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汝輝 黃子慧 鈕曉紅 傅良杰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瘰疬科,南京,210014)
銀僵I號治療壞死性淋巴結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靳汝輝 黃子慧 鈕曉紅 傅良杰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瘰疬科,南京,210014)
目的:評價銀僵湯的初步優化方——銀僵I號治療壞死性淋巴結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為優化處方提供臨床依據。方法:選取2013年7—12月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瘰疬科收治的壞死性淋巴結炎患者60例,隨機分為銀僵I號組、銀僵湯組,每組30例。每劑藥均水煎成2袋包裝。1袋/次,100 mL,2次/d服用。觀察14 d,評估療效。結果:銀僵I號、銀僵湯在緩解靶淋巴結腫脹、疼痛,退熱,升白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各組均有較高的臨床安全性。結論:銀僵I號、銀僵湯療效相當,在簡化藥物組成后基本達到良好的臨床療效。
壞死性淋巴結炎;銀僵I號;處方優化
壞死性淋巴結炎,又叫組織細胞性壞死性淋巴結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是一種非腫瘤性淋巴結增大性疾病,屬淋巴結增生性病變[1]。其特征是淋巴結腫大、發熱、白細胞計數減少[2]。銀僵湯是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瘰疬科的常用經驗方,對壞死性淋巴結炎的治療具有明顯療效[3-4]。但由于該方藥物成分較多,長時間使用會增加藥物性肝損害的發生幾率,且不利于該方藥物作用機制及藥效學的進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選取該方主要藥物制成精簡方——銀僵I號方,進行臨床隨機對照研究,評價銀僵湯及銀僵I號治療HNL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7—12月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瘰疬科收治的符合入選標準的HNL患者6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銀僵I號組(銀僵I號組)、銀僵湯組,每組30例。銀僵I號組成男9例,女21例,年齡16~48歲,平均年齡(27.50±12.62)歲。銀僵湯組中男11例,女19例,年齡14~51歲,平均年齡(29.64±16.55)歲。2組患者基本情況及治療前觀察主要腫大淋巴結大小、疼痛度、體溫及WBC進行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診斷標準 參照《現代內科診療手冊》[1]、《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制定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1)發熱:多有上感等前驅癥狀,熱型多呈弛張熱,應用抗生素治療無效。2)淋巴結腫大:可有頸部、腋窩等體表部位的淋巴結腫大,一些患者可出現一過性肝臟、脾臟腫大及皮疹癥狀[6]。3)輔助檢查:腫大的淋巴結活檢是HNL唯一可靠的診斷依據[6];血象常示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計數減少或正常;少數患者出現轉氨酶升高。
1.2.2 中醫診斷標準 本研究采用HNL的中醫證型,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2輯2002年版,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瘰疬科優勢病種《痰毒(壞死性淋巴結炎)中醫診療方案》及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分為3證,分別為風熱痰毒證、熱毒壅盛證、痰瘀互結證。1)風熱痰毒證:不規則發熱,惡寒,體表淋巴結腫大,皮色皮溫如常,質地中等偏軟,邊界尚清楚,推之活動,觸痛明顯。和/或伴頭痛、咽痛等外感癥狀。舌質淡,苔薄黃,脈弦滑。2)熱毒壅盛證:不規則高熱,體表多枚淋巴結融合成團,皮色正常,皮溫略高,質地中等,邊界欠清晰,推之活動度略差,觸痛明顯。和/或伴顏面潮紅、鼻息氣熱、煩燥口渴、食欲不振、頭痛、咽痛、便秘。舌紅,苔黃,脈洪數或弦數。3)痰瘀互結證:無發熱,體表淋巴結腫大,質地中等偏硬,界限清,活動度可,無壓痛,皮色皮溫正常。舌紫暗或有斑點,苔薄膩,脈弦澀。以中醫辨證標準為主,若見癥狀復雜,證型兼夾,則以癥狀偏明顯者為主定型。由職稱為高年資主治中醫師以上醫生進行中醫辨證確診。

表1 2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注:組間比較,P>0.05。
1.3 納入標準 1)符合西醫診斷及中醫辨證的患者;2)病理學確診為HNL;3)臨床主要表現:發熱、淋巴結腫大疼痛、白細胞降低或正常;4)外周血液2.0×109/L≤白細胞計數≤10.0×109/L,1.0×109/L≤中性粒細胞計數≤7.0×109/L。
1.4 排除標準 1)不符合本病診斷者;2)確診為川崎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化膿性淋巴結炎、淋巴結核、自體免疫性疾病、淋巴結轉移性癌、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貓爪病、惡性淋巴瘤等其他疾病;3)嚴重并發癥者,如多臟器功能衰竭者;4)診斷不確定,難以歸類者;5)鑒于醫學倫理學考慮,本次研究排除WBC≤2.0×109/L、T>40 ℃的HNL患者。
1.5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予銀僵I號進行治療,銀僵I號組成為:金銀花、白僵蠶、黃芪、蘆根。煎藥機煎取藥液,1劑/d,分2袋包裝,100 mL/袋,1袋/次,2次/d口服。對照組給予銀僵湯治療,銀僵湯藥物組成為:金銀花、連翹、白僵蠶、紫花地丁、荊芥、防風、柴胡、黃芩、拳參、黃芪、蘆根、甘草等。煎藥機煎取藥液,1劑/d,分2袋包裝,100 mL/袋,1袋/次,2次/d口服。銀僵湯、銀僵I號均由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藥劑科提供。治療14 d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對各指標結果進行觀察。
1.6 觀察指標 從治療日開始,連續觀察第1、3、7、10、14天的主要指標(體溫、靶淋巴結最大徑、疼痛程度、WBC);治療前、治療后各檢測1次血常規、肝腎功能、紅細胞沉降率。
1.7 療效判定標準 主要根據藥物的消腫(以最大淋巴結為靶淋巴結)、止痛(局部疼痛情況)、降體溫及升白情況進行評價。以腫脹程度(靶淋巴結的最大徑)、疼痛、體溫及WBC為主要療效觀察指標,運用癥狀、體征積分制及療效評估[4]。1)疼痛度:0分-無疼痛;1分-輕微疼痛,意識不到疼痛,靶淋巴結有壓痛;2分-患處觸痛,有自主疼痛,患者能自我感覺患處能忍受的疼痛,日常工作休息受一定程度的影響;3分-觸痛顯著,難以忍受,日常工作休息受到嚴重影響。2)靶淋巴結腫脹程度:0分-無腫大淋巴結;1分-腫脹程度輕,靶淋巴結直徑≯1.0 cm;2分-腫脹程度中,靶淋巴結直徑大于1.0~2.5 cm;3分-腫脹重,靶淋巴結直徑大于2.5 cm。3)發熱程度:0分-不發熱,T≤37 ℃;1分-低熱型,37 ℃ 1.8 安全性評價 分5個評定標準(肯定有關、很可能有關、可能有關、可能無關、肯定無關)。分析患者不適情況及輔助檢查結果異常對照評定標準,將前3者合并計算不良反應率。并詳細記錄不良反應程度。根據病情由觀察者決定進一步試驗安排,對于停藥患者應及時、長期追蹤,并記錄處理經過及結果。必要時上報倫理委員會。 2.2 2組靶淋巴結腫大程度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銀僵I號組和銀僵湯組治療7 d后可明顯縮小腫大淋巴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各時間節點組間比較,銀僵I號組和銀僵湯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靶淋巴結疼痛程度比較 2組患者在治療3 d后均可緩解患處疼痛,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顯示,治療第1、3、7、10、14天銀僵I號組和銀僵湯組療效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各組發熱程度比較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各組在治療7 d后體溫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治療第1、3、7、10、14天銀僵I號組和銀僵湯組退熱效果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各組WBC減少程度比較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各組在治療7 d后均能明顯升高WBC,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治療第1、3、7、10、14天銀僵I號組和銀僵湯組生白效果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2.6 安全性評價 2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等指標均在良性發展階段(如WBC減少、轉氨酶升高者經規范治療后,均轉為正常值或向正常范圍發展。未出現相反病例);患者無明顯不適主訴及異常體征,表明具有較高的臨床安全性。 壞死性淋巴結炎最常累及亞裔人,以青年女性多發[7],可伴系統性癥狀,少數患者病情進展可致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8]。具有復發率高、有效控制率低的特點,國內外總結該病的復發率在3.3%~17.14%[9],現代醫學指出,抗生素治療無效,首選激素治療,雖能暫時緩解癥狀,但停藥后易于復發,一些患者具有激素依賴性,且長期使用激素的不良反應較重,如感染、類固醇糖尿病、精神中樞神經障礙等,相當多患者主觀上不愿接受激素治療[10]。 HNL是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優勢病種,經過長期臨床研究發現,中醫藥治療具有突出優勢[2]。銀僵湯來源于多年的臨證經驗總結,前期研究表明,該方對于HNL引起的淋巴結腫大、疼痛、發熱、WBC減少等有明顯療效[2-3],并且安全性好。由于銀僵湯藥物成分較多,制作工藝提煉工藝較為復雜。組方經煎藥口服,通過胃腸道吸收作用于人體,由于每味藥物的成分復雜,可吸收程度也不同,從而制約藥物藥效成分的提取和吸收。對銀僵湯及進行研究開發,將藥物的成分規范化、準確化,將藥物有效成分最大化優化。以長期的臨床研究為基礎,初步篩選銀僵湯中起主要作用的4味藥制成優化方——銀僵I號,亦期達到減少銀僵湯中復雜中的干擾成分,提高組藥純度的目的。 表2 各組治療過程中靶淋巴結腫脹程度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各時間節點組間比較,P>0.05。 表3 2組患者治療過程中靶淋巴結疼痛程度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各時間節點組間比較,P>0.05。 表4 各組治療過程中發熱程度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各時間節點組間比較,P>0.05。 表5 WBC的變化情況比較 注:組內比較:與治療前比較,*P<0.05,各時間節點組間比較,P>0.05。 該課題研究的初步結果表明,銀僵I號組與銀僵湯組療效相當,臨床療效值得肯定,臨床研究意義顯著,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在緩解靶淋巴結腫脹、疼痛,退熱,升白方面均具有突出療效,初步研究發現,2者在風熱痰毒證HNL療效不及熱毒壅盛證,痰瘀互結證HNL療效更差,存在單方治一病的缺陷,不符合中醫學辨證論治的思路,可考慮增加疏風解表藥、活血化瘀藥進行辨證加減,為下一步中醫綜合診治方案的療效評估指明研究方向。且中醫藥治療HNL的復發率方面缺乏長期隨訪的資料。提示本研究團隊下一步可加強優化方——銀僵I號的隨證加減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尋找其作用機制、以大樣本隊列研究要求建立長期隨訪機制,來系統評估中醫藥在治療本病中的優勢地位。 [1]汪麗蕙,許廣潤,張樹基.現代內科診療手冊[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4:391. [2]靳汝輝,黃子慧,傅良杰.中藥內服外用治療風熱痰毒證壞死性淋巴結炎[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6,22(3):288-289. [3]黃子慧,張國英,洪練青,等.銀僵合劑治療壞死性淋巴結炎[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31(3):570-572. [4]黃子慧,鈕曉紅.銀僵合劑觀察組織細胞性壞死性淋巴結炎38例[J].上海中醫藥雜志,2011,45(11):57-59. [5]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1. [6]黃子慧,張國英,靳汝輝.銀僵湯對組織細胞增生性壞死性淋巴結炎患者TNF-α、CD4~+、CD4~+/CD8~+的影響[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8(6):557-558. [7]Mrówka-Kata K,Kata D,Kyrcz-Krzemień S,et al.Kikuchi-Fujimoto disease as a rare cause of lymphadenopathy——two cases report and review of current literature[J].Otolaryngol Pol,2013,67(1):1-5. [8]Baumgartner BJ,Helling ER.Kikuchi′s disease: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Ear Nose Throat J,2002,81(5):331-335. [9]Blewitt RW,Kumar SN,Abraham JS.Recurrence of Kikuchi′ s lymphadenitis after 12 years[J].J Clin Pathol,2000,53:157-158. [10]華穎,項紅霞,鄒春燕.頸部亞急性壞死性淋巴結炎18例[J].廣東醫學,2005,26(9):1171. (2016-04-25收稿 責任編輯:王明) “國風養心杯”有獎征文通知 為了更好的交流養心氏片臨床使用經驗,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個交流學術平臺,《世界中醫藥》編輯委員會與上海醫藥集團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決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共同舉辦“國風養心杯”有獎征文活動,征文具體要求如下: 征文內容:1.養心氏片臨床療效觀察: 例如:養心氏片在改善穩定性冠心病及PCI術后心功能不全體征及癥狀,心律失常、糖尿病等相關并發癥,圍絕經期綜合征,軀體癥狀障礙等臨床療效觀察。 2.同類產品比較應用的研究總結。 征文要求:1.論文具有創新性和科學性,論點鮮明、論證充分、邏輯嚴謹、結果真實可靠,5000字以內為宜,未公開發表及未在全國性會議上交流過。 2.論文請按“題目、姓名、作者單位、郵編、摘要、關鍵詞(以上中英文),正文、參考文獻”的順序排列。如多名作者,請在姓名右上角標明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及第三作者的數字序號,每篇論文作者一般不超過5人。 3.論文摘要為300~400字,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部分簡要內容。 4.論文后可附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如: ①(書)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名、出版年月、頁碼; ②(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期刊名、年份、卷(期)、頁碼。 5.論文標題下請注明作者姓名、職稱、工作單位、聯系方式、郵箱及郵編。參選者請保留底稿。 稿件評審:本次活動的所有征文均由《世界中醫藥》雜志編輯部組織專家進行審閱并評選出優秀論文,獲獎者均可獲得一定的獎勵。獲獎文章將在2016-2017年《世界中醫藥》雜志正式發表,刊發前將專函通知獲獎論文的第一作者,如有其他發表需求請電函。上海醫藥集團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將保留上述活動的解釋權利,并擁有對來稿的處理權和各種媒體的使用權。 投稿方式:所有論文請以Microsoft Word電子文件形式,發至growfulmkt@163.com,并注明“養心氏片有獎征文”字樣;或致電:0532-86058972,18660222858。 聯系人:劉先生。 截至時間:2017年12月31日(以電子郵箱收到日期為準);所有征文恕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凡參加本項活動的第一作者均可獲得上海醫藥集團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贈送的精美紀念品。 歡迎廣大臨床醫生踴躍參加本項活動! Safety and Efficacy of “Yinjiang” I in the treatment of histol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in Ruhui, Huang Zihui, Niu Xiaohong, Fu Liangjie (DepartmentofLuoliDiseases,NanjingIntegrated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Hospital,Nanjing210014,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optimized Yinjiang Decoction (“Yinjiang” I) in the treatment of histol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 Methods:Sixty patients with HNL in the hospital were chosen and then divided into “Yinjiang” I group(n=30) and Yinjiang Decoction group (n=30) randomly. Prescriptions were prepared as water decoction for 2 packages and 2 times a day with 100ml each time for oral-taking. 14 days were set as 1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the efficacy was observed. Results:The relief of Target lymph swelling and pain and bringing down fever of the two group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nd the result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oth the two groups have high clinical safety.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simplified“Yinjiang” I is similar to Yinjiang Decoction and simplified Yinjiang Decoction generally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Histol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Yinjiang” I; Prescription optimization 南京市醫學科技發展資助項目(YKK15173) 靳汝輝(1984.07—),男,碩士研究生,住院醫師,研究方向:淋巴結疾病的中醫藥研究,E-mail:jinruhui@126.com R263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7.07.032
2 結果
3 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