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輝志
又到暑假了,在炎炎夏日里,最愜意的事情莫過于跳進游泳池,盡情享受清涼的感覺。可是,游泳時,除了最重要的安全問題,人們最擔心的就是:公共游泳池的水干凈嗎?
公共游泳池如何維護水質
世界衛生組織對公共游泳池水質的維護有一套建議性的標準,各地政府參照這套標準,再因地制宜制定了當地的標準。根據這套標準,游泳池的水必須清澈,酸堿度要在一定的范圍內,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數不能超標。游泳池的水不必定期更換,而是循環處理后送回池中。游泳池的水先通過一個過濾系統,用以除去顆粒以及可用化學物質凝聚的污染物,然后通過加酸或堿來調節酸堿度,使其為弱堿性(pH為7.2~7.8),最后再消除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消除游泳池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是先用紫外線照射,這樣可以消除會引起腹瀉的原蟲。然后再加入殺菌劑來消滅病原細菌。這樣控制原蟲和細菌的過程看起來很完美,其實不然。
現在普遍使用的殺菌劑是氯和含氯或溴的化合物,這些含氯或溴的物質都是氧化劑,化學活性很高,它們與游泳池水中的有機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衍生出許多的殺菌副產物,而殺菌副產物容易受紫外線的活化而增多種類。游泳池的水循環使用,除了蒸發損失必須補充外,并不定期更換,這些殺菌副產物在游泳池水中的濃度逐漸增高,對經常游泳者的健康可能產生不良影響,這已是目前受到廣泛關注的研究課題。
殺菌副產物的來源主要有三
游泳池水中的氯主要和三類有機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而生成各種殺菌副產物。
第一類是附在人體表面的污物。這些污物在人跳進游泳池后一分鐘左右就擴散到池水中。池水中氯的消耗大約30%是由于這一類污物。因為這些污物的種類愈來愈多,相關的殺菌副產物也愈來愈多。
第二類是汗水。汗水的多少與水溫及運動量有關。一般游泳的人產生的汗水不多,池水中氯的消耗只有5%~10%是由于他們的汗水。職業泳將的汗水則可能占氯消耗的40%。
第三類是尿液。據估計,平均每一個跳進泳池的人會有意或無意排出30~80毫升的尿液。由此可見,游泳池中尿液的量是十分驚人的,這也是消耗氯及產生殺菌副產物的一個主要因素。
殺菌副產物對健康的影響
用于游泳池的殺菌劑主要是含氯或溴這兩種元素的物質,最常見的揮發性殺菌副產物有11種,都是氯化物或溴化物,其中之一是“三氯胺”。室內游泳池有一個大家熟悉的氣味,那氣味就是來自三氯胺,而不是氯。汗水和尿液中的尿素含大量的氮,與氯作用后就會產生三氯胺,而三氯胺與呼吸系統的某些疾病有關。
游泳池中的有些殺菌副產物也會出現在飲用水中。根據對飲用水的研究,已發現長期吃進這些殺菌副產物會增加得膀胱癌的概率。以游泳選手做的研究發現,在水中運動40分鐘后,在呼出的氣體及小便中都有做指標用的殺菌副產物,可見它們是很容易進入血液中的。現在已證實,職業游泳選手易患的呼吸系統的疾病中,哮喘是常見的一種,但游泳運動對治療哮喘又有好處。
游泳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而且老少皆宜,所以我們不能因殺菌副產物而不游泳。但公共游泳池的水不可能定期更換,根據現在的知識,只能提醒游泳的人,在每次跳進池水前,一定要先淋浴,同時不要在池中小便。游泳后要洗澡、刷牙。游泳時,難免會有水中的細菌附著在身體上面,因此要仔細清洗全身。此外,潛水時要戴游泳鏡,因為水中病菌可能會進入眼睛引起眼部疾病。
(編輯 孫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