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廷梅
當前的數學教學評價比較偏重分數,忽視了綜合素質與可持續發展的評價,忽視了主體多元、多向潛能的發掘;把本身并不十分科學的評價結果視為教學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堂應立足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發展觀”是數學教育理念精髓之所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尋找評價與教學活動相長的支點,竭力營造學生發展的可持續性學習的評價環境,引導學生以健康心態、發展的眼光看自己,以自信、欣賞的眼光看世界。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在作業批改中必須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 以人為本,關愛生命
現代學校教育中,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而言,是他們生命歷程中的一段重要經歷,是其人生中充滿生命力意義的重要構成部分。知識的學習己不再僅僅局限于認知范疇,它己擴展到情感、人格等領域,體現了學習者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生命價值。在這樣的理念下,歷來被認為傳授知識的課堂面臨著重構,即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發展生命的課堂。關愛學生的生命發展,是初中數學作業批改的靈魂。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克服困難,支持學生開拓創新,寬容學生的個性,理解學生的苦惱,善待學生的缺點,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溫馨的環境中傾吐心靈的聲音,無拘無束地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
2 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多元要求
《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一同的發展。”學生的個人潛能之間不但存在著質與量上的差異,而且在潛力發揮的程度上不一樣。將一把尺子拋在孩子中,他(或她)可能永遠排在后邊,這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不言而喻,它對這部分學生的個性發展往往是弊大于利。如果多拋幾把尺子,多給孩子成功的機會,這個孩子可能在某一把尺子上排在前面,就會努力朝前走,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
2.1 批改內容——廣角多元。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以多種方式參與活動,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綜合素質(多元智力潛能),包括認知基礎、學習興趣、情感體驗、實驗能力、創新精神等給予積極的評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個方面要有機的整合,因此在作業批改中,教師既要重視“知識與技能”的評價,又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的評價。
2.2 批改策略——多樣融合。單一的作業批改方式無法滿足學生鮮活的個性,促進學生的多元智力的發展。數學課作業批改應是多種批改方式的有機融合:教師批改與學生批改相結合;統一批改與單獨批改相結合;批評性與激勵性相結合;單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結論與過程相結合;即時批改與延時批改相結合。
2.3 批改主體——雙向互動。對學生數學作業的批改不是教師的絕對權利,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的及所獲得的都可能超過教師本人。為發揮作業批改的導向、激勵和自省作用,應改變作業批改主體單一的現狀,學生個人與小組、學生與教師等可進行自評、互評雙向溝通。除老師批改外,教師還要組織學生開展自批、小組批改。學生在作業批改的過程中學會正確對待自我,學會欣賞別人,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樣,避免了片面地給被評者無情地分為好、中、差三個等級的情況,給后進者以鼓舞,給先行者一個更遠的目標:給受挫的心靈以勇氣,給驕傲的頭腦以清醒。
2.4 批改過程——動態發展。對于任何一項教學活動來說,學生的學習實際上包括了過程和結果兩部分。故此,教師給予學生作業的批改應該包括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的表現及最后的收獲兩部分。多元智力理論認為,我們不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重視學生的成長發展過程。作業批改,不僅讓學生知道對錯,更要關注學生的心靈,是和學生心靈的交流。對優等生的作業評“提高點”,讓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發展和提高,培養其創新意識和自我發展精神;對中等生的作業評“閃光點”,讓其明確本次作業的成功之處,享受成功的喜悅,并啟迪他們如何做得更好;對后進生的作業評“進步點”,使其在改正錯誤后,知道自己在什么方面得到了進步和提高,在什么方面尚需努力,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3 批改要講究藝術
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是最辯證最靈活的一種科學,也是最復雜、最多樣化的一種藝術。”作業批改是一項具有高度科學性和藝術性的工程,是教師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途經,也是師生間的一種心理對活。富有激勵性的、風趣幽默的語言是評價的首選。通過恰當的藝術性的評價激勵學生,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
4 作業批改要及時
數學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過程,作業批改是一項常規工作。為使數學教學的批改緊密配合課堂教學,這就要求老師對學生的作業一定要及時批改,并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作出評判。避免過去那種作業一放好幾天不及時批改的做法,時間一長學生對于該次作業的知識點印象己不深刻,批改后的評講所能收到的效果自然也會打折扣。
5 嚴肅認真,以身作責
數學教學是一門綜合性藝術,教師應力爭成為高超的藝術大師。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筆一劃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教師對學生作業的批改態度、深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正人先正己”只有教師嚴以律己、嚴謹治學、尊重學生,認真對待學生所付出的勞動,學生才能效仿老師,重視作業、理解作業的意義。批改作業時,教師應該以身作責,在學生的作業本上從判斷正誤到批語都應該嚴肅認真,規范字體,在恰當準確的地方打上“對”、“錯”符號,在適當的地方寫上恰如其分的“批語”;為學生樹立起榜樣。切不可龍飛鳳舞幾個大字占了半頁紙,否則教師的說教學生會不屑一顧,教育學生便成了一句空話。
6 建立作業信息檔案
教師在每次作業后都可建立表格作為作業信息檔案。一是記錄學生完成作業的量和質,二是記錄學生的典型錯誤和學生的奇思妙想。這樣,對每個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一清二楚,也為分析學生的錯誤原因和以后教學中查缺補漏,積累寶貴的素材。
多種形式的作業批改方式,使學生樂在學習中做,喜在批改中學,調動了學生解答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避免了討去“推磨式”被動作業現象。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