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藝璇
【摘要】本文選取滬深兩市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通過理論分析和數據分析的方法探討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的選擇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會計政策醫藥類企業經濟動機
一、會計政策選擇概述
會計政策選擇是指某主體根據自身的目標在會計政策可供選擇的范圍內進行選擇的過程。1.會計政策選擇不是簡單的將各種準則匯集起來,他是一個不斷整體優化的過程。企業會計政策的各個部分并不只是單一存在的,他們具有同一個目標,受到統一的領導。2.會計政策選擇是有目標性的,是為了滿足管理層某種特定目標才進行的選擇。會計政策的選擇是從企業管理者的立場出發的,管理層通常會選擇有利于自己的會計政策從而使自己的利益達到最大化。3.會計政策選擇必須在相關準則體系中規定的空間范圍內進行選擇,不能只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意做出政策的。
二、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現狀分析—以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為例:醫藥類上市公司會計業務相對完整,近幾年來盈利較高,且年報材料較容易找到。本文以滬深兩市20家醫藥類上市公司2013年的會計年報的數據為樣本,統計分析了醫藥類上市公司會計政策的選用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對規范醫藥類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提出了相關對策:
(一)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會計政策選擇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了企業應當采用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或者加權平均法來確認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存貨發出計價方法的選用情況見表:
數據來源:根據滬深兩市醫藥類上市公司2013年年報整理
我們知道,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如果物價開始上漲,我們若按照存貨較低的價格來計算發出的存貨成本,這樣就會使當期成本下降,從而增加當期利潤,所以經理人會優先考慮先進先出法。但由于醫藥類企業的存貨價值較低,先進先出法和加權平均法的計算結果差別較小,且先進先出法耗費的人工成本高于加權平均法,因此經過綜合考慮,大多數醫藥類企業選擇了加權平均法。
(二)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會計政策選擇
“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可以選擇年限平均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工作量法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且選擇后就不得隨意變更”。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用見表
數據來源:根據滬深兩市醫藥類上市公司2013年年報整理
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醫藥類企業基本選擇了年限平均法來計提折舊。原因有:首先由于折舊的方法會影響利潤進而影響稅收,所以我國對折舊的會計政策的選擇相對嚴格,對其選擇審批手續很復雜,因此大多數企業都采用了年限平均法。其次,政府作為利益相關者之一,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也會控制折舊政策的選擇,防止稅收的流失。
(三)壞賬準備的會計政策選擇
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有賬齡分析法、余額百分比法、賒銷百分比法。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壞賬準備計提方法的選用見表
數據來源:根據滬深兩市醫藥類上市公司2013年年報整理
從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數的醫藥類企業都采用了賬齡分析法來計提壞賬準備。賬齡分析法根據應收賬款的時間長短來估計壞賬,它認為應收賬款的收回與形成的時間成正比,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主觀隨意性卻較強,且新會計準則對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沒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就很容易給企業進行不當的盈余操縱的機會,給企業財務人員提供了較大空間。
四、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前面的理論分析和數據研究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中存在許多問題,具體如下: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內外監督機制不完善;存在機會主義傾向;會計法律法規不完善,規范體系存在缺陷;選擇行為主觀隨意性較大,選擇空間不斷擴大;選擇形式單一,有選擇權利用不足的傾向。
五、規范和完善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行為的對策
既然發現了問題,我們就應該努力根據現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解決問題。我在如何規范和完善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行為方面提出了如下幾點對策:首先,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增強規范性;其次,建立完善的內外監督制度,加大監督力度;然后,建立完善的會計法律法規體系,增強權威性;再者,優化會計政策選擇空間,增強合理性;最后,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增強職業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