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真理之爭 NBA總決賽球鞋大戰
NBA總決賽是最受人關注的比賽。也許一記進球、一個籃板、一次搶斷就足以讓你名垂青史。
當無數閃光燈亮起的時候,球員腳下的運動鞋,將隨著它的主人一起成為全場的焦點。當然,這種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令人窒息的比賽就像一場戰爭,你永遠都不知道結局。甚至,比賽的勝者,未必就能取得商場上的成功。
總決賽難精彩,也難出好鞋。尤其是在喬丹、奧尼爾兩大巨星相繼當道的情況下。Air Jordan的經典已經超越了比賽,總決賽上喬丹的表現只不過是為它錦上添花而已。當然了,像喬丹復出重新奪冠時所穿的Air Jordan XI和他在1998年最后一投時穿的Air Jordan XIV身價自然更高一些;而奧尼爾則是另外一個極端,盡管他是球場上最有統治力的球員,但他的鞋子還是只能擺在超市里的便宜貨。艾弗森盡管在2001年總決賽中輸給了科比,但ANSWER IV不知道要比THE KOBE II銷量多出多少倍,并不是因為ANSWER IV的性能真的就有一個飛躍,只是“答案”那種永不言敗的精神感染了無數人,他們用這雙鞋子紀念這個時刻。當然,科比最終也后來居上,把自己的球鞋賣到了全世界。再之后的詹姆斯和庫里都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延續了球鞋神話,尤其是庫里憑借一己之力讓安德瑪的市值一飛沖天,可謂是又一個商業奇跡。而NIKE ZOOM FLIGHT 2K3也被人關注純粹是一個意外:籃網與馬刺相會在2003年總決賽上,兩隊的組織后衛基德與帕克本來各為其主,偏偏有人爆料:基德賽季結束后將轉會馬刺!這還了得,帕克怎甘心就這么將位置拱手相讓。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偏偏兩人都穿了NIKE ZOOM FLIGHT 2K3,你來我往殺得好不熱鬧!人們在看兩大后衛斗法的時候,也自然注意到了這雙鞋子。
所以,總決賽期間,籃球至上。耍秀嘛,先退避三舍。安全第一,弄丟了冠軍,穿什么鞋也追不回來了。不過,要想在總決賽上找幾雙性能上佳的鞋子,這倒是容易得很。只要留意那些不聲不響、任勞任怨的工兵,看看他們穿的鞋子就行了,包你滿意。
世間萬物的真理往往是化繁入簡。當NBA兩支最能體現籃球本質的球隊——馬刺和活塞相逢在總決賽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真正的籃球是這樣子的。沒有高來高去的空中表演,沒有眼花繚亂的詭異傳球。一招一式,都一板一眼,循規蹈矩。也許不好看,但實用。成王敗寇,他們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沒有惹眼的巨星——鄧肯是巨星,但并不惹眼,也就不會有什么眩目的鞋子。不過,這并不代表這次的總決賽沒有好鞋子。對于這些商業價值不高的球星來說,鞋子的舒適性比什么都重要,他們比擁有簽名鞋的明星有更多的選擇權。鞋子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保障,而不是象征。
就像如今的NBA比賽激烈性在慢慢下降一樣,關于球鞋的爭奪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在這樣的時刻,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2005年NBA總決賽的球鞋大戰,那個時候的籃球堪稱真正意義的籃球,球鞋也是真正意義的球鞋。


大本鐘一進季后賽,就放棄了AND 1 REKANIZE而改穿AND 1 CHOSEN ONE,一是因為去年他正是穿著這雙鞋子奪得了總冠軍,今年想重溫舊夢;二是AND 1 CHOSEN ONE的保護性能的確要比AND 1 REKANIZE要強,季后賽最怕就是受傷,保護措施一定要做足。
AND 1 CHOSEN ONE是一雙鋒衛鞋,不過大本鐘既能跑又能跳,選擇它也無不可。前掌部分使用了一種柔軟的膠/纖維皮,內襯則是一層網狀材料,提高舒適及透氣性。鞋幫使用了內高外低的設計 ,因為扭傷絕大多數是腳掌內翻造成,所以把內側支撐加高增強防護,而外側降低則增加了靈活性,鞋幫周圍的海綿很柔軟,適合追求速度又需要保護的人。CHOSEN ONE的魔術貼使用了人造皮材料,耐久性和支撐性有優勢。類似SHOX VC的外底抓地形非常好。只是HARMONIX氣墊的性能依然不能讓人滿意。
亮點:魔術貼、鞋幫不等高設計
暗點:HARMONIX的減震性能,外底耐磨性

20年前的經典,用華麗的材料和最新的科技重現,這就是ADIDAS A3 DECADE。
鞋面設計完全忠實于原來的ADIDAS DECADE,布滿了透氣孔。漆皮材質給人的感官印象極佳,后掌A3科技的表現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厚實穩重的它成了內線球員的最愛。除了穆罕穆德外,活塞隊的麥克代斯也穿這雙鞋參加比賽
亮點:漆皮材料非常顯眼
暗點:漆皮材料不以保養
前掌ZOOM AIR+后掌SHOX,也許這是SHOX技術最好的生存方式。
NIKE SHOX ELEVATE是這種良好合作的又一優秀產物。ZOOM AIR、SHOX、人字紋……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諧,這就是一雙為籃球而生的鞋子。
只是那些透氣孔讓我們對它在炎炎夏日的表現更有信心。不要再說什么SHOX不適合體重輕的人了,改良過的SHOX早已非吳下阿蒙,良好的減震效果,讓你可以征服整個球場。
只是,瘦如“風一”的鞋型對于那些腳肥的人來說,只能望而興嘆了。量體裁衣,還是別委屈了你的腳。
亮點:ZOOM AIR+SHOX
暗點:鞋型偏瘦

鄧肯這個代言人真是太不敬業了!怎么能在這么重要的場合,把去年的簽名鞋穿出來見人呢?可不那么怎么辦?ADIDAS D-COOL 2的鞋幫那么低,鄧肯的腳踝已經受傷兩次了,這么關鍵的場合,哪能不慎之又慎?
作為一雙簽名鞋,ADIDAS D-COOL的價格算是不錯了。使用了CLIMACOOL技術的它透氣性方面根本不用擔心。不過ADIDAS D-COOL的鞋底很薄,打外場就別考慮了。雖然“石佛”商業價值不高,但好歹也是個大明星,穿他的簽名鞋,怎么也不算丟人吧?
亮點:ADIDAS為鄧肯推出的第一雙簽名鞋
暗點:鞋底過薄,應用范圍小。
ADIDAS GAME DAY LIGHTNING是ADIDAS在2005年夏天主推的街頭籃球鞋。其外觀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鞋面上傾斜向下、并一直從鞋底延伸到后跟的三條杠設計。而由透氣性網面材料支撐的后跟能夠讓熱量能夠迅速揮發。外側的塑料條則保證了后跟足夠的支撐性。CMEVA科技的中底配合ADIPRENE+的前掌科技帶給穿著者最有效的保護,經過特殊設計的外底抓地效果非常好。總之,這款鞋子非常適合速度型球員。
亮點:透氣性好、適合外場
暗點:價格相對偏高


漢密爾頓本來是JORDAN BRAND的代言人,不過總決賽期間,他卻改穿NIKE AIR ZOOM HUARACHE 2K5。去年和科比打得不可開交,今年卻穿著他的戰靴。這個世界,還真有趣。再加上馬刺隊的主力控衛帕克,雖然科比不在,也不必擔心NIKE AIR ZOOM HUARACHE 2K5的曝光率不夠了。
NIKE AIR ZOOM HUARACHE 2K5可謂2005年曝光率最高的鞋子,其風頭絲毫不讓Air Jordan XX。從“全明星款被掃貨”到“后跟被踩烈”,都鬧得沸沸揚揚。不過要想復制前輩NIKE AIR ZOOM HUARACHE 2K4的輝煌,似乎是不可能了。類似FREE技術的前掌,過分寬大的后掌,都讓人對這雙NIKE在2005年的主打款式充滿了疑惑。
亮點:前衛外觀、整體性能
暗點:后跟
一個是開路先鋒,一個是防守悍將。吉諾比利與鮑文一前一后,為馬刺奪冠鋪平了道路。雖然分工不同,但同樣重要;而他們也穿這同樣的一雙鞋子:NIKE MAX BALLER。
全掌MAX AIR是NIKE每年推出的TEAM款式的標準配置。雖然沒有什么特別出色的地方,但適合所有位置的球員穿著。有那么一股子“中庸之道”的感覺。鞋面上長條形的透氣孔則讓人不必為NIKE MAX BALLER的透氣性擔心。無論是像吉諾比利那樣的蛇形突破,還是鮑文皮糖一般的貼身防守,這雙鞋子都可以讓穿著者放心。只是瑪努的搶眼表現可能會讓NIKE有點后悔:干嘛讓阿根廷帥哥和那個討厭的防守專家穿同一雙鞋子?太煞風景了吧?
亮點:性能平衡,透氣性好
暗點:缺乏突出特點

很多人都以為:華萊士本人在比賽場上穿著的AIR FORCE I SHEED一定是特制的,與公開發售的版本不同。但實際上華萊士所穿的AIR FORCE I SHEED除了在配色等外觀上有所區別外,其配置并無特別之處。這也證明了:AIR FORCE I SHEED的性能是有一定保障的,畢竟身為職業球員不會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而AIR FORCE I SHEED從實際使用上看,完全可以滿足運動時的需求,是一雙合格的籃球鞋。使用的NIKE AIR技術雖然古老,但減震效果還是不錯的,踩在上面的感覺相當舒服。由于工藝的限制,AIR FORCE I SHEED的鞋子重量相對大一些,但還沒有達到不能接受的程度。大面積的漆皮材料剛剛穿上的時候會覺得有些硬,甚至走路的時候會磨到腳,但經過幾次穿著適應后,漆皮就會恢復彈性,包在腳面上,這時的鞋子就變得很舒服了。打球、走路,都沒有問題了。不過AIR FORCE I SHEED還是有著明顯的缺陷的:如果你穿的是AIR FORCE I SHEED HI,你就會發覺它的鞋幫高得有些離譜,系上鞋帶后完全將踝部包裹在鞋子里,腳部的靈活性幾乎無從談起。很多急轉變向的動作也無法做出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亮點:外觀
暗點: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