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

摘要:煙臺作為我國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近些年來,由于城市的不斷發展,工程建設量的逐年增加,環境工程地質方面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如何有效減少這些問題的發生與進一步發展,確保區域經濟持續向好,因此針對上述問題進行系統研究變得越發重要起來。文中筆者針對煙臺市存在的環境工程地質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必要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關鍵詞:環境工程地質問題;防治對策
1 煙臺市環境工程地質問題
煙臺市位于膠東北隆起與棲霞復背斜的北翼,面臨的環境工程地質問題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超采地下水形成地面開采漏斗:煙臺市主要供水地段已形成多個開采漏斗區,部分區域還在有進一步加重的態勢,嚴重影響到該市的城市供水。尤其到了枯水時節,供水已經難以滿足城市需要,超采地下水,導致水位持續下降,給該市的城市發展以及人民生活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1.2 海水入侵:該區地下水超采情況非常突出,漏斗區在河谷平原以及濱海平原的地下普遍存在,由于地下漏斗區的存在,在海水的作用下,不斷侵入,給地下水造成很大污染,進一步的加重了區內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海水入侵區域,目前看來在牟平城區偏北方向以及煙臺市以北沿海夾河兩岸的地區,由于海水的不斷侵入,該當地的人民生活以及城市發展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1.3水質污染:地下水污染問題比較突出,這與區內工業發展以及人口密度和不合理排污存在非常密切的關系。尤其是芝罘區的水污染問題更為突出,生活污水以及工業污水都順著該區內的9條河流進行排泄,最終排到海內。有關資料表明,其排泄下來的污水有毒有害物質嚴重超標,給流域內的地下水造成了相當嚴重的污染,導致該區水質出現非常嚴重的水體污染,水質不斷惡化。
1.4濱岸侵蝕: 煙臺山賓館周圍以及牟平養馬島偏東方向是煙臺海的區域內有一塊比較平坦的草地,隨著海水的不斷侵蝕,已經成為了沙岸。芝罘島區
域內的婆婆石位置周圍,主要是沙灘(10脈左右),但因在此不斷挖沙,進一步的加重了濱岸侵蝕,目前此處逐漸成為了侵蝕陡崖,大約有10幾米高。
1.5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主要出現在礦山地帶,由采礦活動引起,主要如:李博士夼滑石礦以及福山銅礦等礦區位置。不僅有屬于國家級的礦山,而且還有許多村級的采礦點,很多廢棄很久的礦井、坑,沒有進行有效治理,出現積水,甚者出現塌陷形成滑坡體。
1.6 地基失穩與失效: 砂土液化以及不良地基土特征在煙臺市區內普遍存在,由于人工填土,人工填溝、填海比較普遍,造成其非常松散的結構,極易造成陷落情況的發生,不具備很好的抗震性,給工程建設造成很大的影響,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應對。在煙臺港區域內存在一個厚約8米的吹填土區,該區主要是由于港池挖泥吹填造成,吹填土性質非常差,不具工程建設標準。芝罘區以及牟平區與萊山孫家灘等區域內存在砂土液化現象。工程性質較差,抗震性差。
2 對該市環境工程地質問題防治措施的分析
2. 1防治原則。防治原則即針對不斷惡化的工程地質環境問題,采取必要的措施就加以改造,改善因人類工程導致地質環境的破壞,通過有效的防治措施,實現人類生存環境的新改變,形成人地共生,和諧相處的局面,使其達到很好的經濟、環境以及社會效益。所以,應當注重規律,據此對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以論證與實踐,采用綜合防治的原則,予以實施。堅持防御自然災害與人為災害并舉的原則;堅持防治工程地質環境惡化的超前性原則。
2. 2綜合防治技術和措施。有效防止城市環境工程地質問題,必須要全面做好下面所述的技術與措施:
(1)認真細致的進行工程地質調查,并做好相關的巖土勘查:對工程建設進行全面的地質環境詳查,以及詳細論證工程建設的規模與類型以及建設方式,對城市開發意義重大。應當全面了解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地質環境問題,是否存在制約因素,據此進行城市的合理開發。工程建設,地基是基礎中的基礎,因此必須要結合工程建設區域的地質環境問題進行工程建設的類型、規模以及方式的選擇。地基決定工程建設的質量是否安全以及其經濟效益,倘若出現問題,解決起來相當困難。所以,工程建設場地的巖土工程勘察非常重要,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加以科學論證,方可實施工程建設,同時針對不良地質情況以及軟地基,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應對,確保萬無一失。
(2) 土地利用規劃必須要科學合理: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城市土地利用的規劃,科學合理的土地利用規劃,關乎城市的綜合開發的效益,對城市發展意義重大?;谝陨纤?,加強土地資源的科學合理利用的規劃措施的制定,意義重大。
(3) 實施城市土地利用工程控制技術: 地質環境問題是制約城市發展的主要因素,經濟效益與土地工程利用的程度存在非常密切的聯系,盲目的開發必定會嚴重影響其經濟效益。所以應當對此問題采取城市土地利用工程控制的相應技術,并且制定統一標準,科學合理的進行土地規劃,對土地利用工程進行有效的控制,真正實現土地利用的合理化與科學化。
(4) 加強城市綜合性工程防御系統建設:該系統的建設,應當與工程選址同步進行,結合工程建設的地質情況,科學合理的對工程建設進行布局,提高工程結構水平,有效應對工程地質環境存在的問題。原來的塘壩以及海堤普遍存在建設年代久遠的問題,因資金原因,在建堤壩也只能進行階段性考慮,難以實現久遠性。很多防御設施在應對上升的海面潮水沖擊時,存在明顯不足,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對一些非常容易導致海水侵蝕的區段以及比較低洼區段,進行新的防潮堤壩建設。尤其是沿海工業發達地區以及城鎮,不但要加筑堤壩,而且對相應的建筑物也應當將其基面高程進一步提高,避免海水對其淹沒。
參考文獻
[1]金振凱.城建中的環境地質問題及其防治[J].浙江水利科技,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