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菲律賓特約記者 趙龍 ●任重 王會聰 柳玉鵬 ●本報記者 白云怡 谷棣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24日發表了長達兩個小時的戰斗檄文。在就任總統快滿13個月之際,這位個性鮮明、敢說敢干的菲律賓強人在任內第二次國情咨文中提到:菲律賓要堅持反毒、重拳反腐、增兵維穩、吸引投資、獨立自主。杜特爾特特別感謝中國幫助菲律賓搞基礎建設,稱菲中關系得到緩解。在強調菲律賓需要一個“免于外來干涉”的外交政策時,這位剛剛說過永不去“萬惡的美國”的菲律賓總統表示,他對美國媒體“肆意剪切視頻讓他看起來像個壞人”十分不屑。杜特爾特的施政綱要被各方解讀,對其已經開始的第二年任期,看好與唱衰的聲音并存。對有著很高民意支持率的杜特爾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逐一兌現承諾。
誓言將反毒戰爭堅持到底
24日下午,杜特爾特發表國情咨文的時間原定為50分鐘,結果講了兩個小時。這比去年7月25日他首次發表國情咨文的時間還要長。當時杜特爾特先盯著字幕機念了半小時總統府新聞部寫的稿子,然后就自由發揮,原定40分鐘結果講了一個半小時。
據菲律賓《星報》報道,今年國情咨文的主題是“人人都享有的舒適生活”。因“敢言而又幽默”,杜特爾特的演講不時獲得掌聲。在新的國情咨文中,杜特爾特誓言,將繼續備受爭議的反毒戰爭,不論受到多少指責或國際壓力,都不能阻止他,因為“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中,各種野獸正伺機掠食無辜和無助的人們”。法新社稱,杜特爾特用了很大篇幅推行“引發人權組織批評但備受菲律賓人支持的法律和政策”。他強調:“打擊非法毒品的戰斗仍將繼續,因為那是眾多邪惡和眾多苦難的根源。”這讓一些菲律賓人想起去年他說過的一句話:“直到最后一個毒梟被押進大牢或埋到地下,我們才會停止。人權不是庇護犯罪分子的借口。”
西班牙埃菲社評論說,杜特爾特第二次發表國情咨文的社會環境相對十分“舒適”:他在議會獲得絕大多數議員支持,民調支持率接近80%。不過,當天仍有上萬名杜特爾特的反對者在奎松市示威游行。杜特爾特對販毒者格殺勿論的做法,引起維權團體的批評,有反對者舉出寫有“停止殺戮”字樣的牌子,甚至焚燒他的畫像。據《華盛頓郵報》報道,24日當天,還有數千抗議者敦促杜特爾特兌現承諾,與“新人民軍”和談。與今年發表國情咨文時有反杜示威不同的是,去年有上萬人在國會大廈附近游行支持這位新上任的總統。杜當時談到安保問題時表示,會與分離主義武裝和談,包括單方對“新人民軍”停火。
談及今年菲律賓南部的馬拉維危機,杜特爾特表示,“如果我們要再等一年,那就再等一年”。他說:“人質問題阻礙軍方的清除行動,我告訴軍隊不要攻擊,重要的是我們不想殺害民眾。”杜特爾特還談道,未來兩年將征3.5萬到4萬新兵,將菲律賓軍隊打造成能進行全面作戰的部隊。他還表示,將采購無人機和飛機,用于打擊極端武裝,“菲律賓面臨的安全威脅正在上升,軍隊需要更多士兵和更多裝備,應對各種挑戰”。杜特爾特發表國情咨文前,有菲律賓軍方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菲南部反恐問題已不單純是菲內部事務,因涉及“伊斯蘭國”(IS)等國際恐怖組織,形勢非常復雜,菲軍方壓力很大,而且外國投資者對南部的安全局勢最為關注。
談到腐敗問題,杜特爾特說:“拿下幾個高官,以警告所有官員:在廉政方面,我絕不食言!”《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稱,總統的意思是,在打擊腐敗方面,沒有誰能法外開恩。名為帕貢的網民說:“至少總統沒有說謊,這就是菲律賓的現狀。”還有網民說:“總統的話發自內心。難怪他的民意支持率這么高!”
感謝中國投資和幫助基建
彭博社對杜特爾特受菲律賓民眾歡迎的現象很感興趣。相關報道說,導致數千人死亡的反毒戰爭、棉蘭老島宣布戒嚴、詛咒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所有這些行為都沒有使他疏遠選民,反而幫他獲得穩定的支持率,而其中原因與菲經濟有關——2017年菲經濟增速有望達到6.5%,成為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國家之一。
在杜特爾特首份國情咨文中,反毒戰爭與刺激經濟發展是主旋律,與中國有關的話題一筆帶過。這次,杜特爾特在國情咨文中特別感謝中國在基建方面提供的幫助,他說:“西菲律賓海(即南海)和聯邦制是我們很快要處理的問題。我們已同中國改善關系,兩國因此進行了雙邊對話,關系得到緩解。”他還表示:“因為國家發展沒錢,我訪問了中國。他們說,‘如果你們沒有資金,我們給你。我們正在建設新機場,可以從中國那里借錢。中國承諾給我們免費建兩座大橋。”
杜特爾特在國情咨文中再度大談經濟。《馬尼拉時報》報道說,杜特爾特在國情咨文中邀請外國投資者在菲律賓建廠,但提醒他們注意承擔責任。他說:“保護環境是第一位的,這個政策沒得商量。”杜特爾特還表示,他希望停止礦產資源出口,并對違反環保法的國內采礦企業發出警告:“要么你們恢復原樣,要么我用稅收殺死你們。”
《菲律賓商報》24日稱,發表國情咨文談論工作成就和發展計劃是歷任總統的傳統。報道援引菲律賓總統新聞發言人、政府新聞部長馬丁·安達納爾的話說,安全是杜特爾特政府面臨的最大挑戰,總統希望重建馬拉維,以一個穩定的環境吸引人們到棉蘭老島投資。因此,總統將承諾——政府未來5年會繼續專注于經濟發展及扶貧。此前,一些反對派議員希望,杜特爾特在國情咨文中少談“禁毒戰升級,更不要炫耀軍事管制是醫治棉蘭老島的萬能藥”。眾議員巴奇拉特說,杜特爾特應該用好自己的巨大政治資本,特別是他現在有這么高的民意支持率。
用討要歷史文物敲打美國
杜特爾特21日“發誓不去美國”,24日又再次敲打美國。美聯社報道說,杜特爾特在國情咨文中對美國“打冷槍”,要求美國歸還美軍在一個多世紀前在菲律賓東部薩馬島巴蘭吉加小鎮搶走的3座教堂大鐘。當著美國駐菲大使和其他外交人員的面,杜特爾特說:“把巴蘭吉加的那幾座鐘還給我們。它們是我們的國家遺產!這讓我們很痛苦!”杜特爾特所說的巴蘭吉加鐘,對菲律賓人來說有特殊的意義,被視為菲律賓人為爭取民族獨立不屈不撓奮戰的象征。1899年,美國發動侵略菲律賓的菲美戰爭。1901年9月28日,巴蘭吉加軍民伏擊了島上駐扎的美軍部隊,擊斃40多名美軍官兵。據說,當時人們就是以鐘聲為信號發起攻擊的。美軍隨后展開瘋狂報復,對島上10歲以上男性格殺勿論。如今,有兩座鐘被美國人當成戰利品陳列在懷俄明州首府夏延F.E.沃倫空軍基地。這些鐘的歸屬成為美菲關系中久拖不決的問題之一。
在回顧這些歷史后,美聯社評論說,自稱“社會主義者”的杜特爾特對美國持敵對態度,卻致力于增進與中俄兩國的關系。相關評論說:“杜特爾特知道,與中國對峙會引發武裝沖突,而菲律賓必輸無疑。但菲律賓民族主義者和批評者認為,杜特爾特在對華問題上是背叛。杜特爾特去年訪華后,中國允許菲律賓漁民到黃巖島附近捕魚。杜特爾特上臺后,菲律賓開始與中國重新接觸,部分原因是確保中國對菲律賓基建的投資。”
杜特爾特去年6月30日就職以來,菲律賓開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依賴傳統盟友美國。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點評杜特爾特執政一年時說,中菲為解決南海糾紛樹立典范,俄專家們認為:“中菲兩國成功地把挑戰化為機遇,把經濟合作而不是軍事對抗作為優先方向。”俄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專家帕納琳娜表示,一年來,與中國關系大幅改善無疑是杜特爾特的外交勝利,就連菲律賓的東盟伙伴們對此也不會懷疑。從經濟角度看,杜特爾特屬于贏家,與中國改善關系,使菲律賓獲得想要的東西。美國在與中國的這場對抗中顯然在政治上遭到失敗。俄戰略研究中心專家茨維托夫認為,杜特爾特更希望菲律賓人愛上中國,因為中國能給菲方經濟、脫貧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投資和貸款。報道還援引菲律賓貿工部部長洛佩茲的話說,菲有一個宏偉目標——未來5年GDP增速都為7%-8%,中國是幫助菲達到目標的關鍵力量。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杜特爾特的“反美與親華”之間沒有必然聯系,菲律賓改善與中國關系符合菲律賓自身利益。杜特爾特感謝中國是因為中國幫助菲搞基礎建設,且不干涉菲內政。許利平說,杜特爾特還提出將菲律賓改為聯邦制國家,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南部問題,而且能效仿美國,總統可以連選連任。
落實“杜特爾特經濟學”最關鍵
看好和唱衰杜特爾特的聲音同時存在。“至少可以給杜特爾特第一年任期打85分,畢竟在反毒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績,反恐方面也給對手極大威懾。”許利平這樣評價杜特爾特,并認為他視野廣闊,贏得民心。新加坡《海峽時報》23日則刊文稱,菲國內各種沖突正為杜特爾特未來一年執政蒙上陰影。《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分析說,如果僅根據杜特爾特競選時的經濟承諾給他打分,到目前為止是不及格的,因為菲律賓的基礎設施依然落后、交通擁堵,失業率也是個大問題。他的經濟承諾要開花結果,需等到他執政中期或任滿時。報道說,從任期第二年開始,杜特爾特必須開始讓經濟計劃變成現實,把項目規劃落實成在建工程。
杜特爾特第二年任期內將面臨哪些挑戰?美聯社24日給出的答案是:打擊與IS有關的激進組織、禁毒戰爭和南海問題。相關報道說,在南部負隅頑抗的武裝分子中,有的來自外國,而根除南部的極端組織是杜特爾特5位前任都未能完成的任務。美國《時代》周刊網站評論說,杜特爾特的最新言論以及菲政府軍未能在承諾時間內收復馬拉維,加劇了外界對菲律賓解決馬拉維危機能力的質疑。新加坡、印尼等國官員已表達擔憂,稱棉蘭老島可能成為IS在東南亞的新據點。
有馬尼拉民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杜特爾特過去一年在外交上做出很大調整,但還要兼顧民生,不能只盯著掃毒,只有落實他的團隊提出的“杜特爾特經濟學”,才能讓底層百姓更多感受到外交內政調整帶來的積極變化。▲
環球時報2017-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