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在八一建軍節即將來臨之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多名軍方相關機構負責人士回應國內外媒體關于解放軍的敏感問題。
新聞發布會一開始,首先由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簡要回顧了解放軍90年的光輝戰斗歷程,并介紹了解放軍建設發展的情況。“解放軍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事業,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勛,成為聞名世界的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
由于建軍90周年這個關鍵的時間點即將來臨,媒體最關注的話題之一就是中國軍隊會有哪些紀念活動。吳謙透露說,近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了“銘記光輝歷史開創強軍偉業——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這就是其中的一項紀念活動。至于媒體關注的閱兵等慶祝活動,“我們將根據準備工作進展情況適時發布信息”。
目前解放軍正在進行一場被稱為“史上最牛”的軍改。吳謙透露,軍改以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先行,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實現軍隊組織架構歷史性變革。啟動實施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部署展開軍隊院校、科研機構、訓練機構改革,部隊轉隸交接和整編工作有序推進,調整到位后,我軍將規模更精干、編成更科學、布局更優化。
那么如何確保軍改過程不會影響到部隊的戰備水平呢?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周尚平少將表示,時刻保持高度的戒備狀態是軍隊能打仗、打勝仗的基本要求,我軍這次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通過理順指揮關系、優化編成結構、充實作戰力量,來提高部隊的戰備水平和作戰能力。軍委機關周密制定了實施方案,壓茬推進作戰部隊調整,專門出臺了加強戰備工作的系列措施,保持了足夠的戰備值班兵力,組織臨機戰備抽查,強化海空巡邏、遠海訓練、跨區聯合演習等一系列戰備行動。他強調說,“部隊始終保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戒備狀態。我軍完全有能力應對各種安全威脅,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周尚平透露,目前已成立了軍委、戰區兩級聯合作戰指揮中心,構建起軍委-戰區-部隊作戰指揮體系,配套完善了法規制度和運行機制。新的指揮體系運行一年多來,我們兩級聯指中心深入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大力提升聯合作戰指揮能力,實時掌握邊海空防情況,高效處置各種突發事件,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戰略全局穩定上發揮了應有作用。
除了軍改問題,最近解放軍的一系列涉外動作同樣吸引了外媒的關注。有西方媒體提出,中國軍艦在澳大利亞昆士蘭附近水域監視“澳大利亞和美國聯合軍演”以及在美國阿拉斯加附近水域監視“薩德”反導系統測試,這一系列高調舉動是否釋放出“國際社會需要接受的解放軍新常態”?吳謙表示,中國軍隊的行動談不上什么高調。中國軍隊積極擴大軍事交往,廣泛參與國際維和、遠海護航和人道主義救援減災等行動,這體現了大國軍隊的良好形象和責任擔當。“在非領海海域,中國軍隊艦機和其他國家艦機一樣,都享有航行和飛越自由的權利”。▲
(馬俊)
環球時報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