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珠
近二十年來,我國近視的患病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且受教育層次愈高,近視的患病率愈高。據有關資料,近視患者中高度近視者占42.2%,高度近視已是嚴重影響視力的常見病之一。據目前的調查和統計,我國近視人數和發病率居世界第一,近視患者至少3億。而近年來,每逢高中生升學季、學生暑期,都將迎來一個近視手術的小高峰。平日里,無論網絡還是實體店,近視理療儀也銷售火熱。對于近視患者來說,該如何拯救自己的視力呢?
近視:眼球變“扁”惹禍
近二十年來,我國近視眼發病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近視人數和發病率居世界第一,青少年近視發病率更高達50%~60%。
“近視”,顧名思義,指“目不能遠視”。形象地說,人的眼球大略為圓形,外殼堅硬,眼球在外殼的保護下不容易受傷。但是眼球很容易縱向或橫向變“扁”,一旦變“扁”,人就會患近視和遠視。
臨床上的病理性近視,又稱變性近視,常伴有眼底改變,視力不易矯正,是以屈光度進行性加深、眼軸不斷增長、眼內容和視網膜脈絡膜組織進行性損害,引起視功能障礙為特征的一種眼病。
青少年近視的常見誘因
平時用眼距離過近,看書、寫作業較久,在坐車或走路時看書,長時間不休息,會導致眼睛的調節系統出現疲勞現象,造成調節滯后進一步加深;而調節滯后是近視的危險因素,長時間高強度近距離用眼就容易造成近視。
照明光線過強或過弱,缺少室外活動,也不利于保護視力。因為室內光線和室外光線強度不一樣,后者要比前者高出一個數量級,而且戶外的光譜是太陽光譜,是一種連續光譜;而室內光是人造光,往往是非連續的光譜。近視的加深可能與此有關。
營養不良也是引起近視的原因之一,高糖、高蛋白及某些礦物因素缺乏,和近視眼的形成有關。尤其是“電子產品控”人群,由于手機、電腦、掌上游戲機屏幕小,為了看清圖像和文字,必須近距離操作。如今各類電子產品屏幕的亮度、顏色更鮮亮,色彩對比度更高,離眼睛非常近時,強光將直接、集中照入人的眼里,瞳孔會不斷進行收縮來適應光源的變化。長時間、近距離,再加上快速變化的畫面刺激,勢必會導致眼疲勞,引發或加重近視。
近視不干預,后果很嚴重
近視如不及時干預,后果很嚴重。臨床發現,近視人群后鞏膜葡萄腫發生率為77.1%,且近視度數越高發生率越高。此外,還可能發生視網膜萎縮變性、出血和裂孔,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視網膜脫離、白內障、青光眼、黃斑出血和黃斑變性等,從而影響視力,甚至導致失明。
近視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近視眼除看遠模糊外,一般無其他特異表現。從未診治過的近視患者,對看遠模糊已經習慣,往往認為是自然現象。
近視患者由于看遠不清,大多不喜歡室外活動。而對看書、繪畫、電子產品等興趣較大,這也是促使近視加深的一個因素。
生活中,近視患者容易出現瞇眼、眨眼、歪頭等癥狀。瞇眼時,眼瞼可以遮擋部分瞳孔,減少彌散光線,減少散光的影響,從而暫時提高和改善視敏度;頻繁眨眼在一定程序上可緩解近視,增加視力清晰度;歪頭可以減少部分彌散光線的干擾和影響。
同時,近視人群遠處目標不清楚,見了熟人也不打招呼,容易產生交際問題。
筑牢用眼“生活防線”
預防近視,應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閱讀和書寫時保持端正的姿勢,眼與書本應間隔30厘米左右,不在走路、乘車或臥床情況下看書。學習和工作環境照明要適度,照明應無眩光或閃爍,黑板不反光,不在陽光照射或暗光下閱讀或寫字。遠離平板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用眼45分鐘左右應休息10分鐘并看遠,使調節松弛。定期檢查視力,去正規機構驗配近視防控鏡。驗光確診的近視應配戴合適的眼鏡,保持良好的視力及正常調節與集合。
兒童身高快速增長的同時,近視會明顯加深。這段時間要有意識地加強近視控制理念。多進行戶外活動和鍛煉,增強體質。注意營養,飲食時多吸收葉黃素,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保證鈣、鋅、葉黃素等的攝取,多吃新鮮蔬果、柑橘類水果、牛奶、芝麻、核桃、海產品、粗糧、蜂蜜、紅糖等。常喝點菊花茶,菊花茶有較好的清肝明目的效果。需提醒的是,吃甜食易導致體內大量的維生素B1被消耗,同時降低鈣含量,使眼球壁的彈力減弱,導致近視。
問:近視會遺傳嗎?
研究發現,近視遺傳主要是指高度近視。高度近視一種是生理性的,一種是病理性的。若是病理性近視,寶寶有可能遺傳形成近視。雙親中一方為高度近視,另一方正常,其子女10%~15%發?。灰环綖楦叨冉?,另一方為表型正常的近視基因攜帶者,其子女高度近視的發生率均為50%。雙方均為近視基因攜帶者,但視力正常,則子女高度近視的發生率是25%。需要說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近視都會遺傳。
問:假性近視離真性近視有多遠?
假性近視實質上不是近視,可能是正視,也可能是輕度遠視,但臨床上表現出近視狀態。假性近視實質上是一種調節功能痙攣的一種功能狀態。眼睛看近的時候必須要調節,才能看得清楚??吹糜?,需要的調節也愈大。
青少年學生在看近處物體時,由于使用調節的程度過強和持續的時間太長,在進行長時間的讀寫后轉為看遠時,不能很快把調節放松,即調節反應時間較正常者延長,出現遠視力下降。久而久之,不知不覺中會使眼睛的調節異常緊張,睫狀肌長期處于收縮痙攣狀態,最后失去了調節性,遠視力下降,表現上酷似近視眼。在使用睫狀肌麻痹藥或做霧視后,可使近視消失,呈正視或遠視。
統計數據發現,學生的年級愈低,假性近視愈多;年級愈高,假性近視愈少。這就提示我們,近視的發生可能有假性→半真性→真性的過程。如果孩子得了假性近視,可以通過自身調節裸眼遠、近視力,應到正規眼科機構,進行電腦屈光檢查,或通過散瞳等方式,放松眼部睫狀肌等,恢復正常視力。但是當孩子出現看東西模糊、瞇眼、眼酸等假性近視表現時,很多家長不以為意,只告訴孩子多休息即可;而假性近視往往在3~5個月,就可發展為真性近視,一旦成為真性近視就不可治療。
問:眼鏡越戴近視度數就會越大嗎?
生活中有種誤導,認為戴近視眼鏡會使近視度數越來越大,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倘若不戴眼鏡,孩子看遠模糊,就常常會瞇眼睛,緊皺眉頭,并喜歡湊近看東西,反而會增加視覺疲勞。配戴眼鏡矯正視力后,孩子能看到清晰的物像,也意味著糾正了不良的視覺環境,避免眼睫狀肌高度緊張而導致近視不斷加重。
當然,也不是說戴了眼鏡近視就不會發展了。如果戴眼鏡后仍不重視合理用眼,仍然有不好的用眼習慣,或者配戴不合適的眼鏡,或者有時候戴有時候不戴,近視度數有可能還會增加。孩子配戴眼鏡后,還需定期檢查視力、驗光。根據驗光的結果,屈光度數變化情況,及時更換新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