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在京發布了《中國兒童肥胖報告》。《報告》顯示,1985年~2014年,我國7歲以上學齡兒童超重率由2.1%增至12.2%,肥胖率則由0.5%增至7.3%,相應超重、肥胖人數也由615萬人增至3 496萬人。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至2030年,0~7歲兒童肥胖檢出率將達到6%,肥胖兒童數將增至664萬人;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超重及肥胖檢出率將達到28%,超重肥胖的兒童數將增至4 948萬人。
《報告》稱,兒童肥胖的發生和流行受遺傳、環境和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但遺傳是主因。父母雙方、僅父親、僅母親超重或肥胖的兒童發生超重或肥胖的危險分別是父母雙方均為正常體重兒童的4倍、3.1倍和2.7倍。
《報告》指出,兒童期肥胖不僅會對其當前的身體發育造成嚴重影響,而且還將增加成年后肥胖相關慢性病的發病風險。超重、肥胖兒童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分別是正常體重兒童的3.3倍、3.9倍;肥胖兒童成年后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兒童的2.7倍。兒童代謝綜合征患病率也呈現正常兒童、超重兒童及肥胖兒童逐漸升高,兒童期至成年期持續肥胖的人群發生代謝綜合征的風險是體重持續正常人群的9.5倍。
《報告》指出,肥胖一旦發生,逆轉較為困難。因此,人群肥胖防控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要及早、從小抓起,從母親孕期開始預防,由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建立以“學校-家庭-社區”為主的防控網絡。
《報告》還針對社會各方的兒童肥胖提出了5點防控建議:一是將兒童肥胖防控融入所有政策。二是建立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三是健全國家兒童肥胖監測系統。四是開展兒童肥胖的三級預防。五是加大科研投入,深入系統地開展兒童肥胖相關研究。
《報告》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首都兒科研究所、農業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中國營養學會等單位聯合編寫。(衛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