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毓華
摘 要:在當前新課改的不斷實施下,本文筆者站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立場出發,對當前新課改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提供給相關人士,旨在進一步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為我國培養出更多復合型人才做出重要的貢獻。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問題;方案
當中學生七年級中的思想品德教材經過了新課改后的實施過程中,不同學校都呈現出不同的效果。然而,在實際應用的時候也同樣存在了一些不足之處。這樣就要求相關人員對此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采取恰當的解決方案,從而為思想品德教學的順利開展創造有利條件。
1 存在的問題
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填鴨式”灌輸的教學,方法極為簡單,學生完全依賴于教師。學生在接觸到新教材時,感覺很不適應。課堂教學中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教師在課前花了大量時間備課,找資料,設計情景,到課堂上卻由于學生配合不好使一些設計好的活動無法順利完成,從而影響課堂45分鐘的效益。
新教材的指導思想很科學,所體現的教學方法很先進,內容豐富多彩,素材貼近生活,時代氣息濃厚。但在具體教學中很多學生卻不能很快適應。這因為新教材中設計的許多問題都具有開放性,這一方面給教師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合理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發展學生創新性思維留下了巨大的空間;但另一方面也需要具有相應觀念和能力的師生,否則,新教材就發揮不出它應有的作用。
隨著思想品德新課改的實施下,可以利用諸多的案例及其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即使在新課改中比較傾向于多元化評價,不但會對學習內容做到熟練掌握,與此同時還能夠對學生各個方面進行評價。然而,在實際問題中教師應當在以往的期末中進行統考的形式來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進行判斷,但是往往試卷會對測試內容的準確性較為重視。因此,諸多教師認為新課改是必然的發展形勢,然而對于考試制度來說,特別是中考思品制度不進行完善,課堂改革應當會存在較大的困難。由于存在考試壓力,這樣就需要在考試的前期階段對知識進行講解,學生為了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也會嘗試做很多的練習題,這樣就致使一節課體驗的時間占用了較多的時間。
由于在新教材中所具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都會在某種程度上使教師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某些教師在長時間都利用以往的教學手段,沒有對新型教學引起必要的重視,也沒有定期的為學生舉辦各種類型的實踐活動。當教師使用新教材以后,因為對該教材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還沒有做到熟練掌握,這樣就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新教材的實施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對教學的整體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如此,在新教材中,往往會有著較為豐富的素材,這樣就要求教師應當具備相應的文化底蘊。倘若教師自身沒有較高的知識水平,那么這種情況同樣是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經常出現的一種現象。
2 解決方案
2.1 積累資料,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對思想品德課感興趣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中的教材沒有過多的內容,而且該課程具有一定的實踐性,這樣就要求教師在講授這門課程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并妥善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禁止出現脫離實際的情況,必須采取適當的事例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應當對教材以及參考書引起重視,并將積累到的材料使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標記,并做好相應的存檔工作,從而建立完善的教學資料檔案,為思想品德課的順利進行創造有利條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努力創造學習情景,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其次,要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學活動要分層進行,讓他們“能跑則跑,能走則走”。特別是對學習差的學生,要降低對他們的要求,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歡樂。有了成功,學生對學習就有了興趣。只要是學習,就一定會遇到困難。教師要讓學生懂得“意志是愿望的脊梁骨,困難是意志的試金石”。
2.2 靈活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教材的板塊內容編排比較合理,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思路進行重新調整和組合,這樣一來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
如果學生的基礎較差,要將新教材的內容面面俱到地教完,學生接受起來就比較困難。與其如此,還不如大膽刪去一些難度大、學生接受不了的內容,或者用相對簡單的材料來替換,或者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中事件、場景、材料來教學,走進學生的生活世界。
教師也可根據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延伸和適當的補充,適時增加相關的有益內容,或讓學生在閱讀、收集資料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如在上有關傳媒方面內容時,可以增加一些網絡媒體材料,并讓學生就網絡對中學的利和弊展開討論,使學生對網絡有清楚的認識。
2.3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給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多媒體教學把文字、聲音、圖像等融為一體,使教學內容生動化、形象化、具體化,引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學生通過看、聽、說、用,受到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極利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同時,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可以使教學節奏明快,練習轉換、環節交替緊湊,又便于隨時創設情景,因而使得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更充分地發揮。
2.4 改變評價方式
依據課程評價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實施合理的評價手段是必要的。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嘗試促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的評價制度,并采取形成性評價與相關終結性評價相互融合的形式,不斷對結果較為重視,而且又對過程引起重視,促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促使學習結果的評價實現統一的目的。
2.5 對教師進行培訓,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教師應當做的事不斷的完善自身掌握的知識,并可以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不定期的進行培訓,將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加以提升,并對新型教育方式做到熟練掌握,可以靈活的使用一些現代化等設備來為教學做好服務。不僅如此,教師還應當對自己的教學方式不斷完善,最大程度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新教材的使用,會要求教師應當具備較高的文化水平,因此教師不僅要對自己的領域知識做到胸有成竹,而且還應當將自己的知識領域不斷擴大,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
結束語
通過以上內容的論述,可以得知: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下,學校在開展應用新教材授課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新的問題,這樣就需要相關人員采取合理的方式處理好出現的問題,本文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旨在為我國培養大量的復合型人才輸送新鮮的血液。
參考文獻
[1]李圣安.初中政治課堂導入方法新探[J].文理導航(上旬),2011(12).
[2]李瑞潔.關于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導語藝術的實踐探究[J].才智,2011(27).
[3]牛磊.淺談情境導入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J].新課程(教師),2010(09).
[4]朱永兵.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導入技巧[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