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在連
2013年12月,廣州市成為國家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隨后頒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提出改革目標。2015年,白云區成為廣州市的一個實驗區,區內12所學校成為廣州市陽光評價試點學校。2016年6月,白云區27所中小學校申報成為廣州市陽光評價試點學校,并參加了市陽光評價的測試。
在區域推進陽光評價研究工作的同時,白云區又開展了陽光評價專項課題研究,課題“實施陽光評價,增強學生對學校認同感的實踐研究”獲得立項。本調查的目的是按照研究計劃對實驗學校進行前測,目的是為后測提供對比數據,了解相關學校的現狀,明確問題,找出差距,挖掘潛力,便于各學校設計提高學校認同感的具體方案。
一
(一)調查范圍與對象
參加本次調查的為白云區所有參加課題研究實驗的學校共10所,學生1424人,家長1066人。具體分布如下表1、表2。
(二)調查方式、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網絡調查的方式,運用問卷星平臺開展調查。
各課題學校每個年級隨機抽奇數班級(1、3、5班)參加,總人數不少于60人。各課題學校安排學生按照所提供的網址如實填寫調查表。各學校教師不得指導學生填寫虛假信息,要教育學生如實填寫。試題均為單選題,學生只需要每題選擇一項即可。
(三)調查表的設計
關于對學校認同感的調查表,從中國知網等數據中心的檢索中我們發現,大學生對學校認同感的調查和研究比較豐富,但關于中小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的調查幾乎沒有。
本項調查表的設計主要依據《廣州市小學教育質量陽光評價指標(試行)》的指標結合相關大學生對學校認同感的調查表進行設計。“文化認同”部分增加了“一般校園環境”的指標內涵,另外增加了“學校社會聲望”的關鍵指標。
調查表采用了五點計分法,共設計35道題。設計后,我們邀請小學有經驗的名師和專家進行了審校,刪減了部分試題,調整了部分試題,部分試題提高了語言表達的清晰度,學生問卷中的反向試題全部取消。最后調查表共有27道題,其中學生問卷19道,家長問卷8道。
二
我們對數據進行了統計,把3.0以上的指標確定為合格等級,把3.5以上的指標定為一般等級,把4.0以上的指標定為良好等級,把4.5以上的指標定為優秀等級。結果與分析如下。
(一)對學校認同的整體情況
從表4可以看出,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的總體認同度為4.13,為良好等級。這是由于參與課題研究的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做了許多相關的工作,特別是在學生對學校的文化認同、教師課堂教學方式和師生關系等方面做了許多有效的工作。許多學校在白云區課堂教學改革中能重視對教師教學理念的改變,做到以人為本;大膽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探索生態課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率;在日常管理中能重視對師生關系的評價,提高教師的親和力。同時,大部分學校與學生家長建立了一定的聯系,定期開學生家長會,對問題學生能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系,成立家長委員會;學校重視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水平,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認同。
(二)對學校認同的優勢
由表5可以看出,有部分指標的數值超過4.5分,已經達到優秀等級。參與課題研究的學校,學生的同學關系很好,在學校有好朋友,沒有孤獨感;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具有很強的責任心,能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公平、公正;學校能每學期定期邀請家長到學校參加家長會或其它教育活動。可見,這些學校能重視學生關系的教育,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之間的感情;重視對教師職業素養的教育;定期舉行家校聯系的教育活動。
(三)對學校認同的弱勢
從表6可以看出,個別指標在3.5以下,還達不到一般的等級,集中表現在家長對學校的認同度方面。學校與家長的個別聯系還不多,家長不能主動到學校了解孩子情況,與教師討論孩子的問題;學校的社會聲望還不夠高,特別是家長對學校的認同度還不高,家長還不能主動推薦親朋好友的孩子上所在的學校。我們通過分析認為,白云區作為城鄉二元結構的區域有許多外來工子女,有許多父母從事商業活動的子女,這些家長一是因為工作比較忙,有的經常外出,沒有時間關注自己的孩子;二是因為這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還不夠重視,不愿意主動到學校了解孩子的情況;三是學校在加強家校聯系方面的相關工作還不夠到位,或者方法、策略不夠恰當。至于家長不愿意主動成為學校的宣傳者,我們認為,正因為學校和家長的聯系還不夠緊密,家長對學校的情況還不是很清楚,對學校的教育活動參與性不夠,也因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待進一步提高,要達到使家長非常滿意的程度。
(四)對學校認同的差異性
從表7可以看出,學生對學校的認同度為4.26,家長對學校的認同度為3.84,學生對學校的認同度高于家長。我們分析認為,一是家長與學校的聯系不是很緊密;二是家長是成年人,思維的獨立性和人格的獨立性更強;三是學校在家校關系和社會聲望方面確實需要進一步提高。
三
(一)前測結論
1. 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的總體認同度較高,為良好等級;但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 優秀等級的試題比較少,共4道題得分在4.5分以上,優秀率14.8%,因此,提升空間比較大。
3. 應重點關注弱勢指標。共有6道題低于4分以下,集中在家校關系和師生關系的關鍵指標。
(二)對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議
前測的目的是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明確目標,便于下階段制訂研究方案,實施課題研究。根據本次前測數據,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1. 各實驗學校對所有認同感的關鍵指標都應該設計提高的方案,并扎實實施,大面積提高學生和家長對學校的認同度。
2. 要找到本學校的潛力所在,對數值為3.5-4.5之間的關鍵指標,通過努力,力爭達到優秀等級。
3. 重點突破家校關系和師生關系等比較弱的關鍵指標。要制定有效的方案,既要符合學校特點,又要具有可操作性,在一定時間內產生實效。
(作者單位:廣州市白云區教育發展中心)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