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琦
【摘要】作為新興的大學模式,開放大學借助遠程教學途徑將現代科技應用在教育領域,其教學理念注重終身教育,其引發了很多環節的變革,如學習模式變革、評估形式變革、服務形式變革、培育形式變革等,不過其中對我國教學產生最大影響的環節還是學習模式的變革。該模式的變革滿足開放式學習需求,讓學生能夠實現遠程自主學習。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了解下有關“國家開放大學平臺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資源建設”的詳細內容。
【關鍵詞】國家 開放大學平臺 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 資源建設
《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不屬于普通的文學史教學,其主要是針對某個作家作品進行鑒賞,并不強調文學傳達和歷史線索,關注的是幫助學生對每個不一樣風格的作家進行體味,用各個角度對他們的作品進行了解分析。在這個熏陶過程中培養學生自身的文學審美與感悟能力,然后在逐漸對學生的寫作分析能力進行培養,從而進一步提升其自身的人文素質。
由此可知,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中,其重點并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著重于對各類文學作品的鑒賞,學生也不用對課程內容進行記誦,而是需要將自身的想象力充分調動起來,盡可能多的閱讀各類作品,并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考分析。但是《導讀》這門課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并沒有取得較好的效果,其教學模式需要改革,本篇文章便針對《導讀》這門課在程國家開放大學平臺下的有關內容,對其教學創新課程資源建設進行探索研究。
一、制約導讀課程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學生因素制約導讀課程教學效果。針對《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上的學生相關信息(工作、閱覽圖書時間段、閱覽量等等)進行統計,我們發現該課程上學生的工作領域范圍很廣,而從事文學職業的學生卻并不多,大多數的學生對文學并不具備較高的感悟性與敏感性。并且這些學生的閱讀基礎相對較少,大部分學生只是了解我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名字以及其作者的名字,就算魯迅寫的文學作品也只是看了初中的語文課本上所教授的那幾篇。經過統計調查顯示,有百分之六十點三的學生對名著閱讀量低于八本,其中閱讀了一本到四本范圍內名著的學生占有百分之二十六點八。僅有百分之二十二點九的學生閱讀了十三本以上的名著。由此可知,很多學生不具備足夠的閱讀量,并且在職的學生面臨著相對較大的工作壓力,他們在空閑時間更愿意進行娛樂。
(二)面授教學因素制約導讀課程教學效果。傳統教學方式主要是填鴨式、說教式,以往《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以老師為主導向學生直接進行知識灌輸,學生也只是被動接受不會去主動分析,長期以往學生的學校積極性與自主學習能力被泯滅,削弱了他們的問題分析解決能力。很多大學的學生群體是以成人為主,這些學生通常是在職學生,他們邊上班邊學習,因此不具備集體參與進行面授學習的條件,這樣的教學模式實施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不現實,很多學生不能確保其面授學習時間。
二、國家開放大學平臺下改善建設《導讀》教學課程資源
(一)開放大學平臺下《導讀》改善面授輔導形式
科學家曾做過心理實驗,其結論表明人對外界信息獲取方式,百分之一是由味覺獲取信息,百分之一點一是由觸覺獲取信息,百分之三點五是由嗅覺獲取信息,百分之十一是由聽覺獲取信息,百分之八十是由視覺獲取信息。開放大學平臺下《導讀》面授輔導形式便是以聽覺、視覺作為主要信息感知來源。在開放大學平臺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配以動畫及聲音,然通過學生更好的獲取文學鑒賞知識,非常符合其信息接收貯存等規律。
(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導讀》課程的在線平臺建設
開放大學平臺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授課老師可以在網上發布相關的課件、教案以及課后作業布置等等。這樣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他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檢測。同時《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在線平臺不僅存有文本資源,還可以上傳各種視頻動畫、音頻、圖片等內容,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在該平臺下,我們也可以讓學生老師針對《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的有關內容進行討論、提問,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思考能力。
三、國家開放大學平臺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教學效果
(一)開放大學平臺下建設《導讀》課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中,興趣是學生快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最佳途徑。在國家開放大學平臺下,我們可以將豐富多彩的《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資源進行上傳,讓學生在大量的視頻、音頻等素材下產生身臨其境的體驗,對該門課程產生興趣,讓學生不知不覺便激發了自身的學習積極性,集中注意力對《導讀》課程的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對各類文學作品進行欣賞,從而與作者產生心靈的撞擊。
(二)開放大學平臺下建設《導讀》課程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學習能力
《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在開放大學平臺下,老師與學生彼此之間可以通過在線平臺、QQ群、電子郵件等網絡途徑,獲得頻繁的交流互動,學生也能夠借助網絡平臺的各種資源進行反復學習,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自身學習能力。這是傳統《導讀》課程無法起到的作用。
結語:
本篇文章針對“國家開放大學平臺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資源建設”相關內容,為大家詳細講解了制約導讀課程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如:面授教學因素、導讀課程教材因素以及學生因素等。同時還向我們簡單闡述了國家開放大學平臺下改善建設《導讀》教學課程資源的措施。如改善《導讀》課程面授輔導形式、《導讀》課程的在線平臺建設等等。并經過調查分析,介紹了家開放大學平臺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教學效果,如: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幫助學生提高自身學習能力等等。
參考文獻:
[1]范悅,王時原,高德宏. 立足北方濱海城市,構建多元開放的建筑設計教育平臺——大連理工大學建筑學專業本科教育探索[J]. 城市建筑,2015,16:76-79.
[2]何希凡,譚光輝. 電影對文學名著改編的困境與出路——影視文化的發展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接受研究之二[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4:76-79.
[3]丁怡琴. 轉變思想 抓住關鍵 加大服務 兼顧情感——“四步論”教學模式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著導讀》課程中的應用[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0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