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長期飲酒的人食道受刺激多,充血、水腫現象普遍,尤其是喝酒喝到吐的,酸性胃液能將食道灼蝕得慘不忍睹,食道發生癌變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正常人喝酒后,酒精先變成乙醛,然后被乙醛脫氫酶轉化成乙酸,最終變成水和二氧化碳。而喝酒臉紅的人因為基因缺陷,乙醛不能轉化掉。這類人喝酒時,乙醛會在人體內迅速積聚,人體會出現臉紅、心跳快等反應,乙醛本身就具有刺激性,會引發細胞病變。
而早在2007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的報告中就明確提出在飲酒中產生的乙醛會引發食道癌。2009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做了進一步的調查(調查結果刊發在《科學公共圖書館·醫學》)顯示,飲酒量和患食道癌幾率成正比,在喝酒臉紅的人群中,這種關系更加明顯,患食道癌幾率是正常人的6~10倍。

純凈水以城市自來水為水源,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質的同時,也去除了水中所有的營養物質。因此純凈水不能及時補充人體內流失的電解質,同時還會稀釋體內的濃縮電解質,使人體失去了電解質動態平衡的狀態。 這樣的水進入人體后,將會干擾體內細胞之間水分的傳輸和分配,使重要器官的功能受到影響。
人們感到疲勞、虛弱和頭痛、肌肉痙攣或者心律不齊。上述癥狀,都可能是每天飲用大量純凈水,體內缺乏必要的電解質所致。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擁有招聘、裁員、加薪職權的管理崗位女性承受更多壓力,更易患抑郁癥。
研究人員表示,與女性相反,處于管理崗位的男性表現出的抑郁癥癥狀少于其他男性。這一現象或與管理崗位女性在展現權威時易受到偏見有關,而男性管理者卻不需要面對此類負面成見。
令人驚奇的是,管理崗位女性受到更多的教育,擁有較高的薪酬、令人羨慕的職業及更高的工作滿意度,這往往是促進心理健康的要素,但她們的心理健康程度卻不及非管理崗位女性。
日本研究人員最新發現了一種新的天然抗生素,它能殺滅常見抗生素無法對付的超級細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能抵抗包括甲氧西林在內的所有青霉素。很多人的鼻腔等處都有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定居。雖然在大多數時候該細菌無害,但在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就可能引發肺炎和敗血癥,甚至導致不治身亡。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歷時近3年,調查了從日本各地土壤中采集的約1.4萬種細菌,最終發現從沖繩縣土壤中采集的一種溶桿菌屬細菌,能產生殺滅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研究人員將這種新抗生素命名為“Lysocin E”。新抗生素的殺菌能力非常強,現有抗生素一般在投放約30分鐘后才開始殺菌,而新抗生素投放1分鐘后就能殺滅99.99%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研究小組準備繼續開展測試,以期用這種新抗生素制作藥品,爭取在七八年后投放市場。
眾所周知,經常鍛煉好處多多,適量喝咖啡也有益健康。美國癌癥研究協會芝加哥年會上宣布一項新研究:運動前后喝點咖啡,還具有防癌功效,原因是咖啡因與鍛煉相結合有助于降低皮膚癌危險。
咖啡因和鍛煉各自都有健康功效,但是當兩者“強強聯合”的時候,發揮功效更大。研究發現,與不接受治療的實驗鼠相比,接受咖啡因的實驗鼠,皮膚癌降低27%,腫瘤縮小61%。與不鍛煉的實驗鼠相比,鍛煉的實驗鼠皮膚癌及腫瘤縮小情況分別降低35%和70%。“咖啡因+鍛煉”不僅可提高這兩項的百分比,而且可以使喂食高脂肪食物的實驗鼠體重降低63%。

過量補鈣、重復補鈣、大量服用維生素D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可能會造成慢性中毒,甚至導致尿路結石和腎功能不全。
專家表示,補鈣過多可能會導致血鈣值超出正常標準。高鈣血癥會給腎臟帶來過大的負擔,引起腎結石甚至腎功能不全。若鈣過量,則會在人體其他組織中沉積。沉積在關節處會引起關節疼痛,沉積在肌肉里會形成堅硬結節,沉積在心臟中會引起傳導障礙,導致心律紊亂,嚴重的會引起心衰。
過量補鈣還會引起維生素D中毒。鈣和維生素D就像一對形影不離的雙胞胎,必須同時補,如果光補鈣不補維生素D,吃進去的鈣就無法被吸收。由于人體個體差異普遍存在,并不是所有的人同時既缺鈣又缺維生素D,所以部分人由于長期服用維生素D而出現積蓄中毒現象。
補鈣并非越多越好,補鈣需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在日常生活中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在醫生指導下選用藥物,才能避免不合理補鈣引起的傷害。
日本筑波大學的學者近日發現,定期食用香蕉能改善過敏癥狀,特別是花粉過敏。
筑波大學醫學醫療系谷中昭典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將患有中輕度杉樹花粉過敏癥的52名成年患者分為兩組,一組在8周內每天吃兩根香蕉,另一組在同一時期內不吃香蕉。兩組均在這段時間內進行了三次檢查。
結果發現,食用香蕉的參與者過敏反應明顯得到改善。谷中教授認為,香蕉中豐富的維生素B6能促進血清素等大腦神經遞質的合成,而血清素可有效緩解過敏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