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福梅 朱 玲
綜合性醫院護士分級護理醫囑準確性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席福梅 朱 玲
目的:了解綜合性醫院護士分級護理醫囑準確性及影響因素。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隨機抽取本地區3家綜合性醫院內科、外科2個系統16個科室858例住院患者作為調查對象,自行編制“臨床分級護理適用性調查表”,針對不同護理級別的患者選用相應的調查表進行護理實施內容及護士實施內容所用時間來評定。結果: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實際評定與分級護理醫囑符合率分別為89.66%,85.41%,74.11%,90.38%,總體符合率82.52%;綜合性醫院外科395例患者,分級護理醫囑與實際護理評定符合率84.55%,內科系統463例患者,符合率81.21%。結論:分級護理醫囑與實際護理評定存在差異,應該及時修訂護理等級,加強醫師對護理等級的重視,準確開具分級護理醫囑,提高護理活動的嚴謹性、可操作性。
綜合性醫院;分級護理;醫囑;影響因素
分級護理是患者住院期間,醫師根據患者病情輕重緩急及生活需求開具醫囑,護士按照醫囑實施相應級別的護理[1]。目前,臨床設定四級護理,分別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在綜合性醫院,患者病種復雜、數量大,護理工作更為繁鎖,要對不同患者實施準確、及時的護理,促進患者的疾病康復[2]。文獻指出,分級護理醫囑執行不準確性影響護士護理行為的規范性[3]。本研究通過調查本地區綜合性醫院分級護理醫囑執行效率及準確性,以期提高住院患者的護理質量。現報道如下。
1.1 調查對象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隨機抽取本地區3家綜合性醫院內科、外科2個系統16個科室858例住院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475例,女383例。年齡20~72歲,平均年齡(42.65±13.25)歲。內科系統463例,外科系統395例。特級護理116例,一級護理329例,二級護理309例,三級護理104例。涉及128個病種。
1.2 調查工具 參考衛生部印發“綜合醫院分級護理指導原則”,自行編制“臨床分級護理適用性調查表”,該表分特級、一級、二級、三級4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均包括生活護理(晨晚間護理、飲食護理、排泄護理、清潔護理)、患者安全管理(體位安置、活動指導)、專科護理(生命體征測量、給藥注射、導管護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4大方面11項條目。評定標準:特級護理24 h專人監護,所有活動完全依賴護理人員視為100%符合;一級護理為15~30 min巡視患者1次,生活治療活動基本依賴護理人員視為100%符合;二級護理為1~2 h巡視患者1次,生活治療活動部分依賴的,視為100%符合;三級護理為12 h巡視患者1次,每天測量生命體征2次,日常生活完全自理,視為100%符合。
1.3 調查方法 由研究者及通過培訓護士,針對不同護理級別的患者選用相應的調查表進行護理實施內容及護士實施內容所用時間來評定。研究員及受訓護士任意選擇一天對1個病區所有住院患者進行調查,用秒表實時記錄護理時間(即護士接到醫囑或長期醫囑項目開始準備到進入病房實施時間)、巡視頻次。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輸入Excel表,運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進行描述性分析。
2.1 分級護理與實際護理評定符合總體情況 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實際評定與分級護理醫囑符合率分別為89.66%,85.41%,74.11%,90.38%,總體符合率為82.52%,見表1。

表1 858例患者分級護理與實際護理評定符合總體情況分析 例(%)
2.2 內科系統與外科系統分級護理與實際護理評定符合情況 綜合性醫院外科395例患者,分級護理醫囑與實際護理評定符合率為84.05%;內科系統463例患者,符合率為81.21%,見表2。

表2 內科系統與外科系統分級護理與實際護理評定符合情況(例)
3.1 分級護理醫囑與實際護理評定存在差異 調查結果顯示,綜合性醫院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三級護理實際評定與分級護理醫囑符合率均不足90%,表明分級護理醫囑與實際護理評定存在一定差異。可能原因在于,醫師對分級護理制度認知不充分,醫療與護理側重點不同,導致分級護理醫囑的欠準確。由于醫療專業課程未涉及護理內容,多數醫學生、年輕醫師對分級護理制度具體內容不完全了解,部分工作數年的醫師對分級護理仍缺乏深入了解[4]。劉亞坤等[5]認為,醫師對分級護理完全了解者占少數;少部分醫師表示對護理要求基本了解。表1結果顯示,二級護理醫囑與實際護理評定差異最大,符合率僅為74.11%,可能因分級護理醫囑機械性地根據臨床病情確定護理級別,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潛在危險性、個體差異等方面未予充分考慮。而二級護理適用于病情穩定的重癥恢復期患者,或年老體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潛在危險性大的患者,如臨床中有些醫師認為急性白血病患者生活能夠完全自理開具三級護理,但此類患者存在較大危險性,需要及時監測,宜開具二級護理。可見,分級護理要求與臨床病情不完全相符。
3.2 不同科室分級護理醫囑與實際護理評定存在差異 表2結果顯示,綜合性醫院外科395例患者,分級護理醫囑與實際護理評定符合率84.05%;內科系統463例患者,符合率81.21%,此結果與張譯文等的結果[6]相近。外科系統分級護理醫囑與實際護理評定主要集中在普通手術患者,根據分級護理制度要求普通手術應采取二級護理,而醫師均開具一級護理醫囑。內科科室分級護理醫囑與實際護理評定不相符原因在于,內科醫師習慣對新入院患者實施一級護理,新入院患者開具一級護理達70.10%[6],尤其心內科常規對入院具有潛在危險性大但仍有生活自理能力患者開具一級護理,與護理級別具體要求不相符;此外,對長期住院癱瘓生活不能自理、晚期腫瘤需要提供生活護理支持患者開具為三級護理,從而導致多數患者實際需求與護理標準產生較大出入。提示目前臨床分級護理制度存在許多問題尚待解決,醫護人員應加深對分級護理內容的認識,提高其重視程度,特別醫師作為醫療活動的主導者,更需轉變慣性思維,準確開具分級護理醫囑,以使執行護理活動具有更嚴謹的可操作性。
3.3 修訂護理等級的必要性 根據現行醫療工作制度,由醫師根據患者病情開具分級護理醫囑。但在實際工作中,臨床醫師不能及時修改護理級別,導致部分患者護理級別與實際病情、個體需求不相符。調查顯示,二級護理醫囑與實際護理評定符合率為74.11%,主要與不能修訂護理等級不及時有關。此外,在患者病情出現變化時醫師開具一級護理,而護理人員緊張由于工作量大,無法安排專人護理,導致護理級別調整。近年來,臨床上因更改醫囑不及時引起糾紛時有發生。因此,分級護理內容已需不斷更新,與時俱進,明確界定護理級別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分級護理醫囑與實際護理評定存在差異,應該及時修訂護理等級,加強醫師對護理等級的重視,準確開具分級護理醫囑,提高護理活動的嚴謹性、可操作性。
[1] 羅 琦,薛麗娟,王曉琴,等.依據新護理分級標準護理級別準確性調查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8):80-82.
[2] 張 英,浦菊娣,朱益芳,等.運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對患者實施分級護理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3):2812-2814.
[3] 黃元梅.護士對手術患者分級護理醫囑執行性的調查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4):108-109.
[4] 夏 如,陸敏智,蘇春燕,等.應用改良Barthel指數量表實施分級護理對基礎護理及滿意度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4):429-430.
[5] 劉亞坤,李 丹.通過分級護理準確性調查,探討分級護理決策管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2,14(24):339-340.
[6] 張譯文,陳湘玉.不同護理分級標準的臨床應用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14,28(11B):4028-4030.
(本文編輯 劉學英)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medical advice accuracy for graded nursing of nurses in general hospitals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XI Fu-mei,ZHU Ling
(Banfu Hospital of Zhongshan,Zhongshan 528459)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medical advice accuracy for graded nursing of nurses in general hospitals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Methods:Randomly sampled 858 inpatients from 16 departments of medicine and surgical systems of 3 general hospitals in our area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s, “investigation from on applicability of clinical graded nursing” was prepar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vestigation form was selected for patients of different nursing grades to evaluate the nursing implementation contents and time spent by the nurses in implementation.Results:The conformance rates of actual rating to graded nursing medical advice of special nursing, Grade 1 nursing, Grade 2 nursing and Grade 3 nursing were respectively 89.66%,85.41%,74.11% and 90.38%, with overall conformance rate 82.52%; in the 395 patients from surgery department of the general hospitals, the conformance rate of graded nursing medical advice to actual nursing rating was 84.55%; in the 463 patients of the internal medicine system, the conformance rate was 81.21%.Conclusion: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aded nursing medical advance and the actual nursing rating, it was required to modify the nursing grade, strengthen the emphasis of physicians on nursing grade, accurately issue medical advice of graded nursing and improve the prudence and operability of the nursing activity.
Ceneral hospital;Graded nursing;Medical advice;Influential factors
528459 中山市 廣東省中山市板芙醫院護理部
席福梅: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理部主任
2017-03-21)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