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志明+宋彥峰+董偉
【摘要】隨著國有銀行的競爭日趨激烈,逼迫它必須加快轉型創新,進一步提升它的核心競爭力。本質上,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是通過產品以及凝結在產品上的服務,外化為商業銀行的持續競爭優勢和超額利潤。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知彼知已,方能百戰不殆。本文主要對河南國有銀行當前的產品競爭及趨勢作總體分析,并對下一步的發展提出一些粗淺建議。
【關鍵詞】國有銀行 產品競爭 戰略分析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金融市場環境也呈現新變化,面對新的市場環境,每一個金融機構必須加快轉型創新,進一步提升它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創造新的價值。
產品作為聯接銀行和客戶的紐帶,是衡量一個銀行綜合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本質上,國有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是通過產品以及凝結在產品上的服務的價值鏈活動,外化為商業銀行的持續競爭優勢和超額利潤的。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知彼知已,方能百戰不殆。本文主要對河南國有銀行(以下簡稱四行)當前各自的產品競爭力及發展趨勢作總體分析,并對下一步產品發展提出一些粗淺建議。
一、國有銀行工農中建四行產品競爭力優勢領域
(一)工行在金融市場、跨境項目融資、現金管理、互聯網金融等業務領域具有優勢
工商銀行提供的大宗商品交易種類最為豐富。2015年工行又推出個人賬戶農產品服務,是四行首家開辦該項業務的銀行。針對境外項目融資,提供全球工程通、境外并購融資等近10個門類的產品。
2015年,工商銀行推出“e-ICBC”互聯網金融品牌,主要包括“融e購”電商平臺、“融e聯”即時通訊平臺和“融e行”直銷銀行平臺三大平臺。三大平臺集中承載工行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并作為面向客戶的主要應用入口。比如:融e購產品,為B2C電商平臺,對外營業14個月時間,交易量即進入國內十大電商之列。該平臺定位是名商、名店、名品,目前瑞貝卡、好想你、杜康、宋河等眾多河南省內的全國知名品牌及一系列河南地方特產已經入駐融e購平臺。
(二)建行產品優勢領域
1.在公司業務、個人貸款、住房金融等傳統業務領域保持優勢.建行憑借工程造價咨詢、快貸、個人住房貸款等傳統優勢產品,在公司業務、個人貸款業務、住房金融等業務領域繼續保持四行領先優勢。如在住房金融業務方面,建行以客戶為中心,先后有針對性的推出了公積金貸款房易安等共6個房改金融業務創新產品,以及快貸電話營銷創新、一手房房易安移植推廣支持、鄭州二手房資金監管系統改造、有房客群綜合產品包等4個新產品、新服務,而且均為同業首家,為新形勢下鞏固和拓展我行房改金融及個貸業務奠定基礎。
2.網絡業務客戶體驗良好,手機銀行及個人網銀客戶市場規模不斷取得突破。建行個人手機銀行等移動客戶端交互設計科學,與客戶交互體驗較好,自2015年大力落實“移動優先”策略,手機銀行客戶新增的同業市場份額達到35%,手機銀行的領先優勢更加鞏固。在東方今報舉辦的“中原影響力——2015金融品牌榜評選”活動中,我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善融商務分別入圍“2015年度最受歡迎網上銀行”、“2015年度最受歡迎手機銀行”和“2015年最具創新力產品”產品類榜單,并排名以上榜單榜首。
3.小企業、財富管理、個人業務、國際業務、投資銀行等業務領域創新活躍。在小企業、財富管理、信用卡、國際業務等業務領域創新活躍,近年來推出了“醫保貸”、“訂單貸”、財私卡+車主卡、私享聯聯、家族信托、有車客群金融生態圈、港區跨境貸、融財通、“豫滿添利”、債券型理財產品、資本市場類理財產品等亮點產品。
(三)中行在跨境金融服務領域具有優勢
中行在保持傳統的貿易融資、國際結算和全球現金管理業務優勢的同時,伴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發揮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優勢,利用其遍布世界的機構網絡,在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業務和代理跨境貿易人民幣清算業務中取得四行優勢地位。目前,中國銀行在香港、澳門、臺灣、法蘭克福、巴黎、悉尼、吉隆坡、匈牙利、南非獲任人民銀行指定的人民幣清算銀行資格。
(四)農行在三農領域特色明顯
農行“三農”產品體系縱橫兩條完整產品線基礎上,不斷鞏固其在三農金融服務方面的優勢,最近在“互聯網+三農”方面不斷創新。農行針對三農金融服務,推出“三農”手機版。農民無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在自家院落,只要動動手指,點擊手機版四融平臺界面中“融通、融資、融智、融商”四大模塊,就可以辦理各項業務。通過“融通”模塊可以辦理助農取款、查詢轉賬、新農保繳費、話費代繳和電費代繳等業務;通過“融資”模塊可以辦理雙聯惠農貸款和自助循環貸款查詢、還款等業務;通過“融智”模塊可以獲取三農政策、金融知識、法律常識、產業技能查詢及專家在線答疑等服務;通過“融商”模塊的“金穗e銷”和“惠農e購”兩個電子商務平臺,可以獲取特色農產品購銷信息、交易撮合、在線支付以及各類農業生產資料購買等服務。
三、河南國有銀行產品創新趨勢和特點
四行產品創新立足于河南省省情,依托國家級重大戰略,開展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產品創新,主要集中在小企業業務、互聯網金融等業務領域,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優勢產品迭代優化加速。四行圍繞各自傳統優勢領域的迭代創新優化加速,推出積存金轉賬、快貸發工資客戶專享等新功能。
第二、中小企業業務創新活躍。響應國家支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號召,各行針對中小企業開展種類繁多的產品創新。中行針對輕資產類企業推出“新三板通寶”,針對蘭考樂器制作企業推出“樂器通寶”,針對擁有發明專利的企業推出“專利貸”。工行先后創新推出了鋼貿通、東方紅一貸通、糧貸通、茶益通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融資產品。我行針對受理醫保卡刷卡付款的定點藥店推出“醫保貸”。
第三、互聯網金融生態圈創新成為新熱點。通過細分客戶和市場,聚焦特定領域,依托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技術,圍繞特定客戶群體的金融生態圈創新活躍。農行通過“E農管家”建立三農互聯網金融生態圈。中行利用信用卡手機應用客戶端,形成信用卡客戶金融生態圈。我行按照個人客戶金融生態系統思路,形成多樣化的個人客戶金融生態系統整體方案;按照“互聯網+智慧城市”思路,研發上線了“安陽網上市民之家”項目。
第四、分行與集團子公司聯動創新不斷增多。四行母子公司、境內外分行聯動開展產品創新的數量明顯增加。推出并購融資、PPP全流程金融服務、中銀置業通、家族信托等產品。
第五、圍繞大企業大客戶推出綜合性金融服務方案。我行把握財政、社保等改革機遇,推進一點接入、多方協同,創新推出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資金金融服務方案、河南省監獄管理局資金管理金融服務方案等項目。中國銀行針對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
第六、圍繞河南省國家級戰略開展創新工作。各分行搶抓中原經濟區、糧食生產核心區、“一帶一路”、鄭州航空港等國家級戰略發展機遇,積極開展產品創新工作。
四、對各國有銀行競爭力發展建議
(一)要制定契合自己的轉型創新的產品發展戰略
一是鞏固優勢產品,保持絕對領先。提升結算、銀行卡、電子銀行等產品支撐能力;保持造價咨詢、銀團貸款、保函、現金管理、房改金融等產品穩定增長。二是關注市場機遇,加大投行、金融市場業務發展力度。做好理財池、債券承銷、融資租賃、產業基金、股權投資、貴金屬等業務,不斷提升貢獻占比。三是持續培育潛力產品。充分利用客戶消費和資產保值增值需求旺盛契機,大力發展信用卡分期、商戶收單、理財產品、托管業務、保險、基金等業務,強中間業務發展后勁。
(二)制定差異化產品創新和管理策略,鞏固領先優勢
針對重大差距產品,相關部門根據業務需要,在綜合考慮業務發展需要、客戶需求、市場可拓展性等幾方面因素基礎上,研究跟進措施,快速復制同業優勢產品,不斷豐富我行產品線。
重點關注國家針對這些領域的新政策和新動向,及早做好產品儲備,加強對傳統產品的迭代優化,完善提高產品的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擴大領先優勢。所謂感知迭代,就是1234,由微博營銷名人杜子建提出。三星為什么打不過蘋果?蘋果的迭代從蘋果3、蘋果4、蘋果5;而三星卻是從ABCD到WXZ奇怪的系列,從A系列的A188到A809到F系列的700、870、7100,亂七八糟,紛繁復雜。
目前金融市場產品花樣翻新,快速迭代,客戶眼花繚亂,不知所措。各行可采取“感知迭代”的理念來開發產品,來增強各行的核心競爭力。
(三)整合資源,建立聯動創新機制
由于銀行產品的易復制性,同業間重大和亮點產品復制速度加快,以部門或單個業務條線為創新單位研發的單一產品難以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建議加強各行創新資源的整合,按照業務板塊,打破部門和業務條線限制,建立聯動創新機制,從整個對公和零售板塊全局出發,搭建統一平臺、統一視角、以客戶為中心的對公和零售板塊產品研發中心,推動各行重大創新產品的研發,打造和提升各行產品和服務核心競爭力。
(四)提高對重大產品創新項目的前期研究力度,提高戰略性項目含金量
深入開展產品創新需求研究,從轉型戰略方向入手,關注創新熱點和重點領域,加強對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客戶的研究分析,形成戰略性產品研發的基本脈絡,選擇目標清晰、任務明確、前瞻性與可實施性兼備的需求方案作為各行戰略性項目的輸入項,有效提升戰略性項目內涵和市場競爭力。
如住房金融業務方面,加快業務創新、探索建立有房客戶群體金融生態圈。以有房客戶為中心,運用生態系統的思維來審視有房客群體的行為特征,挖掘客戶在具體場景中的需求,梳理各行產品和服務與客戶需求的匹配度,整合各行內外部資源,利用線下、線上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和綜合服務平臺,形成一個全面服務的有房客群金融服務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