調研,導致空間再造工作缺乏專業性和持續性。圖書館空間再造的實質是服務創新,是圖書館功能轉型的重要體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圖書館要從實際出發,把握行業發展方向,充分借鑒國外經驗,將圖書館空間再造作為服務創新的重要抓手,努力提升服務水平,促進圖書館事業的蓬勃發展。

〔1〕 孫雅欣,朱莉莉,張黎,等.移動閱讀環境下醫學高校圖書館服務的思考[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4(8):71-73+77

〔2〕 林肖錦.公共圖書館空間再造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5(7):101-102

〔3〕 蔣萌.“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空間再造創新與策略研究[J].現代情報,2016(3):92-96

〔4〕 佴林揚.高職圖書館服務轉型與空間再造[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92-94

〔5〕 楊小鳳.省級科技文獻共享服務平臺信息服務分析[J].現代情報,2014(7):69-73

〔6〕 李景凱,鄭學軍.學習共享空間再造與大學圖書館建筑新形態——從中外大學圖書館的比較看學習共享空間的發展[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19):21-23

〔7〕〔27〕 楊允仙.圖書館空間再造的思考——寫在2012年中國圖書館學會年會之后[J].貴圖學刊,2012(4):7-8

〔8〕 曹志梅.高校圖書館舊館舍空間重組探索[J].圖書館建設,2016(9):86-89+95

〔9〕 丁曉慧.論大學生活第三空間的構建——以圖書館轉型為例[J].當代教育科學,2015(21):57-58

〔10〕 高小軍.公共圖書館作為“第三空間”的理念與實踐[J].圖書館,2013(1):99-100+104

〔11〕 王萌萌,尹存喜,張立朝.圖書館作為公共空間的理論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3(19):235-236+306

〔12〕 杜瑾,楊志萍.國外圖書館IC空間建設研究新進展[J].圖書館學研究,2013(2):11-15+10

〔13〕 牛靖涵.閱覽空間分隔再造芻議[J].圖書館學刊,2012(6):102-103

〔14〕 鄭學軍.靜思與交流:芝加哥大學兩座圖書館建筑[EB/OL].[2016-05-5].http://blog.hit.edu.cn/xuejun/post/140.html

〔15〕 胡益芳.發亮、發聲:引導大學圖書館發展的新理念——以浙江師范大學圖書館的探索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5(1):51-54+42

〔16〕 盤點日本十座讓你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圖書館[EB/OL].[2016-09-05].http://www.wtoutiao.com/p/Me8ZhG.html

〔17〕 吳明明,劉華.轉型期學術圖書館的空間再造[J].圖書館雜志,2015(7):32-36+58

〔18〕 石薇芬.圖書館建筑空間功能再造[J].科技創新導報,2011(28):215

〔19〕 明月輝.基于圖書館空間“轉換與重構”問題的解讀[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5(1):27-29

〔20〕 曹麗娜,于春宏,李若,等.供給側改革推進高校圖書館服務的轉型升級[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19):107-108+111

〔21〕 肖瓏.后數圖時代的圖書館空間功能及其布局設計[J].圖書情報工作,2013(20):5-10

〔22〕 段小虎,張梅,熊偉.重構圖書館空間的認知體系[J].圖書與情報,2013(5):35-38

〔23〕 蔣春林.信息共享空間視角下高校圖書館建筑空間的功能再造與管理[J].情報探索,2014(10):120-122

〔24〕 金鑫.圖書館推開數字化大門[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3-06-20(8)

〔25〕 吳新年,李玲麗.關于新型交互式協作學習與研究服務空間建設的若干思考[J].圖書與情報,2012(5):65-69+74

〔26〕 王麗艷,黃溶冰.面向“網絡一代”的學習共享空間建設[J].現代情報,2014(11):96-98+103

〔28〕 王敏.我國圖書館創客空間服務及構建方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29〕 劉學英.基于眾創理念的圖書館轉型與建設策略研究[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6(2):6-9

〔30〕 張曉樺.創客時代圖書館空間再造與服務融合路徑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5(11):47-51

〔31〕 吳覺妮,王冬梅.中美圖書館創客空間研究對比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5(10):110-112

〔32〕 孟方卿.新媒質轉型下高校圖書館內部空間環境藝術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

〔33〕 董國華.美國東北大學圖書館空間再造評估體系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23):94-97+93

〔34〕 鄭琳.戴頓大學羅斯奇圖書館空間評估及整合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24):85-88

〔35〕 強菁,黃扶敏.美國高校圖書館空間評估研究及啟示[J].圖書館建設,2015(2):92-95

〔36〕 李超平,黎嬌,劉杰.臺灣小型圖書館空間改造運動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4(6):39-46

〔37〕 隆茜,黃燕.高校圖書館空間使用評估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6(3):78-84

Review on the Study of Library Space Reconstruction in China

Liu Xiaofeng

The study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domestic library space reconstruction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influencing factors, reconstruction of spatial space, re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space and assessment systems. Then, the paper present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library space reconstruc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library space re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Library; Space reconstruction; Space evaluation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重點研究基地項目“中國金融信息港創新研究中心”(項目編號:JBK150401) 研究成果之一。

G258.9

A

劉小鳳,館員,在讀博士。

猜你喜歡
圖書館服務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飛躍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婷婷成人| 91九色国产在线| 欧美性天天|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人妻21p大胆|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欧美国产|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在线毛片网站|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亚洲熟女偷拍| 自拍亚洲欧美精品| 高清色本在线www| 国产欧美另类|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少妇精品网站| 高清大学生毛片一级| 丝袜国产一区|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a在线看| 亚洲a免费| 亚洲一级毛片|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天堂亚洲网| 亚洲一区网站|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在线欧美在线| 欧美激情福利| 熟妇丰满人妻|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网|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精品伊人久久久香线蕉|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香蕉综合在线视频91| 激情视频综合网|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国产系列在线|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成人一区|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在线欧美一区|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久久毛片基地|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