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華
【摘要】本文借鑒了交互設計、信息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感官設計等科學理論,通過分析當前手機信息設計的典型案例,提出手機信息設計應從觸覺美、視覺美、聽覺美等美感著眼,最后闡明如何運用“五感”設計手機信息。
【關鍵詞】3G時代 iPhone 手機 信息設計 觸覺用戶界面
科技的快速發展,作為主要信息載體的手機已成為人們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手機生成并傳遞信息的重要功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此手機信息的設計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手機是“五感”綜合作用的多媒體,而人感覺的潛力是無止境的,因此,感覺有多豐富,手機信息的設計就應該有多豐富。由此可見,手機信息設計要結合人的自然行為,以人的“五感”為切入點,從“五感”進行綜合設計,憑借多種感覺獲取信息,而不是單純從外觀、界面等角度進行孤立、單一地設計。只有如此,在滑動、觸摸、聆聽手機時…我們的各種感覺才會被積極地調動起來,盡情地享受手機信息設計的精彩和美妙。日本著名設計師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一書中曾提到:“嘗試著從觸覺開始,設計各種各樣與感覺相關的媒介,進行信息的傳達,而享受這些信息的人是各種感覺的集合體。”設計師從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五感出發進行信息設計,設計師在設計作品時需要綜合觸覺等豐富的感覺,通過熟悉的觸覺等經歷,構筑人體五官所能感知的、更豐富、更高品位感覺的信息建筑物,把情感的思考和需要以作品為載體傳達出來,使感官上的經歷得以突出和強調。設計師必須在了解人的感覺及感受形式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從而使受眾最大化地獲得尚未了解的訊息,這應該是二十一世紀設計的新方向。
二十世紀是視覺時代,而二十一世紀將是觸覺時代。《原研哉的設計》一書中提到:“觸覺并非僅指于指尖的感覺。我們可將人類比喻為擁有非常豐富敏銳皮膜組織的球體。HAPTIC即使觸覺愉悅。”
觸覺是位于皮膚中的,它使得人們能夠感覺質感、熱度和疼痛等。人類觸覺系統的性質直接影響觸覺用戶界面的設計。為了交換信息,用戶必須感知觸覺信息,因此,觸覺用戶界面必須調整到人類敏感度的閥值和限度。對質感的感覺是觸覺感知的一個應有部分,它使得人們能夠分辨出不同質感的物體。影響皮膚的信息能夠幫助識別物體,因此盲人在閱讀盲文的輕微突起點時,他們依靠的就是感知皮膚微小變形的能力。觸覺是與物理移動身體的能力相聯系的,觸覺和運動一起構成了觸覺系統。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與環境的觸覺交互是基本的、持續不斷的。很多動作都是由觸覺系統來幫助完成的。人們與真實世界交互時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觸覺系統,但在設計中只是最低限度地使用了觸覺。手機信息的設計中,觸覺刺激在人與數據和界面對象的交互中極少發揮作用,人們與手機的觸覺交互僅限于鍵盤點擊設備的物理接觸,而iPhone手機則通過觸覺的方式實現了人機交互。
觸覺在手機交互設計中的使用能夠減輕視覺負載。視覺和觸覺的一致性正是觸摸屏的優勢所在。有了基于手勢和觸摸的界面,與內容的交互就可以更直接。iPhone手機簡單的觸摸動作結合,為用戶定義嚴格的限制,但又靈活地與應用程序交互。觸摸界面使用戶可以輕松地對屏幕上豐富的視覺對象進行操控。觸摸用戶界面直接操作屏幕上的圖標,這些圖形包括:按鈕、滑動塊(slider)、圖標和其他數據對象的代表圖形。選擇、組合和移動屏幕對象的能力是我們當前界面設計的基礎。
觸摸用戶界面的優點:
1、可學習性強。通過演示,初級用戶能夠快速掌握各種操作方法,方便、輕松地完成任務。
2、可記憶性好。即使在長時間后再次使用,用戶也能容易地回憶起界面的各種操作方法。
3、操作錯誤率低。各個程序都以圖標的形式呈現在手機屏幕上,用戶直接點擊便可以進入程序,錯誤操作的概率較低。
4、行為結果的即現性。在操作過程中,用戶能夠即時地看到自己行為的結果,從而判斷自己是否越來越接近操作的目的,及時調整自己的操作。
5、即時和連續的視覺反饋。界面會對用戶操作進行即時和連續的視覺反饋,使用戶有較好的控制感,并且能預測系統的響應,主觀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
iPhone手機的理念是“所觸即所見”,它的人機交互設計易于使用,富有趣味,令人愉悅。直接操作通常分為程序操作和內容操作兩種,iPhone手機是屬于內容操作的范疇,iPhone手機所具有的五種直接操作方法為:一、選擇;二、拖放;三、控件操作;四、調整大小、形狀和位置;五、連接對象。二維屏幕上對象的直接操作可以通過使用定點設備來實現。當然,要指向某物,最好的辦法便是用手指。它們更加準確,方便。用戶與iPhone手機進行交互主要是通過不同的手勢命令來進行的。 手勢交互設計其實是一種自然的交互設計。 現有觸摸屏能夠識別的用戶的手勢有:tap(單觸)、double tap(雙觸)、 touch& hold(觸摸不移動)、 pan(觸摸移動)、flick(輕拂)、pinch & stretch(捏和拉伸)、shake(晃動)、rotate旋轉。
觸控板與屏幕的映射是最為直接、最容易上手、也是最適合人們的一種輸入模式。在觸摸操作領域各大公司都在積極研發新技術,如蘋果電腦的觸摸板(touchpad)和ipad(蘋果平板電腦)也都采用多點觸摸,一般的觸摸技術只對應一個接觸點,多點觸摸技術可以接受多個點同時輸入,并可以多人同時操作一個界面。微軟推出的概念產品Surface,一種在桌子大小的屏幕上用手指進行交互的設備,沒有鼠標鍵盤,但可通過用戶的手指進行多點觸摸與計算機進行交互,surface 可以直接將zune、相機、手機等放在上面直接進行無線數據傳輸,改變了人和信息之間的交互方式。三星推出的是盲人手機采用了凸點盲文觸摸的交互設計。LG的巧克力手機,模仿了巧克力的質感,并采用觸摸技術,充滿了甜美意象。這些設計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我們的行為方式。
觸摸用戶界面是用戶體驗的直接觸覺表現。感官化的設計是設計的核心。設計與我們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往往又與視覺、觸覺等感官密不可分。感官設計不要只注重一種感覺,否則會損壞這種形式與其他感官的聯系,會影響到用戶體驗的感受。設計將通過觸覺、視覺、聽覺以及調動我們所有的感官,來完成用戶體驗。以感覺為主導的設計能使我們生活更簡捷。未來的手機將充分利用“五感設計”滿足人們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