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君
摘 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語言學界從不同角度對現代漢語的短語、小句語序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也存在不足,尤其是對漢語語序的語體角度的理論研究以及實踐運用方面都還顯薄弱。
關鍵詞:短語;小句;語序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0--01
1、短語--小句語序研究概況
盡管前賢們在論文、論著中大都談及“漢語語序”,而很少單獨論及“漢語短語語序”、“漢語小句語序”,但我們發現,若非特別說明,語序實質研究的內容基本都是漢語短語及小句的語序特點及規律,而短語和小句內部成分的語序研究更是其中重點研究的對象。就這一百多年來的漢語語序研究史,我們大致上可以將其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1結構描寫時期(20世紀80年代前)
《馬氏文通》(1898)作為論述漢語語序的開山之作,其中指出:“蓋句讀所集之字,各有定位,不可易也……此句讀集字與其所位之大都也?!?/p>
王力先生(1936)在《中國文法學初探》中描寫歸納的“九條規律”其實質講的便是短語的一般語序,即“正常語序”,同時他還注意到了漢語語序中的“倒裝”——“目的語、描寫語、敘述詞等,有時候不居于它們常在的位置。我們把這種變態叫做倒裝法?!?/p>
綜上,在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 學界對于漢語語序的基本認識停留在區分正常語序和非正常語序, 但普遍側重對具體語序現象的描寫,而缺少理論探索。
1.2概念的界定時期(20世紀80年代 ——21世紀初)
王希杰(1983)認為語序是“語句的順序,包括復句中各個分句的次序,句群中各個句子的次序,整個講話或文章中段落的次序?!?/p>
邢福義(2003)則認為“漢語語序是在漢語話語中各個語言單位的互相結合的次序,也就是各個語言單位在言語鏈條上的排列順序”。
綜上,目前學界對“語序”和“詞序”的界定還存在分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明確并統一“語序”這一語言學范疇的內涵與范圍將有助于提高語序研究的規范性與科學性。
1.3多元研究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來)
1.3.1結構的深入描寫
關于短語--小句結構的深入研究主要體現在句法成分之間的語義層級及其句法配列問題上。例如朱德熙(1982) 界定了粘合式定語和組合式定語的概念并歸納了它們的使用規則, 陸丙甫(1988) 則在這個基礎上描述了粘合式和組合式定語的遞加順序。
1.3.2認知功能角度的探索
戴浩一(1988 )首先提出了“ 時間順序原則”——“兩個句法單位的相對次序決定于他們所表示的概念領域里的狀態的時間順序”,并提出了“ 時間范圍原則”作為補充。盡管“ 時間順序原則”適用范圍較廣,能解釋較多的語序現象, 但仍存在不少問題難以解釋, 這些問題引發了袁毓林(1994 )、張赦(1997 )等學者的質疑, 他們的論文也在戴浩一的基礎上補充了空間的和信息的規則。
1.3.3類型學角度的比較
周剛(2001)比較了漢語、英語和日語三種語言中連詞的用法, 并歸納出了連詞語序的共性和個性。
還有學者對現代漢語民族語言進行了共時的比較研究。如田鐵(2000)對侗語和漢語的短語及句子的語序作了對比分析,黃平(2012)對漢語、藏緬語族、壯侗語族和苗瑤語族語的數量名結構的語序類型進行了詳細的描寫。
1.3.4其他角度的認識
李英哲(1983)從詞類及其次類的劃分角度,指出“漢語中動詞的特征與成分的順序密切相關,漢語表面的語序都是由這種概念順序制約的,而這種概念順序都和動作的特征有關系”。
范曉(2001)從三個平面角度闡釋了語序問題,他指出“句法語序指短語或句子的句法結構中句法成分的排列次序”;“語義語序指短語或句子的語義結構中語義成分的排序。語義語序和句法語序既有聯系,也有區別”;“語用語序指句子的語用結構中語用成分的排列次序”。
還有學者綜合各個角度對漢語語序展開了總體考察。如張煉強(1997)提出“如果把語法、認知、邏輯、語用、修辭放在一起來作一個完全考察,可以看到他們往往是一致的。”
2、漢語短語--句子語序的語體角度研究現狀
陸儉明(1980)總結出確定易位句的依據:1.易位句重音一定在前置部分上;2.易位句重心始終在前置成分上,后移成分永遠不能成為強調的對象;3.易位后的兩個成分可以復位,且意思不變;4.句末語氣詞一定緊跟在前置部分之后。
于靈子(2006)比較了科技語體和藝術語體中定語與中心語的位置關系,指出“科技語體中,定語一般在中心語之前,但在藝術語體中,自由的創作空間使藝術語體中的定語既可以位于中心語之前也可以位于中心語之后”,并認為“定語后置是語言使用者為了某種表達的需要而將定語移出了原來的位置,是一種超常的語用現象”。
3、漢語短語--小句語序語體角度研究前瞻
展望未來, 語序的語體角度研究要取得新的突破, 我們似應關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語體語序在理論研究上應該深化、細化。不同語體間的比較研究目前還僅限于兩種語體,而且其中關于短語——小句語序的研究過于粗略,缺乏系統性,有待我們從不同角度進行考察,并歸納其間的共性與個性。
另一方面,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重視應用研究。歸根結底,理論研究要服務于應用研究。同樣,我們的語體語序理論研究要服務于對外漢語教學, 要服務于機器翻譯、信息處理以及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邊緣學科。因此,學術各界應重視應用研究,加強交流,增強溝通,為實現研究手段的現代化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戴浩一.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J].國外語言學,1988(1).
[2]馬建忠.馬氏文通[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3]朱軍.漢語語體語法研究綜述[J].漢語學習,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