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蔫瓜兩口子有一個夢想,在城里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很多農民工都有這個夢想。他們這個夢想是兩年前開始萌發的,那時他們已經攢了五萬元。蔫瓜就對老婆翠玉說:“我們都努力掙錢,爭取過幾年在城里買一套房子。”翠玉說:“嗯。努力。”
現在,他們有二十三萬元了。
蔫瓜在建筑工地開塔吊,每個月可以掙六千塊錢。翠玉在制衣廠上班,每個月有三千多元。他們租住在一套三十多平米的房子里,狹小擁擠,但每個月租金要一千元。為了夢想,蔫瓜和翠玉結婚四年了還沒有要孩子,他們打算在城里買了房子后再要孩子。他們都認為,出生在城里,孩子才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每個月存五千塊錢,雷打不動。蔫瓜開始抽八元錢一盒的煙,三天兩盒,后來翠玉說:“不想買房子,你想咋抽就咋抽。”蔫瓜一咬牙,就把煙戒了。
蔫瓜和翠玉開始往房產中介跑,買不起新房子,他們打算按揭買二手房。家里老人一直在催他們要孩子,他們覺得該買房子了。
掐算著手里的錢,又想買面積稍微大一點的,蔫瓜和翠玉心里很糾結。后來他們終于看中了“桂苑”小區一套九十平米的房子,六樓,電梯房,房主是個姓李的老太太。小區附近有小學校、超市,生活、娃娃讀書都方便。可首付要三十二萬。蔫瓜嘴甜,說:“李阿姨!再少點?”老太太搖搖頭:“這個價,已經很低了。”
琢磨了半天,蔫瓜和翠玉有了辦法:把老家的房子賣了!
老家是個小院子,五間青磚瓦房,籬笆墻上,爬滿牽牛花,院門口,有一棵大香椿樹。每年春天,牽牛花開出白色的小花,香椿發出嫩芽。老娘喜歡用香椿芽炒雞蛋、煮苕菜,好吃。蔫瓜和翠玉進城后,老院子就老娘一個人住。蔫瓜和翠玉商量,賣了老房子,就把老娘接到城里住,以后有孩子了,也有人帶。
蔫瓜回去和老娘商量,老娘心里有些舍不得,但還是順了蔫瓜。
蔫瓜用手機拍了一些小院子的照片發到網上,還專門拍了香椿樹的照片。蔫瓜把照片發到網上,標價十五萬。蔫瓜想,十三萬也賣。
隔三差五就有人打電話聯系,出價八九萬,低的,出價六萬。因為價錢不合適,都沒成。蔫瓜知道他們不是真心要買,那個小院子,咋也值十三萬。
“這些人,巴不得白送給他。”翠玉說。
蔫瓜又接到一個男人的電話,出價十一萬,還提出明天去看看老院子,再最后定價錢。蔫瓜感覺這個人好像是真心要買,約好了時間,向工地請了假,第二天就早早回去等著了。上午十點過,看房子的來了,三個人,一對中年夫妻,還有一個,竟然是“桂苑”小區那個房主李老太太。
中年夫妻喊李老太太“媽”。
他們對小院子很滿意,特別是喜歡院門口那棵香椿樹。一番討價還價,他們出價十三萬。
一個月后,蔫瓜和翠玉就拿到了“桂苑”小區那套房子的房產證。他們離開了那套狹小擁擠的出租房,帶著老娘搬進了繁花似錦的“桂苑”小區。而鄉下那個熟悉的小院子,也成了別人養生的地方。那天晚上蔫瓜和翠玉都很高興,他們心里都有一種新鮮的歸屬感。蔫瓜撫摸著鮮紅的房產證,說:“我們是城里人啦?”
翠玉說:“當然是城里人啦!”
老娘在廚房里做著好吃的。
蔫瓜和翠玉打算要孩子了。
偶爾,蔫瓜會想起那個李老太太,“城里人咋會喜歡到鄉下過日子呢?”蔫瓜想。蔫瓜喜歡城里的日子。
只是,蔫瓜常常想起老家院門口那棵香椿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