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8月底,張國燾將陳獨秀所談有關建黨的主張和計劃告知李大釗,李大釗表示贊成。1920年9月中旬,張申府同陳獨秀進一步商談建黨工作。陳獨秀希望李大釗“從速在北方發動,先組織北京小組”。9月下旬,張申府把同陳獨秀商談的情況告訴李大釗,他們一致認為必須盡快建立組織,發展黨員。
1920年10月,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三人在沙灘北大紅樓李大釗辦公室正式成立了北京共產黨小組。北京的黨組織在建立后,不僅積極開展自身的活動,還派人到北方的許多城市組織建黨活動,尤其是首先建立了與共產國際的聯系。
1920年11月,張申府赴法,北京共產黨小組只剩下李大釗和張國燾兩人,隨后吸收了黃凌霜、陳德榮等六人,不久又發展劉仁靜、羅章龍等加入。小組內工作由各人自認分擔:李大釗擔任組內外的聯絡任務,張國燾擔任工運工作,黃凌霜、陳德榮分擔《勞動音》周刊的編輯和發行工作,劉仁靜、羅章龍負責發起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李大釗還從自己每月120元薪俸中捐出80元,作為小組的活動經費。
1920年11月,北京共產黨小組舉行會議,決定將北京共產黨小組命名為中國共產黨北京支部。李大釗被推選為書記,張國燾負責組織工作,羅章龍負責宣傳工作。
(黃艷摘編自《中國共產黨北京歷史》第一卷,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