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潘衛兵,張遂兵,曹石金
(深圳市坪山新區人民醫院,廣東深圳518000)
輸尿管鏡尿道會師術與開放尿道會師術治療尿道損傷的臨床比較
朱斌,潘衛兵,張遂兵,曹石金
(深圳市坪山新區人民醫院,廣東深圳518000)
目的探討輸尿管鏡尿道會師術與開放尿道會師術治療尿道損傷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8例尿道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A組與B組各19例,A組接受輸尿管鏡尿道會師術治療,B組接受開放尿道會師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手術及術后恢復情況。結果A組術中出血量較B組少,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較B組短,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輸尿管尿道會師術治療尿道損傷創傷小,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開放手術;輸尿管鏡;尿道會師術;尿道損傷
尿道損傷是高發于男性的泌尿系統損傷性疾病,占泌尿生殖系統損傷的5%~12%,若初期未妥當處理,可能對患者遠期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目前,手術治療為尿道損傷首選治療方案,尿道會師術具有較好的損傷修復效果,但是開放性尿道會師術創傷較大,極易產生尿道狹窄或勃起功能障礙。輸尿管鏡下尿道會師術相對于開放性手術,具有創傷小、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等優勢[2]。為探討尿道損傷最佳手術方案,我們對輸尿管鏡尿道會師術與開放尿道會師術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1.1 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8例尿道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A組與B組各19例。A組:年齡22~53歲,平均年齡(36.8±6.2)歲;受傷后就診時間3~24 h,平均時間(10.5±4.7)h;前尿道損傷9例,后尿道損傷10例;撞擊傷11例,擠壓傷8例。B組:年齡20~57歲,平均年齡(37.1±6.5)歲;受傷后就診時間1~21 h,平均時間(11.1±4.2)h;前尿道損傷11例,后尿道損傷8例;撞擊傷12例,擠壓傷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男性;有外傷史,且無法自行排尿;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尿道損傷;未合并膀胱破裂、腹腔臟器損傷者。排除標準:女性;合并盆骨骨折或其他臟器功能損傷;開放性尿道損傷者。
1.2 方法
A組:行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采用F7/8.5德國Wolf輸尿管鏡進行手術,術者一手提起陰莖,一手持鏡,將輸尿管鏡置入前尿道,經正常尿道緩慢將輸尿管鏡推入,至損傷部位時,可見活動性出血或血凝塊堆積,必要時由助手進行加壓沖洗。檢查膀胱是否損傷,選擇留置5號輸尿管鏡插管或斑馬導絲,隨后將輸尿管鏡退出,取F20三腔氣囊導尿管,將頂端圓頭剪去,沿輸尿管鏡插管或導絲留置導尿管,隨后拔出導絲。尿管氣囊內注生理鹽水10~15 ml并稍牽拉。術中無法找到斷裂尿道近端時,于恥骨上行膀胱穿刺造瘺,將輸尿管鏡從膀胱穿刺鞘內置入膀胱,尋找尿道內口,并置入斑馬導絲,從尿道外口入鏡,在尿道損傷處找到導絲,將其拉出,順導絲留置導尿管。導尿管留置6周左右,適時拔除。術后均常規牽引導尿管。
B組:行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患者仰臥位,取下腹正中切口進入膀胱,從尿道遠端置入F20尿道擴張器,同時在尿道外口置入F18尿道擴張器,兩者接觸后,將F18尿道擴張器引入膀胱,并從頭部固定F18橡膠管,擴張器退出時將橡膠管帶出,以7號絲線結扎連接,隨后將導尿管置入膀胱,氣囊內注入10~15 ml生理鹽水,固定導尿管。導尿管留置6周左右,并適時擴張尿道。
1.3 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2)術后隨訪一年,對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觀察。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處理所有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計數資料選擇χ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2.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A組術中出血量較B組少,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較B組短,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對比(±s,分)
組別術中出血量(ml)39.24±8.21 206.37±28.47 24.586 0.000 n A組B組19 19 t值P值手術時間(min)20.36±2.87 72.61±5.08 39.034 0.000住院時間(d)8.62±1.02 12.32±2.58 5.813 0.000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A組術后勃起功能障礙、尿道狹窄與傷口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
尿道損傷為泌尿外科常見病,多為騎跨傷所致,表現為尿道出血、陰部脹痛、無法排尿等,臨床治療以恢復尿道連續性、引流尿液、防止尿道狹窄為目的[3,4]。早期正確處理尿道損傷,可有效減少傷害,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開放性尿道會師術是常見手術方案,但是手術創傷較大,極易導致術中尿道再損傷,使局部正常解剖結構被破壞,因血腫、水腫等壓迫周圍血管神經,術后易發生尿道狹窄、勃起功能障礙等[5]。隨著外科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微創尿道會師術已經成為目前研究的重點。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輸尿管鏡尿道會師術相較于開放性手術而言,創傷小,可縮短手術時間。輸尿管鏡管徑小,可輕易通過斷端進入膀胱,減少二次損傷,也可降低術后尿道狹窄、勃起功能障礙等風險[6,7]。輸尿管鏡與尿道管腔間存在較大腔隙,有利于血凝塊與沖洗液流出,術中視野清晰,便于操作[8]。從本研究可見,輸尿管鏡尿道會師術的術中出血量較少,手術時間短,手術創傷小,可在直視下精準操作,避免對周圍組織造成損傷。同時,A組術后住院時間較短,表明輸尿管鏡尿道會師術可降低醫療費用,也能為術后康復創造條件。輸尿管鏡下手術可降低輸尿管內壓,減少術后感染機會,減輕對支配陰莖勃起的神經與血管的損傷[9]。本研究顯示,A組術后傷口感染、勃起功能障礙、尿道狹窄、排尿困難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B組,與相關文獻[10]報道相符,進一步表明輸尿管鏡尿道會師術在尿道損傷治療中的可行性。
綜合上述,輸尿管鏡尿道會師術創傷較小,術后恢復快,利于患者遠期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1]Pariser,Joseph J,Pearce,et al.National Patterns of Urethral Evaluation and Risk Factors for Urethral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Penile Fracture[J]. Urology,2015,86(1):181-185.
[2]雷永剛,趙軍,劉劍,等.男性前尿道損傷的開放手術與輸尿管鏡下尿道會師術療效比較[J].中國醫師雜志,2015,17(3):416-417.
[3]Sangkum P,Levy J,Yafi F A,et al.Erectile dysfunction in urethral stricture and pelvic fracture urethral injury patients:diagnosis,treatment,and outcomes[J].Andrology,2015,3(3):443-449.
[4]韋慶凡,覃江,韋克暖,等.尿道損傷及修復重建手術與性功能的關系[J].中國性科學,2014,14(9):23-25.
[5]莫非,羅順文,趙啟華,等.輸尿管鏡下尿道會師術治療尿道騎跨傷體會[J].西南國防醫藥,2014,24(1):44-45.
[6]陳炳,姜應傳,吳海如,等.一期輸尿管鏡下尿道會師術治療男性閉合性尿道損傷的療效分析[J].中國男科學雜志,2015,25(12):42-44,50.
[7]劉永勝,李崇巍,王鵬,等.輸尿管鏡下行尿道會師術治療尿道斷裂42例報告[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6(5):142-144.
[8]李傳章.急診輸尿管鏡下尿道會師術治療尿道騎跨傷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4,21(4):307-310.
[9]施正豐,朱慧華,萬少華,等.急癥內鏡下尿道會師術治療尿道斷裂傷[J].浙江醫學,2014,36(1):69-70.
[10]金曉武,凡金虎,吳峰,等.輸尿管鏡與開放尿道會師術治療尿道損傷臨床對比研究[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6,31(3):281-282.
R691.6
B
1671-1246(2017)13-0145-02
注:本文系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項目(A2015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