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PLC控制系統中的主要干擾源,并分析了PLC控制系統工程應用的抗干擾設計,最后給出了PLC控制系統應采取的主要抗干擾措施。
【關鍵詞】干擾源 PLC 抗干擾 接地
1.電磁干擾源及對系統的干擾
1.1干擾源及干擾一般分類。影響PLC控制系統的干擾源與一般影響工業控制設備的干擾源一樣,大都產生在電流或電壓劇烈變化的部位,這些電荷劇烈移動的部位就是噪聲源,即干擾源。按噪聲產生的原因不同,分為放電噪聲、浪涌噪聲、高頻振蕩噪聲等;按噪聲的波形、性質不同,分為持續噪聲、偶發噪聲等;按噪聲干擾模式不同,分為共模干擾和差模干擾。
1.2 PLC控制系統中電磁干擾的主要來源
1.2.1 來自空間的輻射干擾。空間的輻射電磁場(EMI)主要是由電力網絡、電氣設備的暫態過程、雷電、無線電廣播、電視、雷達、高頻感應加熱設備等產生的,通常稱為輻射干擾,其分布極為復雜。若PLC系統置于所射頻場內,就回收到輻射干擾。
1.2.2 來自系統外引線的干擾。主要通過電源和信號線引入,通常稱為傳導干擾。這種干擾在我國工業現場較嚴重。
電源干擾:PLC系統的正常供電電源均由電網供電。由于電網覆蓋范圍廣,它將受到所有空間電磁干擾而在線路上感應電壓和電路。尤其是電網內部的變化,開關操作浪涌、大型電力設備起停、交直流傳動裝置引起的諧波、電網短路暫態沖擊等,都通過輸電線路傳到電源。PLC電源通常采用隔離電源,但其機構及制造工藝因素使其隔離性并不理想。實際上,由于分布參數特別是分布電容的存在,絕對隔離是不可能的。
信號線干擾:與PLC控制系統連接的各類信號傳輸線,除了傳輸有效的各類信息之外,總會有外部干擾信號侵入。此干擾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變送器供電電源或共用信號儀表的供電電源串入的電網干擾,這往往被忽視;二是信號線受空間電磁輻射感應的干擾,即信號線上的外部感應干擾,這是很嚴重的。PLC控制系統因信號引入干擾造成I/O模件損壞相當嚴重,由此引起系統故障的情況也很多。
1.2.3 來自PLC系統內部的干擾。主要由系統內部元器件及電路間的相互電磁輻射產生,如邏輯電路相互輻射及其對模擬電路的影響,模擬地與邏輯地的相互影響及元器件間的相互不匹配使用等。這都屬于PLC制造廠對系統內部進行電磁兼容設計的內容,比較復雜,作為應用部門是無法改變,可不必過多考慮,但要選擇具有較多應用實績或經過考驗的系統。
2.PLC控制系統工程應用的抗干擾設計
PLC控制系統的抗干擾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求制造單位設計生產出具有較強抗干擾能力的產品,且有賴于使用部門在工程設計、安裝施工和運行維護中予以全面考慮,并結合具有情況進行綜合設計,才能保證系統的電磁兼容性和運行可靠性。進行具體工程的抗干擾設計時,應主要以下兩個方面。
2.1 設備選型。在選擇設備時,首先要選擇有較高抗干擾能力的產品,其包括了電磁兼容性(EMC),尤其是抗外部干擾能力,如采用浮地技術、隔離性能好的PLC系統;其次還應了解生產廠給出的抗干擾指標;另外是考察其在類似工作中的應用實績。
2.2 綜合抗干擾設計。主要考慮來自系統外部的幾種抑制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對PLC系統及外引線進行屏蔽以防空間輻射電磁干擾;對外引線進行隔離、濾波,特別是動力電纜分層布置,以防通過外引線引入傳導電磁干擾;正確設計接地點和接地裝置,完善接地系統。另外還必須利用軟件手段,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3.主要抗干擾措施
3.1 采用性能優良的電源,抑制電網引入的干擾。在PLC控制系統中,電源占有極重要的地位。電網干擾串入PLC控制系統主要通過PLC系統的供電電源(如CPU 電源、I/O電源等)、變送器供電電源和與PLC系統具有直接電氣連接的儀表供電電源等耦合進入的。所以,對于變送器和共用信號儀表供電應選擇分布電容小、抑制帶大(如采用多次隔離和屏蔽及漏感技術)的配電器,以減少PLC系統的干擾。
3.2 電纜選擇和敷設。為了減少動力電纜輻射電磁干擾,尤其是變頻裝置饋電電纜。不同類型的信號分別由不同電纜傳輸,信號電纜應按傳輸信號種類分層敖設,嚴禁用同一電纜的不同導線同時傳送動力電源和信號,避免信號線與動力電纜靠近平行敖設,以減少電磁干擾。
3.3 硬件濾波及軟件抗干擾措施。信號在接入計算機前,在信號線與地間并接電容,以減少共模干擾;在信號兩極間加裝濾波器可減少差模干擾。由于電磁干擾的復雜性,要根本消除干擾影響是不可能的,因此在PLC控制系統的軟件設計和組態時,還應在軟件方面進行抗干擾處理,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常用的一些措施:數字濾波和工頻整形采樣,可有效消除周期性干擾;定時校正參考點電位,并采用動態零點,可有效防止電位漂移;采用信息冗余技術,設計相應的軟件標志位;采用間接跳轉,設置軟件陷阱等提高軟件結構可靠性。
3.4 正確選擇接地點,完善接地系統。接地的目的通常有兩個,其一為了安全,其二是為了抑制干擾。完善的接地系統是PLC控制系統抗電磁干擾的重要措施之一。系統接地方式有:浮地方式、直接接地方式和電容接地三種方式。對PLC控制系統而言,它屬高速低電平控制裝置,應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信號源接地時,屏蔽層應在信號側接地;不接地時,應在PLC側接地;信號線中間有接頭時,屏蔽層應牢固連接并進行絕緣處理,一定要避免多點接地;多個測點信號的屏蔽雙絞線與多芯對絞屏蔽電纜連接時,各屏蔽層應相互連接好,并經絕緣處理。選擇適當的接地處單點接點。
4. 結束語
PLC控制系統中的干擾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因此在抗干擾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合理有效地抑制抗干擾,對有些干擾情況還需做具體分析,采取對癥下藥的方法,才能夠使PLC控制系統正常工作。
參考文獻:
[1]周萬珍.高鴻斌.PLC分析與設計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2]常斗南.電氣控制與PLC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
[3]劉福祿.PLC程序設計的選擇技巧[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0(7)
[4]劉福祿編著.現代電氣控制技術[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