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時旸
為人們提供一個可以多元選擇,便利購買,暢通獲得的大前提、大背景和大環境。讓正途坦蕩,歧途自然荒蕪。
A站與B站這兩個在線視頻的重鎮,二次元文化的大本營之所以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就聚集起龐大的用戶群,不可否認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可以便捷地看到大量版權不明的影視作品。
中國影迷的觀影史本身就是一部盜版發展史。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目前所有資深影迷的文化趣味和知識儲備,都是通過盜版達成的。直到現在,這一切也未曾改變。只不過,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后,盜版的形式發生了變化。曾經的,以販賣盜版光盤和走私打口磁帶為主要模式的盜版生意,從某種程度上說已經被摧毀了,或者說被化解掉了,轉而變成了一種分散的,去中心化的,非營利化的“分享”模式。
從世界普遍范圍去看,反盜版和“反反盜版”一直纏斗不休,最著名的“海盜灣”網站,在數次被打擊甚至在瑞典警方沒收服務器之后仍然搖身一變繼續安之若素。所以,在技術、傳播方式和受眾心理深刻變化的時代,如何看待盜版和正版的關系,又如何能有效地解決盜版問題,保護創作者利益,就變得非常復雜又微妙。
我們明晰幾個基本概念。第一,盜版是錯誤的,是一種對于創作者的侵害,這種模式不可能也不應該長久地存在。如果創作者的利益和訴求無法被保證,那么精神產品從源頭就會萎縮。第二,盜版為什么會如此長久并且堅韌地存在,以柔軟的身段適應著不同的時代?那是因為我們對于精神產品的需求旺盛。“現階段我們的主要矛盾在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和無法滿足這些需要之間的矛盾。”這句話其實可以精準地概括了盜版在中國長盛不衰的深刻原因。
我們明確地反對盜版,就必須明確地支持正版——這包括保護創作者的正當利益,同時,也包括必須保證消費者能夠順暢、便利地購買全世界范圍內出品的正版的精神消費品。正途受阻,則歧途頻生。
我們必須正視也必須承認當下所面對的現實情況。我們不可能只滿足于收看國產的影視劇內容。那么想要獲得更豐富的影視資源,我們到底有幾個渠道?第一,正規大型網站自購的版權;第二,個人通過數字渠道或者實體渠道直接從國外購買產品;第三,就是盜版。
第一種情況下,網站購置的影視劇,雖然在普遍法理上具備了版權合法性,但是在中國特殊的管理模式下,還要經過一次審核,進而剔除那些被認為不適當的部分內容,這個過程不可避免地會嚴重損害作品的完整性。因為這樣的原因,這個渠道被很多人放棄。更何況,審核需要時間,而在一個早已經習慣于與世界同步追劇的時代,極少有人愿意去等待。而第二種渠道,則又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順暢地購買。所以,所有欲望都被擠壓到了對“盜版”的選擇上。
長久以來,我們對于版權的態度經歷過深刻的變化。從最初視版權為無物,到日后加入版權公約,直到如今,人們對于IP(知識產權)如此在意,這本身是一個進步的過程。但是,進步的是意識,而現實中讓人們獲得正版的阻礙還有很多。如果說20年前的盜版消費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那么當下的盜版消費,更像是被擠壓下的無奈之舉。
長久以來,我們對于盜版的打擊方式總是封堵和禁絕,而這些簡單粗暴的方式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因為人類的欲望永恒存在,消費的需求恒定不變,沒有什么力量能大于欲望的力量,所以,下架了一個網站的視頻資源,人們會去往另一個更加隱秘的網站。如果你阻止了所有在線觀看的渠道,人們會重新變回下載模式,如果連下載的通路也被堵死,那一定會回到盜版光盤的模式。欲望總會以一種最便捷、最經濟的方式在各種縫隙中尋得滿足,這不可阻擋。所以,我們對于盜版的打擊,是否應該換一種方式和思路。為人們提供一個可以多元選擇,便利購買,暢通獲得的大前提、大背景和大環境。讓正途坦蕩,歧途自然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