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行政單位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越來越重,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與國家、人民的利益息息相關,作為財務工作的主要管理者財務人員,對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效有著巨大影響。本文主要從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管理的意義入手,分析了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加強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行政單位 財務人員管理 對策
近年來,隨著各項改革的不斷推進,特別是以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等為核心的財政管理機制改革,給行政單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財務人員是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的核心,然而,行政單位的財務人員還存在著管理理念陳舊、專業水平不高、業務能力不強、內控制度不健全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要完善行政單位的財務管理必須加強財務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財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完善行政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使其能夠不斷適應財務工作的需要。
一、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管理的意義
行政單位是進行國家行政管理、組織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單位,主要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實行預算管理的其他機關、政黨組織等。由于行政單位財務活動的特殊性,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具有更為廣泛的內容,不僅包括對公共資金的管理,還包括對各種公共資源的管理,主要內容有預算管理、收入與支出管理、成本管理、債務管理、資產管理。
由于行政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財政撥款,那么加強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就顯得更加為重要。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高低和專業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加強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的管理的意義就更加深遠。第一,加強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管理,有利于加強資金的管理、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第二,加強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管理,有利于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保護財產安全;第三,加強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管理,有利于加強負債管理;第四,加強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管理,有利于提高財務核算的真實性、完整性。通過加強財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調動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使其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財務工作需要,為行政單位在履行政府職能時更好發揮必要的人力支持。
二、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管理觀念陳舊
隨著形勢的發展和各項改革的不斷推進,對行政單位財務管理也空前加大,如預算管理、支出管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業績考核、預決算公開、壓縮三公經費開支、壓縮行政運行成本、債務管理、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等要求越來越高。這對行政單位財務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現實中,大部分行政單位的財務人員對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的思想觀念還停留在算賬、報賬等微觀經濟活動的范圍內,整個工作也只是對財務工作的反映,對財務數據不重視研究、分析、預測,對財務管理的廣度和深度認識不足,法律意識不強,參與單位三重一大的決策,解決復雜的經濟問題的能力不強。
(二)行政單位財務人員專業水平不高、業務能力不強
從行政單位的發展狀況看,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行政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效,目前行政單位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中學歷高的比較少,學歷低的比較多,財務管理專業的比較少、非財務專業的比較多,經過專業培訓的比較少、沒有上崗從業資格證的比較多(從業資格證書剛剛取消)。從對行政單位的財務檢查中發現,有的行政單位近三年的會計檔案中,只有會計憑證,無賬簿、無報表,且會計憑證沒有按順序裝訂。原始憑證審核把關不嚴,如:超標準報銷培訓費、差旅費,報銷食品、勞保用品、辦公用品等無明細清單的籠統發票,跨年度報銷加班餐費且加班餐費報銷事由不具體,不能嚴格執行公務接待和商務接待的規定,公務接待費報銷憑證缺少來訪單位公函,沒有實行公務接待預審批制度等等都體現出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不足,業務能力不強。
(三)行政單位的內控機制不健全
行政單位內部沒有完整的內控機制。對財務管理人員的職責分工未進行明確的劃分,有此單位會計管錢管物管采購,且大部分發票只有領導和會計人員簽字就報銷了,不利于財務管理情況的制約和監督,還有的單位為了方便,將支票和印章由一人管理,給單位的資金監管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單位各項規章制度為了應付檢查而制定,沒有從本單位實際情況出發,也有單位規章制度制定的很具體,但實際工作時,并沒有依據規章制度開展工作,導致檢查中發現,各類新老問題一堆。有些問題因時間節點不同,處罰的力度就不一樣,比如,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之前公務接待、公款吃喝、公款安排旅游很正常,但出臺之后是嚴禁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與公務無關的宴請,嚴禁用公款安排旅游等,如果單位領導不重視,財務人員審核不把關,不提醒,這些問題都將要被問責。
三、加強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管理的對策
(一)領導高度重視,加強財務人才隊伍建設
行政單位領導要應充分認識財務人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是繼續深化財政體制改革,規范行政單位預算管理、收支管理、資產管理、債務管理等有效履行行政單位職責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人才的培養是行政單位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財政部門要建立轄區行政單位財務人才隊伍的數據庫,鼓勵轄區行政單位財會人員積極參加繼續教育,提高學歷層次,專業技術水平,并支持財會人員參加領軍人才,高端會計人才培養選撥。另外要根據財會人員職稱情況現狀,制定具體計劃,鼓勵財會人員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職稱資格考試,對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財會人員積極推薦給各相關部門加以任用,并保障其相應的待遇,防止人才流失。
財政部門每年要定期進行業務考核,對考核不合格,不能勝任財會崗位的,及時予以調整,對考核優秀的,財會人員職務不僅進行表彰,還要積極推薦給各關部門,要建立符合財會工作實際的財會人員激勵機制,使財會人員獲得與其責任、貢獻相符的待遇,激發財會人員的內在動力和工作熱情,打造一支政治合格、業務精通、作風優良,清正廉潔的財會人才隊伍,在新時代變革的浪潮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二)加強行政單位財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
首先要從思想上進行教育,加強對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培訓,使行政單位財務人員擺正立場,保持清醒頭腦。還可以聘請專家、學者從國家會計法律法規等諸多方面,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用具體的事實和案例講解分析違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危害所在,使財務人員從思想根源上自覺抑制和糾正違反國家會計法律法規的行為、保證行政單位會計人員時時刻刻警醒自己,做到警鐘長鳴。其次要從專業知識上進行培訓,加強專業知識及法律法規培訓學習,如《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等,對其中的條款進行一一講解,并對細節問題答疑解或,保證行政單位會計人員操作時懂得原理所在,在從事會計活動時有法可依,另外還需要對各類相關軟件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對軟件的操作水平,現在對各類應用軟件的使用,不僅僅是簡單的填報關系,還需要明白填報數據實際意義和對數據的分析。
(三)完善行政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
行政單位內部管理效果是保證財務管理良好發展的基礎,因此不斷加強單位內部控制效果是改善財務管理效果的關鍵。行政單位需要在內部建立完善的控制制度,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及范圍,保證各崗位之間的職責明確,避免內部貪污腐敗現象出現,完善內部資金核算管理,保證核算過程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促進各部門人員之間的相關牽制及監督,提升資金運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完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及時改革內部開支標準,完善財務制度各項細則,促進單位內部各項資金流動和運作的合理化、明確化。
四、結束語
行政單位是以實現社會公益而不是以追逐利潤最大化為宗旨的機構,財務工作不僅關系著單位內部的利益,還關系著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應當更加重視財務人員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改善行政單位財務管理狀況,才能更好地履行行政單位的職能。
參考文獻
[1]許立國.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的思考.
[2]趙霞.對提高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的思考.
[3]林運宏.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如何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
[4]童斌珠.淺談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如何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
[5]石曉玉.淺談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和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