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研究機構Themed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TEA)最新發布的全球主題樂園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14個迪士尼主題樂園中有13個樂園的游客數量都在下降,其中下降最嚴重的巴黎和香港兩大迪士尼樂園的客流量降幅都超過10%。唯一幸免的是剛剛開業還沒有參照數字的上海迪士尼樂園。上一次全球范圍內的游客數量減少還是發生在十年前。而且,競爭對手的正面增長數字使得迪士尼并不能把這件事全怪罪到經濟形勢的頭上。
報告稱,巴黎和香港迪士尼的游客減少都受到了外部經濟形勢的影響。位于巴黎的迪士尼樂園和迪士尼影城客流量分別下降了14%和1.6%,這主要跟歐洲旅游業整體受到恐怖主義的打擊有關,除此之外還有天氣的影響。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入場人次延續下滑趨勢,從2015財年的680萬下滑至610萬,降幅亦從9.3%擴大至10.3%。實際上,由于中國內地游客數量的減少,這個亞洲第二間迪士尼樂園已經連續兩年虧損,虧損額也越來越大。
迪士尼的最大競爭對手環球影城明顯地吸引到了更多游客,其中好萊塢環球影城的客流量同比上升幅度達到了14%。
這一現象不止出現在美國本土。在東京迪士尼的兩個樂園面臨游客數量下滑的同時,大阪環球影城也因為《哈利波特》《進擊的巨人》《海賊王》等IP的助攻而招攬了更多生意。(來源:Themed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 )
【智庫評論】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主題公園,迪士尼不僅是開創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而且引領著整個主題公園行業的發展。迪斯尼游客數量下降固然有經濟周期的影響,行業內競爭以及行業間競爭一定是值得考慮的。盡管迪斯尼憑借全產業鏈模式,在大眾文化產業銷售領域經驗豐富,產品創造力極強。但在全球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人們文化消費需求也多種多樣,大眾的文化品位也會隨時代而變。各種新興的文化娛樂產品層出不窮,諸如手機游戲、視頻、直播等,都會分流潛在客戶。而且,在迪士尼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介入主題公園業務,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未來,文化行業的任何領域都將面臨這樣的競爭格局,風險永遠與機遇并存,憂患意識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