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河
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這樣指出。130多個國家、70多個國際組織的參與,正讓“一帶一路”成為和平、發展、合作主題的偉大踐行。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發展階段。“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一方面對我國乃至全球企業消化產能、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非常重大意義。另一方面,也對我國與與“一帶一路”戰略合作國家企業的融合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迎來了新的挑戰。本文將在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大背景下,探討我國西部地區企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
一、“一帶一路”戰略合作中面臨的新問題
在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國際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西北地區工業結構調整陣痛愈發顯現,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特別是企業核心競爭力較差,產能過剩問題突出,銀行信貸風險不斷加大,在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影響了西部地區企業的競爭力和應對能力。主要呈現以下幾方面表現: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較差
從企業發展特征來看,近年來,西部地區在工業發展方面,通過引進技術和管理,企業在擴大規模,提高產量方面等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對一些特殊材料、核心零部件、先進工藝、關鍵技術、知識產權等研發方面顯得力不從心,企業投資明顯較少,基本處于對產品的粗加工或粗放型生產。此外,西部地區大部分企業發展所需的高端器材、芯片、應用軟件等基本靠進口,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短板,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導致西部企業在與國外企業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二)企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
從企業產能方面來看,我國西部部分地區在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有色、冶金、煤炭、水泥、玻璃等生產銷售方面,產出能力遠遠大于市場需求,特別是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水泥生產,產能過剩已經成為困擾我國西部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從西部地區企業生產狀況來看,產能過剩主要原因為西部地區大部分企業產品較為單一、精細化程度不高,銷路不暢、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等。此外,企業對市場前期需求調研不足也是導致產能過剩的重要原因。
(三)信貸資產質量潛在風險加大
通過對西部地區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分析顯示,2010~2016年,西部地區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進一步“雙升”,信貸資產質量風險持續顯現,撥備和核銷力度持續加大,風險管理水平對盈利能力的影響進一步體現。此外,隨著國家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補短板等進程的加快,西部地區不良貸款總量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增長率可能會出現反復,同時各金融機構在企業兼并重組及改制過程中還將面臨著維護銀行債權、保全金融資產的問題。
二、西部地區“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的意見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金融新常態的不斷深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補短板”戰略的實施,必將為我國西部地區企業成長帶來巨大轉變,也將為西部地區金融業的快速發展迎來新的機遇。
(一)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一是政府部門用好、用活政策金融,探索建立資本金補充機制,增強政策性金融機構實力,以更便捷的手續、較低的利率,支持西部地區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跨境合作、開發等。二是國內商業銀行要迎合“一帶一路”戰略的契機,為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與資金支持,結合西部企業特點,加強產品設計與創新,特別是中高端產品和結構性信貸產品研發。三是政府部門要建立市場化的融資方式,發展綠色金融,廣泛吸引民間資金進入。
(二)政府引導企業去產能”方法舉措實施
在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出口壓力持續加大的形勢下,政府部門要引導從企業融資、國際市場開拓、品牌建設、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擴大出口等方面對外貿企業進行專項扶持。一是要引導認清當前“三去一降一補”的大形勢,明確各類企業在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的主要目標及任務,著力解決企業當前面臨的主要困難。二是根據各省、地市制定企業振興規劃,要盡快落實落后產能的退出機制,明確地方政府在落后產能淘汰機制中的地位和考核標準,減少地方政府對落后產能的保護。
(三)以加強協調配合為主題,不斷優化金融生態
金融監管部門要充分發揮“窗口指導”和監管引導作用,及時貫徹落實國家相關金融政策,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地方轉型發展。一是發揮中央銀行金融業核心作用,建立金融生態評估指標體系,加強對金融生態環境的調研和評估,及時反映和解決金融生態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二是構建多元化銀行分支機構體系,構筑以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以及社區銀行和村鎮銀行等構成的結構合理、競爭充分、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的銀行分支機構體系。三是鼓勵和推動銀行業務創新,推動科技型、創業型企業信貸產品開發。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對新興產業、新型經營模式、創業人才的資金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