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娟 張 琴 陳 君
認知行為干預在唇腭裂患兒語音治療中的應用
萬 娟 張 琴 陳 君
目的:探討認知行為干預在唇腭裂患兒語音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3年3月~2016年1月唇腭裂術后患兒66例,將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guī)語音治療,觀察組患兒在語音治療中應用認知行為干預,比較兩組患兒語音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干預后語音障礙程度輕于對照組(P<0.05),語音清晰度高于對照組(P<0.05),患兒鼓氣時間、吹氣時間、注意力集中時間均長于對照組(P<0.05)。結論:唇腭裂患兒語音治療中應用認知行為干預可改善患兒發(fā)音,提高語音康復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唇腭裂;語音治療;認知行為干預;語音障礙
腭裂是常見的先天性畸形,常伴有唇裂。經(jīng)唇腭裂修復術后,20%~30%的患兒可恢復至正常發(fā)音,而35%~50%患兒術后依然存在語言及語音障礙[1]。近年來,隨著外科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唇腭裂手術可提前至1周歲左右,在患兒語言發(fā)展重要階段開展語音治療,使患兒語音功能恢復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是在幼兒語音治療過程中,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配合度較差,且語音治療課程枯燥,導致患兒學習效果差,進度慢,甚至產(chǎn)生厭煩感而停止治療[2]。因此,需要根據(jù)此階段患兒心理特點改變語音治療模式,實施個性化護理配合方案,使其主動、積極配合語音治療。本研究將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唇腭裂患兒語音治療中,效果滿意,現(xiàn)將方法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3月~2016年1月唇腭裂術后患兒66例。納入標準:符合功能性語音障礙診斷標準[3];智力、聽力正常,可配合語音治療;口腔與腭部結構無異常;發(fā)音器官正常;監(jiān)護人同意參與本研究,且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合并口鼻瘺、腭瘺等并發(fā)癥;器質性病變引發(fā)語音障礙者;嚴重智力障礙或聽力障礙者。將患兒隨機等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中男18例,女15例;年齡3~6歲,平均(4.5±1.2)歲;唇腭裂修復術后3個月~4年,平均(2.1±0.6)年。對照組中男20例,女13例;年齡3.3~6歲,平均年齡(4.3±1.1)歲;唇腭裂修復術后5個月~3年,平均(2.3±0.5)年。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語音治療及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認知行為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 認知療法 向家屬與患兒介紹唇腭裂序列治療的目的、方法、意義及具體實施,使其了解唇腭裂治療不僅需要靠手術恢復解剖形態(tài)正常,也要注重語音功能的改善。語音治療是幫助患兒建立正確發(fā)音方法與發(fā)音部位,使患兒發(fā)音清晰度正常或接近正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重點強調語音治療的連續(xù)性不是通過數(shù)次語音訓練就能完成,而是需要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患兒與家長耐心及配合,家長給予患兒鼓勵及支持。語音治療步驟為:常規(guī)檢查,了解患兒發(fā)音時過度鼻音程度、鼻咽纖維內鏡下觀察腭咽部肌肉群在靜止與運動的狀態(tài),了解患兒吹氣與鼓氣時間;根據(jù)語音異常情況制定與實施語音治療方案;每個療程結束后評定1次,并根據(jù)效果及時反饋。
1.2.2 行為療法 (1)辨聽訓練。唇腭裂術后患兒依然存在代償性發(fā)音、腭咽閉合不全等,導致語音障礙。護理人員引導患兒學會辨聽代償語音、不良習慣語音與正常語音的區(qū)別,主要通過播放錄音進行比較;也可通過示范發(fā)音,使患兒自行尋找不同,并給予糾正。在訓練過程中,年齡較小患兒需要由家長辨聽,在家庭生活中給予指導與糾正。(2)吹氣訓練。吹水泡法為唇咽閉合功能訓練的有效且簡便方法,在裝有1/3水的杯中置入吸管,指導患兒吹氣,記錄每次吹氣時間。訓練時,一定從捏鼻吹氣逐漸過渡至松鼻與捏鼻交替,最后完全脫離輔助。也可采取相同方法訓練患兒吹蠟燭、吹氣球等,以達到鍛煉唇腭咽閉合功能的效果。(3)鼓氣訓練。指導患兒進行鼓腮訓練,深吸氣后閉攏雙唇,口腔內充滿氣體后,盡量鼓腮屏氣,延長氣體保留時間,增強口腔壓力。(4)唇舌訓練。語音分為輔音與元音,元音不受發(fā)音器官影響,但是受軟腭抬高度、舌位前后位置變化、舌位高低、唇形變化等決定。在發(fā)音訓練前,訓練患兒小開口度外展唇形,將舌位抬高、前伸,貼近上腭,必要時可用棉球輔助軟腭抬高,用另一只手按壓下頜。雙唇音“b、p”發(fā)音前,需要進行雙唇加壓練習,紙條置于雙唇,用力抿緊,再用另一只手外拉,訓練雙唇力量。舌尖中音“t、d”發(fā)音前,通過口腔模型使家長與患兒了解舌齒位置,再訓練口唇外展,舌尖抵住上齒齦,指導患兒面對鏡子練習,用舌尖抵住不同部位,可增加唇舌靈活度。以上訓練2次/日,每次30~40 min,連續(xù)7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對干預前與4個療程后患兒語音障礙程度、語音清晰度進行評價[4],語音障礙以聽清播放錄音評定,輕度可聽清>80%,中度可聽清30%~80%,重度可聽清部分<30%;語音清晰度:根據(jù)可清晰發(fā)音數(shù)量進行評估,清晰為可清晰發(fā)音>80%,較清晰為可清晰發(fā)音30%~80%,不清晰為可清晰發(fā)音<30%。(2)記錄兩組患兒4個療程后吹氣時間與鼓氣時間、注意力集中時間(均指一次性鼓氣、吹氣、注意力集中的持續(xù)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語音障礙程度比較(表1)

表1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語音障礙程度比較 例(%)
注:1)為χ2值,2)為u值
2.2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語音清晰度比較(表2)

表2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語音清晰度比較 例(%)
注:1)為χ2值,2)為u值
2.3 兩組患兒干預后吹氣時間、鼓氣時間、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表3)

表3 兩組患兒干預后吹氣時間、鼓氣時間、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
唇腭裂手術可基本恢復腭、上唇解剖形態(tài),改善唇腭裂導致的軟腭及鼻部結構畸形。崔志強等[5]認為,唇腭裂修復術后患兒的發(fā)音需要接受語音訓練,以恢復語音功能。目前,語音治療已經(jīng)成為唇腭裂患兒序列治療的重要部分,結合普通話特點,創(chuàng)造我國特有的漢字語音訓練法。學齡前為兒童語言發(fā)展的主要階段,也是唇腭裂修復術后語音障礙患兒接受語音治療的關鍵時期。針對此階段兒童的心理及行為特點,本研究將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語音治療中,取得滿意效果。
認知行為干預以學習理論、認知理論為基礎,認知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情感均與認知相關,認知也是心理行為決定性因素,情緒及行為也會影響人類的認知[6]。認知-情緒-行為可相互影響,該模式認為個體對事件的認知程度會產(chǎn)生不同的行為及情緒,因此,情緒并非由事件引起,而是因人對事件本身認知造成的。當人無法通過正確的認知過程認知客觀世界時,就會產(chǎn)生一系列精神癥狀,糾正其錯誤認知可消除其學習障礙[7]。學習理論則認為人的行為都可通過學習獲得,通過學習也能糾正不良行為與消極情緒[8]。
本研究將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唇腭裂患兒語音治療中,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語音障礙程度與語音清晰度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認知行為干預可增強語音治療效果。認知行為干預可幫助唇腭裂患兒建立正確認知,再進行功能訓練[9]。通過糾正其錯誤認知,使其將功能訓練轉為自覺行為,并長期堅持,以達到糾正語音障礙的目的。同時,認知行為干預也能減輕患兒心理壓力及恐懼感,減少治療過程中的影響因素,與醫(yī)護人員建立相互信任關系。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吹氣時間、鼓氣時間、注意力集中時間較對照組長,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相符[10]。表明認知行為干預不僅能改善患兒各項功能,也能延長注意力持續(xù)時間,對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唇腭裂語音治療中應用認知行為干預是一種有效的護理方案,可糾正患兒與家長錯誤認知,從而積極配合治療開展,以達到糾正語音障礙的目的。但是本研究對象均為學齡前兒童,對于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大齡兒童中的效果,還需要更多研究進一步探討。
[1] 翟 瑛,靳利敏,李 峰,等.大齡腭裂患者語音訓練的臨床療效及近期隨訪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21):3573-3575.
[2] 楊 陽,蔣莉萍,劉 瓊,等.腭裂后腭裂異常語音治療周期的研究[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4,49(12):715-718.
[3] 康彥玲,謝 淼,李 燕,等.護理干預在腭裂術后患兒語音治療中作用的研究[J].河北醫(yī)藥,2015,37(20):3198-3200.
[4] 崔志強,范亞偉,薛曉鳳,等.強化舌尖音的送氣音法在腭裂術后語音治療中的臨床研究[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42(1):84-86.
[5] 崔志強,范亞偉,薛曉鳳,等.腭裂術后語音功能恢復情況的調查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1,40(1):39-40.
[6] 田思維,郭三蘭,唐秀萍,等.唇腭裂術后語音治療的認知行為干預[J].護理學雜志,2012,27(24):53-54.
[7] 張雪玲.認知行為干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2):2025.
[8] 曹九英,朱建忠,許律琴,等.認知行為干預對首發(fā)精神分裂癥康復效果的追蹤調查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14,27(4):297-299.
[9] 徐廣屏,張安儷.國內腭裂術后語音訓練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2):245-247.
[10]張 蓉.認知行為療法對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7(7):832-834.
(本文編輯 崔蘭英)
430000 武漢市 武漢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保健中心整形外科
萬娟:女,大專,主管護師
2017-03-18)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