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軍
摘 要: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業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而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交通事業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路橋工程,路橋工程對于人們的出行非常重要,同時,它也對各地區之間的往來起著極大的作用。路橋工程的前期工作是路橋設計,路橋的性能和壽命與路橋設計的好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從危險事故發生的概率來看,橋梁工程概率大于道路工程,因此,要對它的涉及更加嚴謹。由于近些年橋梁坍塌事故頻發,造成了很大威脅生命財產安全的事故,所以,路橋設計人員必須提高對設計工作的重視。路橋設計需要體現創新精神,科技的不斷進步為這種創新提供了契機。創新設計除了可以使路橋建設水平提高以為,還能夠分析改善設計技術,使交通事業進一步向前發展。
關鍵詞:路橋設計;構思;新技術;探討研究
中圖分類號:U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2-0118-01
1 在路橋設計領域遇見的難題和它所對應的創新技術
1.1 沒有對橋頭引道軟土地基設計未正確的解決
時常發生橋頭跳車是因為一些路橋工程的地基不厚實從而引發了地基沉降問題,這樣工程質量就會嚴重下降。在設計工程的階段,孔鉆探太少和它所鉆探的深度太淺在工程勘察人員的考察中能促使很多問題出現,比如不能很快地發現軟土地基、不能深層次地分析鉆探數據、不能明確地劃定軟土地基范圍等問題,這種錯誤導致的后果是比較嚴重的,它會耽誤對軟土地基的及時處理,更多情況下,不科學的處理方式更加誤導施工的進行。橋體沉降主要是因為軟土地基的存在加上填土壓實度的不符而造成的,另外,路堤強度因為雨水的沖刷而降低也是原因之一。不過,工程規范的過程中可以控制設計沉降值在橋臺基礎設計的時候。對于是否能進行路橋工程有相關規定,交通部表示當的沉降值(道路和橋梁連接處)小于等于10cm,或者確保沉降值經過兩三個月的視察后每個月小于等于6mm時,才可以進行工程[1]。
1.2 不合適的搭板設計
橋頭設置搭板法是解決沉降在路橋過渡階段產生不等的問題的解決辦法。但是,實際情況表明,這種解決方式得不到施工單位的高度重視,所以,不均勻沉降問題在施工工程中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搭板設計不合理問題造成了橋頭路堤過高現象的發生。計算搭板長度可通過計算簡支梁。其中簡支梁是指沒有被壓的厚實的土體的搭板的受力和搭板長度跨越橋臺。
由上可見,工程施工單位應該加強路橋的一體化設計,這種設計要符合現實要求,不能因為造價因素而偷工減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施工方法和處理措施對于不同的地基在工程設計中所面臨的處理方式也不同。變厚式水泥混凝土埋板在橋臺連接處增加并使用路面施工材料在它下面,是在瀝青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這樣,路橋整體的抗力程度就會增強,另外,連接處的剛柔層次也會出現遞進式增長的良好狀況。橋頭過渡性路面的設計也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使原設計路面在路基沉降完成之后再鋪設上去[2]。
2 解決方案之工后沉降問題的創新
(1)橋梁設計和過渡段沉降是路橋一體化設立遇到的常見的問題,同時要對這兩個問題要進行考慮。然后綜合考慮這兩個方面。調節樁數和樁長是橋梁邊跨樁基工程中避免沉降問題的常用方式,這種處理方式有較大的益處,協同沉降的完成是因為橋坡被特殊處理過。橋梁設計人員要在達到協同沉降的之前,對橋坡沉降存在的問題做處理,解決這一問題可使用處理軟土地基時所用到的辦法和設計的橋梁基礎這兩者相互融合的方法。當然他們的融合對路橋連接的穩固性和路橋工程的整體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2)能夠嫻熟的控制和處理橋坡段的沉降得力于傳統的橋頭治理措施。橋坡段沉降能夠有豐富的經歷來處理,是因為有許多關于橋坡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和資料在實戰中被收集。常規樁基礎的采用是橋梁樁基的傳統設計方法。設計有指導思想、控制指標、檢驗指標,這三個分別是強度、承載力、沉降。所以,要是在傳統的強度控制設計思想指導下,橋梁樁基礎的沉降小,其強度安全儲備因傳統強度設計而總小于等于2。所以,控制橋梁基礎沉降是解決該問題的關鍵[3]。
3 按沉降控制橋梁樁基設計方法研究
3.1 統計的常規方法之墩臺樁基設計
(1)定量分析墩臺樁基沉降,利用好側摩阻力與沉降結果;(2)精確計算分析墩臺群樁沉降,并與對比并考慮單樁的測試結果;(3)后備措施的提前打算。
3.2 計算沉降控制復合樁基
沉降控制負荷樁基是低承臺摩擦樁基。主要內容是為了按要求確定用樁數量,其中為臺下的地基土與承臺共同承擔上部荷載。樁基的計算模式:對樁端和其荷載在其平面以下長生的附加應力的計算需要按照用樁的應力公式,對于計算承臺分擔荷載產生的應力需要按照應力公式。
4 結語
文章以上內容,不僅對橋頭跳車這一現象提出解決方案,還對經濟先進提出了有效的設計方法,這些方法將會有利于我國路橋工程質量的提高,延長路橋工程的使用年限。
參考文獻
[1]趙明華.橋梁樁基計算與檢測[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楊春和.軟基側向變形對鄰近橋臺及樁基的影響和防治[J].2002(6):742-746.
[3]肖小鈴.高速公路橋頭跳車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四川建材,2009(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