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莎莎+董柳影+孟卓+曾義
摘 要:煤炭作為基礎能源,主導中國的能源結構,研究開展煤炭產能的意義重大。本文以山西省朔州市PS煤炭公司為例,深入朔州市當地的煤炭產業實地調查,分析PS煤炭公司虧損的現狀和原因。
關鍵詞:煤炭行業 經營現狀 虧損原因
我國最豐碩的能源和礦產資源是煤炭,煤炭占90%的全國礦產的總儲量,占95%的化石燃料總儲量。我國發現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地域是山西,被稱為一“煤炭之鄉”。煤炭經濟的成長,同時也推動了電力,冶金,化工,交通運輸等相關產業的成長,因此,山西經濟的興衰和煤炭工業的未來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
一、PS煤炭公司的經營現狀
PS煤炭公司按照“億噸基地”的戰略規劃,在未來幾年,煤炭生產量將逐年增長。然而,目前的市場條件下,特別是在“煤炭市場供大于求,耗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如何能充分消化如此大的增長,給煤炭銷售帶來前所未有的考驗。
PS煤炭公司的首要煤炭產物——動力煤銷售分布于山東,江蘇,湖北,河北,陜西等10多個省、市。朔州煤炭具有熱值高,熱穩定性好,固定碳高,灰熔點高的特征。煤炭“黃金十年”,動力煤是煤炭行業的“香餑餑”,為煤炭企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然而,經歷了2013年上半年年初的“寒冬”,煤炭價格下跌,需求下降,不僅讓各煤炭企業寸步難行,而且處于下游的煤炭行業已經開始想方設法拓展采購渠道,降低成本,謀求轉型,動力煤已經失去了優勢。
數據表示,截至2014年3月月底,全省煤炭企業儲煤3380萬噸,同比增長87.2%。在2014年一季度山西煤炭全產業實現煤炭銷售收入947億人民幣,同比減少201.62億人民幣,下降21.3%,全行業實現8億人民幣,同比下降52.13億人民幣,同比下降86.6%。綜合售價401.14元/噸,下跌117.64元,同比下降22.68個百分點,每噸煤的平均利潤5.72元,同比下降13.25元,同比下降69.92%。
二、PS煤炭公司虧損的原因
(一)煤炭產量徘徊
在煤炭需求疲軟,煤炭價錢回落的局勢下,在2014年上半年,朔州煤炭產量為11543.78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163.5萬噸,同比下降1.4%。其中,地方煤礦原煤產量6168.18萬噸,同比增長2.05%,煤炭產量為5375.6萬噸的PS,減少了287.38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5.07個百分點 。分月看,從1月到6月煤炭產量同比增幅呈“V”字形。二月,三月,四月產量逐月下降,四月生產量下滑至11.59%,為近兩年來的最大單月跌幅。五月,六月,煤炭生產增長回升,分別增長8.07%,9.87%。
(二)原煤庫存仍處于高位
隨著新建大型礦井的投產和整頓關閉小煤礦后釋放的大量產能,我國煤炭行業進入新一輪產能過剩階段,產能相對過剩傾向逐漸明顯。從當前我國煤炭市場供需來看,由于經濟增速的放緩造成內部需求嚴重不足,加之進口煤炭的沖擊,煤炭供給過剩十分嚴重,自 2009 年開始,煤炭產能過剩率持續為負值,并有增大趨勢。2011 年末全國煤炭產能 38.3 億噸左右,煤炭產量 35.2 億噸,消費量 34.25 億噸,產能過剩率為-4.95%,煤炭產能建設超前的現狀會加劇煤炭產能過剩程度。 綜上所述,2011 年末煤炭在建產能 11.08 億噸,且在未來五年內會得到集中釋放,2012 年煤炭產能約 40 億噸,煤炭產量 36.6 億噸,產能利用率為 91.5%,略高于2011年水平;2013年由于淘汰落后產能 2 億噸,煤炭產能基本持在 40億噸左右,煤炭產量 37 億噸,產能利用率 92.5%。由此可看出,2011-2013 年產能利用率出現略小增長,按照產能過剩率的歷史發展趨勢可推出 2013 年煤炭產能過剩率將超過 5%的水平。 數據顯示,2013 年我國煤炭總消費量為 36.1 億噸,較去年增2.6%,增幅明顯小于前 10 年年均 9%的增幅,同樣也小于煤炭產量的 3.23%增幅,而經濟增長速度為7.7%,經濟發展明顯降速,并且國家對2014年工作總體部署中將2014年 GDP 增長目標定為 7.5%,我國進入經濟換擋期。
(三)煤炭價格持續下跌
煤炭價錢在2014年上半年繼續下降。即使是在用電高峰的盛夏,煤價格還是繼續下跌。秦皇島鋼煤炭整體價格大幅下跌。7月16日,價錢為385-395的元/噸的秦皇島4500大卡熱量動力煤,比去年同期下跌100元,435-445元/噸的5000大卡熱量動力煤,比去年年底下降150元, 500-510元/噸的5500大卡熱量動力煤,價格比去年下跌130元,545-555元/噸的580大卡熱量動力煤,價格比去年下跌110元。 7月14日,朔州市車板價為270元/噸的4800大卡熱量動力煤,比去年年末下跌75元;車板價格的為330元/噸的5200大卡熱量動力煤,與去年年末相比下跌85元。
(四)煤炭行業稅金削減
2014年上半年朔州市稅金總額為53.66億元,此中煤炭行業稅金總額為47.65億元,同比下降17.26%,比去年同期的稅金總額57.5億元減少了9.85億元。全市煤炭行業實現產業增加值215.8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62億元,同比增加7.4%,增幅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1%;占全數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85.2%;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8%。[4]
(五)煤炭銷售困難,成本上升,利潤下降
2014年上半年,煤炭工業在全市規模以上達到561.3億元的主營業務收入,同比降低9.2%;實現利潤總額25.46億元,同比下降39.4%。在全市煤炭產業規模以上的運營成本是392.1億元,同比下降12.6%,銷售和營銷支出68.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9.5%,管理費用24.27億元,同比增長3.85%,財務費用12.65億元,同比增長52.96%,煤炭行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6.7%,同比下降3.7%。[5]
參考文獻
[1]張立.山西煤炭企業發展戰略研究[D].2007年6月.
[2]王迪.中國煤炭產能綜合評價與調控政策研究[D].2013年6月.
[3]中國農貿.煤炭市場難解“過剩”魔咒[N].
[4]朔州煤炭工業發展狀況及問題研究[EB/OL].百度文庫.
[5]2014年上半年朔州市經濟運行情況簡析.[EB/OL]朔州市統計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