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芝
【摘 要】林業工程中的造林管理是一項綜合管理項目,是對人力、財力、物力進行有效整合的復雜體制。因此,在林業工程的造林管理工作中,帶著提高質量的目標,不斷的提高管理的大局觀和產業的適用性。造林管理的具體事宜,在林業工程項目中的相關進展方法和重要意義就是本論文的探討方向。
【關鍵詞】林業工程;造林管理;方法和意義
[Abstract] The specific issues of afforestation management, the relevant progress methods and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forestry engineering projects are the orientation of this paper.
[Key words] forestry engineering; afforestation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ignificance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單純的經濟增長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不斷提升的環保意識,生態平衡意識正在逐漸占領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個人行為的植樹造林,甚至是行業基準的林業工程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要發展因素。其中,造林管理在林業工程中的存在是非常具有意義的。對于所屬綜合性管理工程的造林管理工作而言,構建并完善管理體系,保障并提高管理質量,維護并促進工程運作,是三大基本管理目標和理念。
1 造林管理的相關內容
1.1 造林管理的工作原則
工程造林項目不同于普通的機械工程或土木工程項目,是屬于綜合性生物生產工程,是以苗木種植生產系統為主的綜合性、復雜性系統工程。物資需求的多樣性、人員配置的復雜性、氣候水文條件的變動性、投入產出的矛盾性等都是造林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從整體上來說,針對信息、設備、生產和種植任務、物資、經費和人員配置六大管理方向,林業工程的造林管理工作應堅持三大原則:系統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經濟性原則。
1.2 工程造林的技術管理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隨著現代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科技對社會生產生活的影響也方方面面的,在林業工程項目中,技術水平的不斷革新也在為該行業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生產動力。究其根本,技術管理應該是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源動力,先進的設備、優質的工藝工序、超前的組織原則、合理的施工技術等都是工程造林技術管理的代表。在林業工程造林管理過程中,首要基礎條件就是技術,然后通過實地考察結合林業工程的實際情況,兼顧造林工程的性質、內容、環境等各項指標,制定出具體詳盡的造林目標,選用合理的技術設備,進行科學化的項目生產。
1.3 相關人員的管理
對林業工程的人員管理主要分為兩大方面:一線工作人員的管理和領導干部的管理。對一線工作人員管理的主要內容就是針對員工素質和職業技能的管理,因為林業工程事業在整體社會生產中的邊緣化的行業地位,導致相關的從業人員普遍缺乏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因此,提高一線工作人員的員工素質和職業技能是保障造林管理工作能夠得到基層落實的重要前提。
1.4 資金財務的管理
資金財務的管理包括有:林業工程的成本控制、整體項目的資金引入、造林管理的財務監督、資金的分層管理等方面。在林業工程中,大型項目非常多,所以對造林成本的控制非常重要。大型設備的及時維護和重復利用,各類物資的保管和回收,簡化流程對不必要開支的節省等都能達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而比控制成本更有效的財務管理辦法就是積極籌資,增加林業整體項目資金的引入,之后再進行具體資金流向以及使用的監督和分層管理。在林業工程造林管理中,資金財務的科學化管理能夠實現資金利用的最大化,保障造林工程的順利進行。
2 造林管理的重要意義
2.1 提高林業工程質量
造林管理在林業工程中最直接的意義就是通過有效的指導造林工作的開展,來達到提高林業工程質量,促進林木的良好生產,以及工程意義的完美實現的目標。造林管理在林業工程中的實現,從根本上講是一個完成理論設計和決策變為實踐和產值的過程,是提高林業工程質量和實現經濟價值的過程,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做好對工程造林區域內每棵樹的保護,用單棵樹成活率的提高來實現林區林木生長狀態的保障。
2.2 提升產業社會效應
造林管理對林業工程質量的提高作用是顯性意義,對產業行業社會效應的帶動則是隱形意義。造林管理在林業工程中即使是最簡單化的植樹造林都能夠提高城市植被的覆蓋率,定點改善居住環境,發展綠色環保產業,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社會發展。在林業工程中,通過管理方法的應用,加強林業工程的科學化進展,實現人力、財力、物力最大程度的開發和利用,促進行業的發展。
3 結論
造林管理的規劃性、科學性、目的性能夠極大的改變傳統工程造林中臨時突擊的造林方法和粗狂型的經營措施,在造林管理的實操中,能夠更加遵循系統性、綜合性和經濟性的原則,進行充分的林業管理活動并保障嚴格的控制落實,最大化的實現林業工程的作用意義。不斷加大造林管理工作力度,制度上準則、章程的建立健全,硬件上技術、人員的優化配置,努力實現林業工程的良性化發展,林業經濟的集約化發展,以及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臧玉環.建設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問題初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2):51—53.
[2]魯敏,宋國防,李道同.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對策與途徑[J].山東林業科技,200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