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很多企業正全面進入深化改革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企業將會面臨體制改革,隨著而來的就是企業文化融合帶來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本文通過深入分析企業文化融合面臨的主要難點及行之有效的對策建議,為新形勢下企業文化融合提供分析借鑒思路。
【關鍵字】新形勢 企業文化 融合 難點 對策
1.企業文化融合的重要意義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近年來,隨著企業快速發展,企業或進行內部重組,或開展外部收并購,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擴大企業規模推進企業改革發展,但這在一過程卻面臨著重組、收并購雙方在發展規劃、產業方向、市場拓展、管理模式等方面進一步調整,大量案例表明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是否成功,一項根本性的因素在于企業文化融合是否成功完成。
2.新形勢下的企業文化融合的主要難點
2.1文化融合與企業改革不同步。企業改革本應是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的途徑,通過改革不僅能夠實現資產、資本等“硬實力”的增強,同時也能夠實現企業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但現在很多企業在進行改革之前,往往更多考慮的是區域經濟布局的完整性,資產的重組的優化性、整合的可行性系數,而企業文化往往是在企業改革轉型運作后或產生文化沖突時,才開始考慮,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致使措施滯后行動脫節。實際上,文化融合與企業改革并不是兩個分立的過程,從一開始就需要擬定與改革目標相一致的文化融合計劃,保證企業改革順利開展并最終成功。
2.2傳統文化和固有觀念的束縛。現階段,我國正處于轉型后的穩定期,企業面臨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環境形勢依然很嚴峻。由于我國企業改革是在雙重體制并存、新舊體制轉換條件下興起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一方面帶有舊體制的遺留痕跡,另一方面新的矛盾也在不斷生成,新舊矛盾交織構成了企業文化融合與發展的現實困境,削弱了企業文化融合和新形態生成的環境和條件。比如,不同性質、不同地域、不同規模的企業重組,由于價值取向不同、工作經歷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本文化意識會發生很大的沖突,凝聚力、向心力、歸屬感和文化信任等方面也將面臨挑戰。
3.新形勢下的企業文化融合的主要對策
3.1以理念融合為先導。文化融合的第一要務就是用先進的文化理念統領員工的思想,促成員工思想觀念的轉變。一是培育“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一方面要著手解決黨政與企業關系的認識問題,在各級黨政組織和黨員中樹立與企業“命運與共”的觀念,形成黨政合力;另一方面要著手解決員工與企業關系的認識問題,在員工中樹立企業的高效益來自員工的高效能,員工的高待遇來自企業高效益的觀念,讓員工意識到自己的命運與企業發展緊密相連,息息相關。 二是培育“制度治企”理念。破除企業中存在的“人治”意識和有章不循、執法不嚴的現象。以“規范一切,一切規范”為要求,推行制度治企理念,突出制度的“剛性”,在企業中形成敬畏制度、遵守制度、執行制度的氛圍和局面,逐步提高企業的執行力。三是培育“資源共享”理念。著手打破有形和無形的“圍墻”,拆除部門與部門、內部單位之間的“圍墻”,杜絕思想和工作上各霸一方、各管一方、推諉扯皮等現象,培育團隊意識和資源共享意識,只要有利于公司的生產經營,均可以實現公司內部各種資源的共享。
3.2以思想融合為基礎。思想融合是文化融合的基礎,通過思想融合推動制度融合、行為融合,最終實現文化的全面融合。一是要促進思想上的穩定融合。通過開展企業文化知識問答、專題調研、主題培訓、經驗交流會等活動,強化企業文化宣傳教育,激發廣大干部員工的文化共鳴,堅持以“融情、融心、融力”為切入點,實現人的情感相通與心靈相通,從而增進相互了解和認同,促進員工的相通和融合,加深員工對企業改革重組整合后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進而增強凝聚力。二是要在思想融合中加強文化引導。要以黨團工作推動企業文化落地,把統一的企業文化融入企業重組整合發展穩定的全過程,滲透到經營管理各個環節,轉化為企業上下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領導班子決策,推動企業發展的精神動力、思想保證和文化支撐。三是要促進思想上的主動融合。要樹立主動看齊的意識,共同唱響“同一個團隊,同一個夢想”的主旋律,注重用企業愿景來統一員工思想,激勵員工斗志,形成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注重思想上求共識、感情上求共融、工作上求共進,關愛員工,相信員工,關注員工發展,營造健康向上、積極進取、團結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要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工人先鋒號等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事跡,引導企業員工增強主人翁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主動踐行企業核心價值觀,鞏固全體員工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3.3以制度融合為根本。制度融合是文化融合的根本,只有實現企業的制度文化融合,才會政令統一,步調一致,形成真正意義上具有強勁戰斗力的隊伍。一是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一個新的企業,就要有新的文化理念、新的組織結構、新的管理制度和新的激勵機制。必須統一思想、統一目標、統一行動,將企業文化融合于管理流程、制度程序之中,使制度程序涵蓋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形成一套體現現代企業發展戰略、企業文化內涵的管理流程、制度程序,并轉化為廣大員工的工作動力和自覺行為,使改革后的企業步入決策理性化、管理制度化和操作規范化的良性軌道。二是廢除不合理的制度。對于一些陳舊過時、嚴重阻礙企業發展的規章制度要堅決廢除。這需要企業內部高度統一,積極配合,及時跟進,改變固有觀念,該修訂的修訂,該廢除的廢除,做到制度的充分融合。三是狠抓制度落實。面對重組整合,企業要更新觀念、完善組織體系、狠抓制度落實。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企業要加大管理整合的力度,以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為目標,通過組織扁平化改革,優化科研體系管理,對職能部門業務進行必要調整。在積極推進企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全面梳理和制定各部門相關工作標準、工作流程和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強化主體責任意識,抓好各項新制定或修訂規章制度的落實,使企業的管理更加明晰、規范、高效。
3.4以行為融合為關鍵。行為融合是文化融合的關鍵。企業行為、領導行為、員工行為的融合才是完全的文化融合。在行為融合上,主要表現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條心、一股勁、一盤棋”。一是要解決好領導集體的文化融合問題。企業各級領導干部是企業文化的倡導者,是落實企業文化要求的排頭兵,企業各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可以通過培訓、輪訓、座談交流等方式,為全體員工作企業文化培訓,以充分發揮了示范和表率作用。只有形成了強有力的領導團隊,實現思想上與行動上的統一,才能提高組織效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凝聚力。二是要解決好廣大員工積極參與文化建設的問題。企業的廣大員工應發揮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企業多層面、多形式主題文化活動,增進員工之間、單位之間的溝通交流,進一步加深對企業文化的認知和理解,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應認真做好企業文化專題調研,收集員工對加強和改進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實實在在地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為推進企業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三是要規范員工行為標準。企業應發布包括企業行為準則、員工職業道德規范、員工工作行為規范、員工禮儀行為規范和員工誓詞等內容的行為規范標準。只有以規范員工行為準則,糾正傳統陋習、消除習慣差異、提升能力素質,才能促進外化于行的行為融合,實現知行合一。
參考文獻:
[1]陸燕紅.在企業戰略重組過程中企業文化融合的專題研究[J].時代金融,2014(9):112-113.
[2]余霞,徐強,張開琳等. 試述“三融入”在企業文化融合中的作用[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6(6):46-48.
作者簡介:李曉燁 南瑞集團黨群工作部企業文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