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當下,基層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受各種因素影響呈現出弱化現象,嚴重影響著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嚴重影響著黨的建設事業的發展。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關鍵,已經成為當前我國一個顯著的時代特征,為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利條件。本文從強化理論支撐、注重實踐養成、營造良好氛圍和拓展方法途徑等四個方面對增強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進行分析論述。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 基層黨員干部 理想信念教育
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建的鮮明特點,是貫穿黨的建設各項工作的靈魂和主線。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是黨的政治思想建設的核心,是黨員干部黨性修養的著重點和重要內容。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從立根固本入手,強調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極端重要性,”全面從嚴治黨,必須牢牢抓住堅定理想信念這個核心和關鍵;全面從嚴治黨,最終要落實到抓基層、打基礎工作上。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面臨新的嚴峻考驗,基層黨員干部作為黨建工作的組織者、推進者、踐行者,是落實黨中央決策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步,是黨在基層的“形象代言人”,這支隊伍的素質能力和工作水平如何,不僅關系到基層黨的建設各項任務的完成,而且直接反映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效。
一、加強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義
加強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歷史和現實的經驗表明,黨只有始終堅持理想信念教育,才能戰勝艱難險阻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巨大勝利。當前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和執政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黨所面臨的矛盾、問題、困難和風險前所未有,而基層黨員干部身處一線,作為黨在群眾面前最具體可感的形象,是黨在最大多數人民面前接受檢驗的最直接的群體和個體,是落實黨中央決策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步,是黨在基層的“形象代言人”,因此,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筑牢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確保黨的先進性的重要基礎
黨的先進性不僅體現在建黨理論先進、奮斗目標成熟方面,更重要的是通過每個黨員的思想言行體現出來。中國共產黨黨員最新統計總數為8875.8萬名,其中2015年全年共發展黨員196.5萬名,生產、工作一線發展黨員97.7萬名,占發展黨員總數的49.7%;中國共產黨現有基層組織441.3萬個,基層黨組織覆蓋率超過99%。如此龐大的黨員隊伍,必須接受過切實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才能確保組織入黨的同時思想入黨。我們發放的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對“您所在的黨支部對黨員的理論學習是否重視”問題,選擇“重視,經常開黨課集中學習”的僅占43%,選擇“還可以,但是重形式、輕內容”的占到了50%;對“您所在的黨支部對黨員的教育”問題,選擇“入黨前和入黨后都很嚴格”的占58%,選擇“入黨前嚴格,入黨后松懈”的占33%,選擇“都不嚴格”的占9%。另外,先進并不意味著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也并不意味著將來先進,就算是基層一線的老黨員也必須采取各種形式強化理想信念教育,以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蝕,防止思想蛻化。
2.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現實需要
根據中紀委監察部公布的數據,自八項規定實施以來,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國已累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39622起、處理187409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1913人。從職級來看,受處分人員中,鄉科級干部84068人,占總人數的九成多;最突出的三類問題分別是違規配備和使用公車、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大辦婚喪喜慶,也是發生在基層黨員干部中數量居多。之所以出現如此眾多的違法違紀黨員,根本原因在于個別黨員干部忘記了入黨誓言,淡漠了黨的宗旨,喪失了黨的信仰。如果再不對黨員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放任這種狀態蔓延下去,后果不堪設想。
3.搞好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
加強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確保黨員始終處于進取狀態,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搞好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礎。回顧建黨以來的實踐,黨員的理想信念最為堅定的時候,黨的戰斗力就強,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就高,人民的信心就大,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就快,黨委、政府的工作就比較順暢。當前基層黨員干部隊伍中乃至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與部分黨員理想信念喪失有密切聯系。
4.防止各種腐朽思想侵蝕的迫切需要
中國封建社會漫長,封建迷信思想作為傳統文化中的消極部分,有一定的社會基礎,在群眾中的影響比較廣泛深遠。而我國的經濟體制正處于轉型時期,改革發展中的困難矛盾很多,當有些人對自己的前途、命運感到難以把握、無所依靠、思想空虛時,就尋求“神靈”和所謂“救世主”的庇佑。國外敵對勢力也加緊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西化”、“分化”戰略,加大了思想文化的滲透力度,支持和扶植反馬克思主義勢力,與社會主義爭奪思想文化陣地。同時,隨著交通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接受信息更加快捷和多樣化,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網上借“民主問題”、“人權問題”等攻擊我國的政治體制,竭力標榜其政治制度的合理與完善,意欲實現“和平演變”的目的。
5.解決改革過程中一些難題、矛盾的迫切需要
在改革不斷深入的同時,近些年來黨政機關、國有企業領導干部貪污腐敗、違法違紀現象屢有發生,特別是少數黨員干部,經不起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受西方社會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響,理想信念動搖、黨性觀念淡薄、道德標準模糊、是非界線不清,以權謀私、濫用職權、脫離群眾,這種消極腐敗現象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聲譽,導致部分群眾和黨員干部對社會主義事業失去熱情,對共產主義理想表示淡漠,對黨喪失信心。
二、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從總體上看,當前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他們對馬克思主義有比較普遍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必勝的信心,但也有一些人失去了信仰、丟掉了理想。有的對共產主義心存懷疑,認為那是虛無縹緲、難以企及的幻想,只講實惠不講理想,“共產主義太遙遠,社會主義不現實,理想信仰過玄虛,關注當前最實際”;有的不信馬列信鬼神,不問蒼生問鬼神,從封建迷信中尋找精神寄托,熱衷于算命看相、燒香拜佛,迷信“氣功大師”,遇事“問計于神”;有的是非觀念淡薄、原則性不強、正義感退化,糊里糊涂當官,渾渾噩噩過日子;有的大是大非面前態度曖昧、消極躲避、不敢亮劍,甚至故意模糊立場、耍滑頭,當“太平紳士”。由此可見目前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還不盡如人意。
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處于復雜多變的社會物質、精神環境之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有效性的實現及其實現程度,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理論和認識的因素
鄧小平同志曾說過,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就是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當前部分基層黨員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動搖,正是由于沒有真正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不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分析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對改革發展穩定中一些重大實際問題的調查研究不夠深入,普遍表現出的是一種“了解但不理解,認同但不關注”的漠然情緒。當然,也有些思想理論過于懸空化,缺乏應有的說服力,不能切實回答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困惑,導致部分基層黨員干部對社會主義本質、發展趨勢、改革方向等相關問題存在著很多模糊的認識,一旦遇到嚴峻考驗,理想信念就會出現動搖,就難以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政治方向。
2.現實和實踐的因素
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仍存在著較大差距,加之當前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攻堅期和深水區,一些歷史遺留的和長期積累的社會問題逐漸顯露,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如發展不平衡、就業難、看病難、教育公平、房價過高、分配不公、腐敗問題等等導致基層一些黨員干部產生失落感和被剝奪感;多種經濟成分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引發了社會分化和貧富差距急劇拉大,導致社會失衡、社會不信任和社會不滿并由此引發了對社會主義的質疑,使得懷疑社會主義、崇拜資本主義的情緒有了滋生蔓延的土壤,決定了現階段理想信念教育面臨有利條件與不利因素并存、成效明顯與問題突出并存的復雜局面。
3.環境和教育的因素
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既有敵對勢力的滲透、顛覆、破壞,又有社會思潮多元、多樣、多變背景下各種雜音噪音帶來的干擾。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面臨的社會環境和時代內容出現新的變化,傳統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方法也需要有所變化,一段時間以來,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集中反映為“三多三少”:理論說教多,交流互動少;概念性東西多,深層次分析少;流于形式多,解決實際問題少。難以滿足黨員干部個性化、差異化內在需求,使得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有的人甚至對理想信念教育產生逆反情緒。對此,麗江市委黨校2016年11月發放的“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問卷調查”統計結果也有相關顯示:對“您所在的黨支部是否組織過參觀革命歷史紀念館、黨員宣誓活動(入黨后)、先進人物座談等實踐公益活動”問題,選擇“經常組織,活動很豐富”的僅39%,選擇“特殊的日子才組織,多為形式上的”占到58%,選擇“不組織,基本都是我們自己搞活動”占3%;對“您認為影響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因”,選擇“教育內容脫離實際”的占39%,選擇“教育設計不合理、方法落后”的占15%,選擇“教育內容枯燥”的占36%,選擇“施教者存在問題”的占10%;絕大多數受調查者都認為社會環境、網絡環境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有很大影響,音樂、體育等文體活動的開展非常有助于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對“您感興趣的黨員教育培訓形式”(可選多項),選擇“集體學習研討”的17 %,選擇“專題講座”的21 %, 選擇“先進事跡報告會”的19%,選擇“參觀走訪、案例教學、觀看電教片”17%,選擇“互動教學”的12%,選擇“在職自學”的8 %,選擇“網上學習”的6 %,選擇“其他”的3%。
三、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的對策建議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的理想,黨性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內涵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和演進,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當前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賦予基層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更多、更新的歷史內涵,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已經成為新時期黨的思想建設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然而確立和鞏固崇高理想信念,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前文所析影響理想信念教育的各種因素,也不是短期內能夠完全解決和消除的,因為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不同于一般社會意識,它不可能自發產生,需要有意識地灌輸、教育,尤其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必須不斷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多種途徑,切實增強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1.強化理論支撐,為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強大的思想基礎
科學信仰來自理論自覺,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是牢固樹立基層黨員干部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基本途徑和基礎建設。一是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是全體黨員干部的必備素質,是堅定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礎。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要精讀一些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的代表篇目,切實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二是加強包括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基層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領會并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改造,做到真學、真懂、真信,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斷增強貫徹落實這一理論體系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三是加強黨章黨規、黨史、國史、近代史教育。基層黨員干部要牢記黨的性質、黨的宗旨、黨的紀律和黨員的權利義務,真正做到知黨愛黨;要深化對黨情、國情的認識,真正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四是必須設立檢查學習成果的有效手段,應根據各個學習班、培訓班的特點制定不同的學習考核制度,可以是結業論文、調研報告,也可以是500字左右的學習心得甚至短短幾句話的培訓感言,以此來激發基層黨員干部的學習動力,努力使理想信念教育不僅能夠震撼一瞬間、激動一陣子,而且能夠銘記一輩子、影響一輩子。
必須強調,教育者要首先受教育。一個政治理論功底不強,對馬克思主義將信將疑的人,肯定不能開展有效的政治理論教育,因此要重視對政治理論教育者和政治理論骨干的培訓,使他們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過硬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并對公眾關心的社會熱點、難點、疑點問題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充分發揮好他們作為“播種機”的作用。
2.注重實踐養成,為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堅實的實踐基礎
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具體儀式和規范來承載和表達,要緊密結合社會實際和基層黨員干部思想接受的實際,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把理想信念轉化為實際行動體現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舉行每周升黨旗、黨內重大活動宣誓儀式,用此舉強化黨員意識和理想信念。還可以在全黨提倡黨員佩戴黨徽制度,通過佩戴黨徽亮明黨員身份,時常警醒黨員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堅定理想信念。也可以設立黨員政治生日制度,在黨員入黨紀念日,由黨組織為黨員過政治生日,通過重溫入黨誓詞、開展談心交流、進行黨性分析、緬懷先烈、提合理化建議、普通黨員講黨課、每年至少做一件有意義的事等形式豐富政治生日的內容,強化黨員意識和責任。
3.營造良好氛圍,為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充有利環境
不同的環境對一個人甚至一個民族的影響迥然不同。在英國許多地標性建筑上,刻的都是英雄人物的歷史事跡和英雄人物的浮雕,這種用文字和浮雕的形式展現民族精神的做法,目的是教育激勵后人。中華民族5000年來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我們黨帶領人民群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也涌現出無數英模壯舉。把這些事跡和人物形象有計劃地在各地人群集中的公共空間或農村的村口要道用浮雕、雕塑、碑刻等形式進行固化,對于強化基層黨員干部和普通群眾的愛國主義、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既生動又長遠。因此,必須形成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圍,讓黨員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能夠經常受到優秀傳統文化和共產黨人引領的鮮明的社會主義時代精神的熏陶和激勵。黨性教育要注重發揮先進典型作用,多講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崇高風范,多講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等各條戰線優秀干部的模范事跡,多請一些先進模范人物來現身說法;同時,要加強警示教育,把一些反面典型跌入違紀違法泥坑的教訓給說清說透,讓大家引為鏡鑒、自覺自律。
4.拓展方法途徑,為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渠道支持
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對內容具有反作用。豐富多樣的方式方法,藝術高超的教育技巧,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條件。要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學習型組織建設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專題教育、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談心談話等形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作為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主陣地的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要創新授課模式,通過設立專題班、課程模塊融入,采取專家講授、互動交流、現場教學等方式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專題網站、多媒體即數據庫等,以豐富而生動的文字、圖片、影像等多種形式使黨員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運用在線視頻、微博、論壇、掌上學習平臺以及短信、微信、動漫等多種表現形式,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不斷拓展傳播的時空范圍;創新黨課形式:在堅持領導者講黨課的同時,開展共產黨員給身邊黨員講黨課,講身邊事,因主講人來自普通黨員,與黨員的話語、心態都貼得緊密,頗受黨員群眾歡迎;開發微型黨課,把黨的知識體系中的知識點分解并制作成二分鐘或三分鐘的短視頻,便于隨時隨地學習,將碎片化學習與集中學習有機結合起來;針對基層青年黨員干部特點,將黨的理想信念教育與其自身發展關聯起來,從其日常生活中去找尋國家繁榮富強與個人理想的結合點;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監管、治理和引導,培養理想信念教育的“網絡意見領袖”,深入解析網民思想困惑,正確引導輿論。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新華社受權發布)2008-10-29
[2]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15-12-11
[3]《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中共中央印發)2015.10
[4]習近平談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 中國青年網2016-09-19
[5]徐文泊.淺議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M].當代江西,2013(7)
[6]穆峰.論新形勢下新聞系統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N].齊魯晚報 2015-09-11
作者簡介:紫利群(1969.7-),女,彝族,云南易門人;在職研究生學歷,中共麗江市委黨校黨建及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基層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