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
近聞上海西岸開發集團與法國蓬皮杜中心,就合作開展為期五年的“臨時蓬皮杜”展陳文化項目,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該項目將于2019-2024年在西岸美術館實施,據稱“是目前中法兩國當代藝術領域級別最高、周期最長的文化交流合作項目之一”。
上海西岸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是上海徐匯區屬國有獨資企業集團。法國蓬皮杜中心現代藝術博物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當代藝術”中心之一,收藏有西方“當代藝術”始祖杜尚的一個小便池。
那么,什么是“當代藝術”?它是美國在二戰以后在全世界推廣出來的所謂“藝術”:以杜尚的小便池(還可加上曼佐尼的大便罐頭)為樣板,指認日常物品為“藝術品”。它以所謂“裝置藝術”“行為藝術”“影像藝術”和“概念藝術”為四個主要樣式,既不畫畫也不雕塑,顛覆了“美術”概念,低俗而幼兒化。它頂著一個時代名義——“當代”,其實與時代性無關,而是一種真正的美國式雜耍。
西方有識之士早已質疑這種“當代藝術”:法國哲人波德里亞爾稱其“一錢不值”,法國藝評家克萊爾稱其“皇帝的新衣”,英國藝評家斯克魯頓稱其“撒謊和欺騙”,法國藝評家凱洛斯直接宣布“當代藝術”不是藝術,而是龐氏騙局和金融衍生品……可喜的是,自今年4月我的網絡公開課“小便池是藝術品嗎?”發布以來,網上掀起了一大波質疑“當代藝術”的聲浪。
就像美國古根海姆博物館努力在世界各地開設分館傳揚西方“當代藝術”,蓬皮杜中心近年也不停擴張,對外宣傳“當代藝術”。2015年,在西班牙馬拉加市首開“臨時蓬皮杜”,展出70件藏品,馬拉加市每年支付100萬歐元。這次“臨時蓬皮杜”來中國,應該也是法方主動,要來中國宣傳“當代藝術”。
我認為,西岸集團引進“臨時蓬皮杜”是不合適的,因為動用的是國家資金。參照馬拉加市的收費,中方恐怕每年至少要花費1000萬元人民幣吧?民間資金愛怎么折騰就怎么折騰,但動國家的錢,需要符合國家“以人民為中心,弘揚中國精神”的文藝政策。如今我們明確倡導文化自信,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自信地運用中國自己的文化藝術標準來評判,不必迷信這種低俗和幼兒化的“當代藝術”。當然,我們要與國外進行文化藝術的交流,但應當引進的,是國外真正的藝術或美術,而不是這種“小便池”為樣板的“當代藝術”?!?/p>
(作者是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環球時報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