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指航 傅承慧 蘭春暉
摘 要 針對人類生育與疾病傳播的有一定相同之處,對內在機理進行分析。對時間微元內各年齡段人群數量變化,應用動力學原理建立微分方程。通過控制出生率分別對全面二孩政策是否實施進行建模。并預測了人口總數。運用所建立模型對2015年人口進行預測,預測值為13.67億人,而2015年實際人口為13.74億人,則表明模型較為可靠。分析得到未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下2030年中國人口總數為14.53億人,2020年—2030年中國人口總數見表1,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2030年中國人口總數為14.96億人。
關鍵詞 人口預測;Logistic模型動力學模型
中圖分類號 O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6363(2017)11-0022-01
在經典的人口模型中,Malthus模型存在諸多限制,難以對人口數量做出有效預測。而Logistic模型未考慮年齡結構對人口數量變光滑的影響。本文在Logistic模型的基礎上引入傳染病模型,傳染病模型中的現有病人數可視為育齡人數,潛伏期病人數視為育齡前人數,治愈人數視為超齡人數,在時間內感染人數視為時間內出生人數。在此基礎上建立動力學人口模型。正對全面二孩政策修訂參數后,利用此模型預測2017年—2030年我國人口總數。
曹明奎1993年在《中國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潛力和人口承載力》中,從中國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潛力估算了人口承載力。中國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潛力為目前實際產量的2.5倍左右,若采用能滿足人體健康發育的食物消費方案,中國農業生態系統的人口承載力為17.2億[1]。則將中國人口最大容量設為17.2億。
1 動力學模型的建立
考慮到時間內幾類人群的變化情況,分析各類人群之間的關系,建立微分方程,得到動力學模型。
依據Logistic模型出生率為:
時間內,育齡人數變化大致由育齡前人員成長為育齡人員,自身年齡增長變為超齡人員,自身死亡等因素引起。
即為:
育齡前人數變化由新生兒出生,成長為育齡人員,自身死亡等因素引起。
由于所收集到有關出生率的數據中,出生率計算都為,故將上式中修改為,得到下式。
時則有:
超齡人數變化則由育齡人員年齡增長,自身死亡等因素引起。
時則有:
當前人口數量則為育齡前人數,育齡人數,超齡人數之和
綜上所述,得到動力學人口模型為:
2016年生育率為12.95‰,而2016年全國人口總數為13.83億人,根據先前分析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后為66.09‰。計算得到未全面開放二孩時為49.40‰[2]。則顯示全面二孩開放后人民生育意愿顯著提高。
2 模型的求解
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到各參數為、
、、、。
將2003數據作為初值條件
在此基礎上對2011年—2015年人口總數進行預測,得到:2011(13.48億)、2012(13.55億)、2013(13.62億)、2014(13.68億)、2015(13.75億)。而通過國家統計局獲得的我國歷年人口數據,即2011(13.47億)、2012(13.54億)、2013(13.61億)、2014(13.68億)、2015(13.75億),可以看出所建模型預測值較為可靠。
將出生率設為未全面實施二孩政策所對應的數值。得到2020年—2030年人口總數如表1所示。
預測全面實施二孩政策下人口總數時,應通過控制出生率以體現人民的生育意愿,反映政策實施與否的差異。將出身率調整為全面實施二孩政策時所對應數值,預測數值如表2所示。
3 結論
本文在Logistic模型的基礎上引入傳染病模型,以此為基礎構建了動力學模型進行了人口預測,得出2015年人口,預測值為13.67億人,而2015年實際人口為13.74億人,則表明模型較為可靠。分析得到未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下2030年中國人口總數為14.53億人,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2030年中國人口總數為14.94億人。
參考文獻
[1]曹明奎.中國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潛力和人口承載力[J].生態學報,1993,13(1):83-91.
[2]中國經濟網.統計局:2016年全國出生人口178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EB/OL].[2017-05-20].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7-01/20/content_14421319.htm.
[3]董曉花,王欣,陳利.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理論研究綜述[J].生產力研究,2008(3):148-150.
[4]齊美東,戴夢宇,鄭焱焱.“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對中國人口出生率的沖擊與趨勢探討[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6(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