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以2003到2013年全國30個地區的面板數據,建立靜態門檻模型,研究了外貿依存度影響下人力資本對區域創新的門檻效應。發現外貿依存度存在雙重門檻效應,隨著外貿依存度的提高,人力資本對區域創新貢獻的變化為倒“U”形。
【關鍵詞】外貿依存度 區域創新 人力資本
一、引言
中國經濟呈現“新常態”,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反映了依靠低成本優勢進行規模擴張的道路已經到頭,只有技術進步的支持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育才能帶來持久的競爭優勢。中國增長的動力需要由以往的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區域創新的因素中,人力資本水平非常重要,對引進吸收區域外先進知識技術,提高創新活動的效率有促進作用。
大量研究顯示我國東部地區外貿依存度高于中西部地區,同時我國創新活動多在東部發達地區集聚,區域創新活動中東部地區人力資本發揮程度也比中西部地區更高。外貿依存度與區域創新能力、人力資本發揮程度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聯系。本文將采用靜態門檻模型展開研究。
二、模型與數據來源
以外貿依存度為門檻變量建立人力資本對區域創新的單門檻模型:
inn為區域創新成果,hum為人力資本,k為物質資本水平,fin為金融發展水平,ink為區域創新資本投入,inl為區域創新人力投入,ε為隨機干擾項,γi代表人力資本的門檻效應,μ代表非觀測的地區特性,η1為門檻值。
本文選取全國除西藏以外的30個省級行政區2003至2012數據進行研究。以專利授權數衡量區域創新成果。將R&D價格指數設定為55%消費者價格指數加45%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以R&D經費內部支出數據為創新資本投入流量,用永續盤存法計算創新資本存量,折舊率為15%。采用R&D人員全時當量作為創新人力投入的指標,單位為人年。用地區勞動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來衡量地區人力資本水平。以人均固定資本存量來衡量地區資本水平,將固定資產投資通過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調整后用永續盤存法計算出固定資本存量,折舊率為10%,最后除以地區常住人口數量。以進出口總額與地區GDP的比值來衡量地區外貿依存度。采用各地區貸款總量占當地GDP的比例來衡量地區金融發展水平。
三、實證分析
本文以STATA14.0對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在門檻效應檢驗中發現單門檻及雙重門檻模型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三重門檻模型不顯著,綜合考慮后取雙重門檻模型。估算出第一個門檻值為52.7%,95%置信區間為{51.1%,53.2%};第二個門檻值為57.1%,95%置信區間為{56.6%,58.5%}。門檻真實性檢驗中發現外貿依存度的雙重門檻模型兩個門檻估計值LR統計量曲線在門檻值附近處于臨界值下方,因此門檻的估計值與真實值是一致的。進行參數回歸,結果如下:
創新資本投入、創新人力投入、資本水平以及金融發展水平等系數都為正,說明這些變量對區域創新產出都有促進作用。外貿依存度對人力資本呈現復雜的雙重門檻效應:當外貿依存度低于門檻值52.7%時,人力資本對區域創新產出的彈性為1.4576;外貿依存度介于門檻值52.7%和57.1%時,人力資本對區域創新產出的彈性提高到了到了1.7146;外貿依存度大于門檻值57.1%時,人力資本對區域創新產出的彈性下降到了到了1.5062。這說明,當外貿依存度過小時,區域內經濟與外部聯系不密切,阻礙了吸收引進外部先進技術和知識,區域內企業內面臨外部競爭壓力小,對技術創新的投入不足;當外貿依存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區域與外部的經濟聯系得到加強,提高了對外部先進技術與知識的吸收引進,區域內企業面臨外部競爭壓力增大,增加了技術創新的投入;當外貿依存度過大時,由于區域內其他經濟因素的制約,其對外部先進技術與知識的吸收引進陷入瓶頸,過于依賴對外貿易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下降,阻礙了人力資本的發揮與區域創新。
將2014年各地區的外貿依存度與外貿依存度門檻值做比較,發現北京、上海與廣東三省市外貿依存度處于門檻值2的上方,天津、江蘇和浙江三省市外貿依存度介于門檻值1和門檻值2之間,其余24個省級行政區的外貿依存度都處于門檻值1的下方。
四、總結
本文根據Hansen靜態門檻模型,構建面板模型對我國各地區外貿依存度影響下人力資本對區域創新的門檻效應進行了研究。發現中西部地區的外貿依存度普遍偏低,而東部少數地區存在外貿依存度過高的問題。隨著外貿依存度的提高,人力資本對區域創新的貢獻呈現先上升再下降的趨勢。中西部地區由于區位和交通的劣勢對外交流不足,影響了人力資本對區域創新的貢獻;東部部分地區過于因為有較高的對外貿易,有利于對先進技術的引進吸收,促進了區域創新的效率;少數地區過于依賴進出口,資源配置效率下降,致使人力資本對區域創新的貢獻減少。
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外貿依存度過低,如果適當提高進出口,將有利于人力資本的發揮和區域創新;局部地區的外貿依存度過高,這些省市應當努力開拓內需市場,減少對對外貿易的依賴程度。
參考文獻
[1]石峰,謝小春,姚旭兵.進口貿易門檻、研發投入與區域技術創新[J].經濟問題探索,2016,(02):54-62.
[2]呂鷹飛,李政.金融發展對創新效率影響的門檻效應檢驗[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5):75-79.
[3]李健,付軍明,衛平.FDI溢出、人力資本門檻與區域創新能力——基于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6,(01):1-9.
作者簡介:侯超越(1988-),男,漢族,四川營山縣人,學歷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數量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