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同輝+孫健
【摘要】現代社會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其之后物聯網也快速的發展起來。本文從特征與概念角度對物聯網技術展開了介紹,并對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而產生的“智慧社區”的建設構想和策略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智慧社區 物聯網技術 應用探討
1 前言
物聯網技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信息技術,《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加大力度促進其發展,其在很大程度上支撐著我國多項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天津市河西區政府近些年對“智慧社區”建設工程的關注度很高,首先以某某街道社區為試點展開,初期主要的工作就是對“智慧社區”在物聯網技術支持下的建設規律進行探索,逐漸形成科學合理,可供推廣的建設思路,以奠下基礎推動“智慧社區”推廣活動的開展。根據以上思想,本文以建設“智慧社區”時某某街道社區出現的現實需求為例,對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社區”建設的整體考慮進行深入的研究探討深入,給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去策略,進而為某某街道 “智慧社區”的建設發展提供幫助、指導性。
2對“智慧社區”的概念界定
縱觀本世紀我國社會的發展,一體化、網絡化及信息化特征尤為顯著。2009年“智慧地球”的概念被IBM 公司首次提出,隨之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等概念紛紛出現,雖然這些概念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它們卻有著一樣的核心思想,即在各種物理實體中集成射頻傳感器,之后利用射頻識別器即互聯網等電子設備,整合鉸鏈業務流程及信息管理,最終從更深入的層次實現物理域與信息域的融合。“智慧社區”是受“智慧地球”概念的影響而產生的,主要基于互聯網而建立,將社區內的車輛出入、消防報警、人員出入、視頻監控等方面借助射頻識別、傳感網、紅外感應等技術實現有機的集成,進而促使在大量信息融合處理的基礎上形成新形態的社區綜合管理,能夠對數據進行快速的傳輸,對信息進行規范的編碼,對行為進行準確的追蹤以及從多種渠道對信息進行獲取,其主要的體系特征為信息化的集中管控、網絡化的設備管理、流程化的應用服務及普遍化的探測識別等等。
3 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智慧社區”建設構想
某某街道社區占地6 萬平方公里,現已有 8000 余戶家庭入住其中,社區內已有200多個事業單位,其中包含學校、生命科學園、物業等單位。其“智慧社區”的建設有以下需求:
(1)社區占地面積大,周界較長,非法翻越社區圍墻的事件時有發生;
(2)社區進出人員身份復雜,一些不法分子借助偽裝隨意進出社區,造成了社區內盜竊事件頻發;
(3)社區內車輛較多,缺乏有效的管理,街道辦和物業公司的監控、跟蹤不到位,難以對社區內車輛的進出進行有效監管。
綜合考慮以上社區建設的實際需求,信息化建設的增強得到了某某街道社區街道辦與物業公司的關注,決定將信息化建設融入到社區建設中,對社區內的視頻監控、周界防護、人員與車輛管理等工作進行統籌管理,進而推動社區內信息化保障水平的有效提升。
在不斷的論證研究之后,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智慧社區”建設總體構想最終形成,其主要內容為,某某街道“智慧社區”要依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統一設計,協同推進”的建設思路,對信息體系進行構建,建設過程中要參照海康威視“智慧社區”技術方案,進而在充分考慮某某街道社區管理現實流程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調整,在對某某街道社區內的車輛與人員的管理方面,及水、電、熱、暖等方面的監控方面要將物聯網技術的優點充分的發揮出來,包括安裝視頻監控、電子圍欄、訪客一體機等設備,以此推動社區治安及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與此同時,在建設“智慧社區”時,還要遵循下面幾個原則:
(1)緊貼需求。充分考慮各種用戶的實際需求,對其進行整合,將社區建設項目的重點找出來;
(2)超前規劃。在對資金進行最優化使用安排的基礎上,超前規劃系統功能、體系框架、設備選型等,為了保證社區今后擴容發展的需求,將水、電、熱、暖及安防等各系統接口預留出來。
(3)系統整合。一體化集成所有信息系統,使得設備狀態信息與數據得以真正實現融合共享,將社區內所有的信息做到可視化展現。
4 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智慧社區”建設策略
安全、實用、先進是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智慧社區”在建設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到的,要對整個項目的建設思路做到深入的了解,對建設中遇到的實際需求進行認真深入的分析,保證頂層規劃設計科學合理,一次完成,避免二次返工。實施過程中要抓好以下幾點:
4.1 對建設需求進行深入的分析
通過發放問卷、開座談會等方式,針對社區內系統安全需求、信息化存量、存儲需求、用戶使用需求等向社區業主及事業單位展開調查研究,對社區建設的經費進行初步的預算,對建設技術及經濟的可行性進行評估。
4.2 對論證體系進行慎重的規劃,規劃以下面5個功能為主:
4.2.1 憑借射頻識別卡實現車輛出入的管理
首先進出社區的事業單位與業務車輛都要安裝射頻識別卡,然后將射頻識別器安裝在社區的大門處,這樣利用無線網絡就可以自動化的對社區出入的車輛進行管理。
4.2.2 憑借業主識別卡實現對人員出入的管理
首先社區內的業主都要有人員識別卡,然后將多通道人行道閘安裝在社區大門處,這樣就可以利用無線網自動對進出人員身份進行識別,并做出是否準入的判斷。
4.2.3 對供熱設備進行實時監控
將能夠實現無線傳輸功能的電動三通混水調節閥、智能化熱量表等設備安裝在社區內的供熱節點處設備,以對社區內的供暖設備進行實施監控,實現自動化調溫。
4.2.4 對供水設備實現監控
以智能水表、變頻控制器、電動水閥等設備替換社區內原來的供水設備,以此實現對社區內供水設備的監控。
4.2.5 借助視頻攝像機實現對社區的監控
社區內各重要的位置都要安裝好高清星光或紅外攝像機,包括樓道、主干道、圍墻等位置,以此能夠保證對社區的實時監控,預防安全事件的發生,即便發生也能夠能夠有據可循,切實保障社區內業主人身與財產的安全。
課題:保定市科技局課題 “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與研究” 編號:16ZG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