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岳華
摘要:根據教育部門對新課標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的同時,應重視學生的參與意識發展。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體驗、合作研究、真心理解等過程,真正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流、學會創新,從而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發展學生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實踐表明,只要是學生親身體驗的東西、全身心領悟出的道理,才能一直存在于學生腦海深處,并且這種能力會伴隨他一生,受益一生。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參與意識;發展途
引言:
伴隨著西馬克標的不斷更新,地理教學教學目標也有了較大變化,新課標要求我們不在只是注重地理知識的認知,還要加強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但,在實際的地理教學過程中,我們沒有把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運用,沒有引起重視。教師應結合職業學校的教育特點及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下面就地理教學中學生參與意識進行探討。
1.發展學生參與意識的重要性
1.1在現在課堂,學生不僅挺教師講課學習,而且可以獨立、主動和有創造性的學習,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自主學習的核心和實質。所以說,在地理課堂中,老師尊重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領路人,只能"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高中階段教育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提高國民素質和培養創新人才具有特殊意義。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個學生的優勢潛能"。《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在實施建議中要求:"教師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轉變學生機械模仿、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和富有個性地學習,可以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引導"。
1.2教學中多給學生創造機會,讓學生主動學習、多創造機會讓學生體驗,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這就要求,廣大教師要重視發展使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能積極主動、有選擇、富有個性的學習,努力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并且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2.學生參與意識缺失的原因分析
就目前教育現狀,不少高中地理教師開始注意到學生的參與意識,但有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還是包辦了學生的一切:學生應該掌握什么知識,應該具有什么樣的能力,甚至連學生思考問題方式都被包辦,學生幾乎沒有自由選擇、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大部分學生在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缺陷。
3.發展學生參與意識的主要途徑
毋庸置疑,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參與意識發展,對學生現時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效果、思維方式以及未來的健全人格、個性發展、健康成長、處世方式等影響深刻。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我們無法改變當前的教育大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和行為,思想上要重視學生參與意識發展,行動上要將之落實在每節地理課堂教學中。近年來,者在發展學生參與意識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并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正確認識師生關系,提高學生主體地位高中地理新課程所遵循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倡導教師角色的轉變,克服師生關系的不平等。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要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然而,當前多數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教學成了教師"傳經布道"神圣不可侵犯的講壇。其結果是,學生的學習參與意識得不到體現,學習主動性得不到調動,個性得不到發展,學生的學習活動大都是消極的、被動的,有時甚至是被迫的。學生沒有了充分自主,缺乏了自由選擇,久而久之,學習就成了一件疲于應付的苦差事甚至使許多學生常常感到身心疲憊。
3.2營造和諧課堂氛圍,喚醒學生主體意識我們平時看到的高中地理"原生態"課堂,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一是教師整堂課在津津樂道地講授,學生在靜靜地聽講、不停地記筆記、匆忙地做題;二是教師整堂課放電影式地播放教學課件,學生目不轉睛地觀看,學生成為課堂中忠實的觀眾和聽眾;三是教師在課堂講授過程中偶爾會有連珠炮式的提問,學生提心吊膽地應答。在課堂上,教師要學生學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教師要學生怎么學,學生就得怎么學。學生往往表現為無條件地順從教師,很少有自己的主見,很難看到學生主動、大膽地向教師發問,學生有話不敢說,有疑惑不敢問,有意見或建議不敢提。同時,在這種教學方式和課堂氛圍的長期熏陶下,學生也習慣了等待教師奉送地理知識,缺少主動發現地理問題的意識,缺少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動力,缺少主動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學生的主體意識極為淡薄。
3.3尊重學生個性差異,重視學生主體活動調查發現,許多學校同一年級地理備課組教師的教學活動基本是統一的,如進度統一、教案統一、課件統一、學案統一、作業統一、測試統一、評價統一等,不同班級、同一班級不同學生的地理學習幾乎沒有選擇權,基本上是一個"聽師由命"的非自主過程。這種教學行為,嚴重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違背了高中地理新課程"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這一基本理念。
3.4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發展學生主體能力教師每天都在課堂上生活,學生的學習時光。大多在課堂上度過。要發展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主體能力,教師必須重構地理課堂,從變革課堂教學方法入手?!陡咧械乩碚n程標準(實驗)》在實施建議中要求:“高中地理教學要體現課程理念、落實課程目標、達到課程標準,需要地理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充分考慮高中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不同的學習需要,積極探索和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4.結束語
教育的本質是對學生進行塑造和培養,發展學生參與意識的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點,促進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追求。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應與時俱進,更新教學觀念,積極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做參與意識地理課堂教學的積極探索者、勇敢推進者和智慧實踐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