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腫預示什么病
身體出現水腫是臨床常見癥狀?;颊邥杏X身體臃腫,臉看起來比以前胖,體重卻沒增加多少,多半有走路腿沉等癥狀。水腫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出現的,一旦發生,很可能提醒您的身體或許出問題了。

早晨起床照鏡子發現有兩個“腫眼泡”,如果前一天晚上沒有喝水太多,要警惕腎臟是否出了問題。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副院長、內分泌科主任沈潔教授說,腎臟病(如慢性腎炎、腎盂腎炎、糖尿病腎病、腎衰竭等)是引起全身水腫的主要原因。此時腎小球濾過下降,而腎小管對水鈉重吸收尚好,導致水鈉潴留,組織間隙中水分滯留。腎性水腫多為凹陷性水腫,常見于顏面部和下肢,伴隨小便量少、尿蛋白高。
沈潔說,甲狀腺功能減退、腎上腺激素分泌過多、醛固酮增多癥等內分泌系統疾病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癥狀。其中,甲減性水腫較多見。由于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素分泌不足,全身代謝速率減低,導致體內黏多糖在組織和皮膚堆積,表現為黏液性水腫,即非凹陷性水腫。多出現在眼瞼、面頰或四肢等處。
北京安貞醫院心血管內科博士郭雪原介紹,心源性水腫主要表現為下肢水腫,合并腎臟病時水腫可能會出現在眼瞼、面部,多伴有呼吸困難、心慌、一活動就累、肝腫大、頸部靜脈變粗等癥狀。檢查心臟可發現有器質性雜音和心臟擴大等病理性改變。最常見的原因是心力衰竭,右心功能不全者多見。心肌病、甲亢性心動過速、冠心病心梗后的心功能不全、心腎綜合征等都可能導致。
空軍總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簡一平說,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會導致肝臟合成血漿蛋白的能力降低,從而引發下肢可凹性水腫和腹水,逐漸向上蔓延,而頭面部和上肢常無水腫。
沈潔解釋,長期腹瀉、進食少、消化功能減退或患有慢性病的人往往會缺乏營養,長時間“入不敷出”導致血漿蛋白減少,膠體滲透壓降低,從而引起營養不良性水腫。水腫前常有消瘦、體重減輕等表現,水腫常從腳部開始,逐漸蔓延至全身。
除此之外,服用某些降壓藥、腎上腺皮質激素、雌激素等,均有可能導致水鈉潴留而引發水腫。需要提醒的是,出現水腫未必一定就是得了病,很多不良生活方式也會導致這一情況,如攝入鹽過多、長時間行走、站立等。如果癥狀持續時間長或較重,最好到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