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動向】
前期,文化部以淫穢色情低俗、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賭博暴力、封建迷信等禁止內容為重點,對50家主要網絡表演經營單位開展“全身體檢”式執法檢查。經查,“在直播”等15家網絡表演平臺涉嫌提供含有禁止內容的網絡表演,文化部部署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湖北等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分別給予斗魚、全民、9158、嗶哩嗶哩、在直播、飛云直播、蛙趣、秀色、美播、聚星直播、一直播、秀吧、IMAY直播、ME直播、土豪直播等網絡表演平臺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等行政處罰。其中快樂迭代(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在直播”平臺因違規情節嚴重,給予停業整頓14天的行政處罰。
針對有關媒體曝光的部分網絡表演平臺提供淫穢色情網絡表演、“花椒”直播平臺提供散布謠言和擾亂社會秩序的虛假故宮直播行為,文化部部署北京、遼寧、江蘇、福建、四川等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查處關停“千樹”等四家平臺,給予“花椒”“火山”等10家平臺行政處罰;督辦查處“夜魅社區”淫穢色情網絡表演案,依法吊銷當事人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關停網絡表演平臺;督辦查處陌秀、分貝、貝殼、章魚直播等16件提供含有禁止內容的網絡表演案,分別給予當事人相應行政處罰。
為加強網絡表演市場內容監管,在前期集中執法檢查的基礎上,文化部再次抽取了YY、花椒、虎牙、秒拍、龍珠、戰旗、觸手、快手等50家主要網絡表演平臺,以含有禁止內容的網絡表演為重點,開展集中執法檢查。
下一步,文化部將進一步加強網絡表演市場監管,嚴管網絡表演平臺,嚴查網絡表演內容,查處關停違規網絡表演平臺。督查督辦網絡表演市場重大案件,涉及淫穢表演的,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違規情節嚴重的,依法吊銷許可證、停業整頓、關停平臺。(來源:中國經濟網)
【智庫評論】
網絡表演屬于文化服務行業,亦隸屬于文化產業的一部分。文化產業不是普通的產業,而要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且要以社會效益優先。換言之,文化不能做市場的奴隸。文化部對違規的網絡直播平臺采取停業整頓、關停、罰款、給予當事人相應行政處罰等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及時的,反映了文化部堅持文化產業的第一性原則——即社會效益第一性原則。但由于互聯網直播表演行業的監管難度之大、數據之眾,只靠事后行政處罰,還遠遠難以剎住這股“歪風邪氣”。雖然2016年后從北京市互聯網協會到文化部,相繼出臺了《北京網絡直播行業自律公約》《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等管理規范文件,顯然仍難以滿足處于“叢林競爭”中的網絡表演行業的粗放型發展。
因此,要促進網絡表演行業的良性發展,既需要經營好、聚集好各方資源,持續創新健康的直播內容,以獲取利潤的最大化;同時,需要管理好網絡表演行業的管理主體,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主體應把各種生產要素結合起來,對過程進行有效控制,為網絡表演行業的健康發展形成助力,最終找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佳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