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四化□孫軍□徐俊□王雋哲□徐嘉俊
1.上海電氣南通國海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南通226000
2.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200070
論危險廢物的處理處置技術
□鄧四化1□孫軍2□徐俊2□王雋哲2□徐嘉俊2
1.上海電氣南通國海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蘇南通226000
2.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200070
現(xiàn)有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技術分為四類:安全填埋技術、焚燒處置技術、物理處理技術和化學處理技術,對這四類技術進行了介紹,對四類技術的實用性進行了探討,并對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技術的未來發(fā)展提出了思考與建議。
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有關工業(yè)廢物的環(huán)境污染投訴案例越來越多,尤其是危險廢物,由于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或感染性等,已經(jīng)成為環(huán)境保護需要處理處置的重點對象。
危險廢物被分為46大類別479種,包括工業(yè)危險廢物、醫(yī)療廢物和其它社會源危險廢物等,根據(jù)產生源,危險廢物可以分為工業(yè)源和社會源兩類;根據(jù)屬性,危險廢物可以分為無機廢棄物、油類廢棄物、有機廢棄物、其它有害廢棄物等。危險廢物名錄中的46大類廢物在我國均有產生,其中堿溶液或固態(tài)堿、廢酸或固態(tài)酸、無機氟化物、含銅廢物和無機氰化物等5種廢物的產生量已占到危險廢物總產生量的57.7%。
根據(jù)每年國家公布的環(huán)境統(tǒng)計結果,2001~2014年全國危險廢物產生和流向情況見表1,表中“…”表示數(shù)量小于規(guī)定值。
目前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方式主要分為4大類:安全填埋技術、焚燒處置技術、物理處理技術和化學處理技術。
物理處理技術主要指固化和穩(wěn)定化技術,也包括各種相分離技術。固化和穩(wěn)定化[1]處理將危險廢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固體基材中,使危險廢物中的所有污染組分呈現(xiàn)化學惰性或被包容起來,減小廢物的毒性和遷移性,同時改善處理對象的工程性質,以便于運輸、利用和處置。危險廢物固化和穩(wěn)定化處理是危險廢物安全填埋處置前的必要步驟,通常是填埋處置前的預處理。固化和穩(wěn)定化工藝主要用于處理其它處理產生的殘渣物及不適于焚燒處理或無機處理的廢棄物。

表1 2001~2014年全國危險廢物產生情況和流向
2.1 水泥固化
水泥是最常用的危險廢物穩(wěn)定劑,水泥固化技術[2]也是最常用的廢物處理技術。水泥是一種無機膠結材料,經(jīng)過水化反應后可以生成堅硬的水泥固化體,具體應用時,將廢物與水泥混合起來,加水水化后形成整體堅硬的鈣鋁硅酸鹽晶體結構。廢物被摻入到水泥的基質中,在一定條件下,廢物經(jīng)過物理、化學作用后,可進一步減小自身在廢物-水泥基質中的遷移率。水泥固化適用于重金屬、廢酸和氧化物。實踐證明,用水泥進行固化處置對砷、鉛、鋅、銅、鎘、鎳等是有效的,但對有機物處置的效果尚不明確。
水泥固化的混合方法可分為外部混合法和容器內混合法。
外部混合法將廢物、水泥、添加劑和水在混合容器中進行混合,經(jīng)過充分攪拌,然后注入廢物-水泥固化體儲桶中,如圖1所示。
容器內混合法直接在最終處置的容器內進行混合,然后用可移動的攪拌裝置進行攪拌,如圖2所示。

圖1 外部混合法流程

圖2 容器內混合法流程
2.2 石灰固化
石灰固化[3]指以石灰、垃圾焚燒飛灰、水泥窯灰及熔礦爐爐渣等具有火山灰反應的物質作為固化基材而進行的危險廢物固化操作。在適當?shù)拇呋h(huán)境下進行火山灰反應,將廢物中的重金屬成分吸附于所產生的膠體結晶中,常加入氫氧化鈣使廢棄物穩(wěn)定,石灰中的鈣與廢物中的硅鋁酸根會產生硅鋁酸鈣水化物。石灰固化適用于重金屬、廢酸和氧化物,固化結構強度不如水泥固化,因而較少單獨使用。
2.3 塑性材料固化
塑性材料固化[4]屬于有機性固化處理技術,分為熱固材性材料包容和熱塑性材料包容兩種方法。
熱固性材料指在加熱時會從液體變?yōu)楣腆w并硬化的材料,這一過程實際上是一種由小分子變?yōu)榇蠓肿拥慕宦?lián)聚合過程。使用熱固性有機單體(如脲甲醛)和已經(jīng)過粉碎處理的廢物充分混合,在絮凝劑和催化劑的作用下產生聚合,并形成海綿狀的聚合物質,從而在每個廢物顆粒周圍形成一層不透水的保護膜。這一方法所使用的熱固性材料價格昂貴,且操作過程中會有有機物揮發(fā),容易引起燃燒,所以不能大規(guī)模應用,只能處理少量高危害性廢物,如劇毒廢物、放射性廢物等。
熱塑性材料包容指使用熔融的熱塑性物質在高溫下與危險廢物混合,以達到使危險廢物穩(wěn)定的目的。熱塑性物質包括瀝青、石蠟、聚乙烯、聚丙烯等。冷卻以后,廢物就被固化的熱塑性物質包容,包容后的廢物再經(jīng)過一定的包裝后可以進行處置。在操作時,通常先使廢物干燥脫水,然后使聚合物與廢物在適當?shù)母邷叵禄旌希⒃谏郎氐臈l件下將水分蒸發(fā)。這一方法能耗較高,操作過程中會產生揮發(fā)性物質,且廢物中會含有影響穩(wěn)定性的熱塑性物質。
2.4 熔融技術
熔融技術也稱玻璃化技術[5],指將待處理的危險廢物與細小的玻璃質經(jīng)混合造粒成形后,在1 000~1 100℃高溫熔融下形成玻璃固化體的技術。這一技術借助玻璃體的酸堿致密結晶結構,確保固化體永久穩(wěn)定,最大優(yōu)點在于能夠得到高質量的建筑材料,缺點則是處理要求高,費用也高。
危險廢物在高溫環(huán)境下轉變?yōu)榈蔫T石材料或玻璃體在結構上極為穩(wěn)定,有害物質浸出率極低,可以確保污染物不向環(huán)境中遷移。當然,由于高能耗和高費用,到目前為止,除已經(jīng)在鑄石生產中作為經(jīng)典原材料使用的幾種工業(yè)廢渣外,熔融技術的應用范圍仍然有限。
2.5 自膠結固化技術
自膠結固化技術[6]是利用廢物自身的膠結特性來達到固化目的的方法,這一技術主要用于處理含有大量硫酸鈣和亞硫酸鈣的廢物。
廢物中含有的硫酸鈣與亞硫酸鈣均以二水化物的形式存在,加熱至107~170℃后脫水,脫水后的兩種產物在遇到水后,會重新恢復為二水化物,并迅速凝固和硬化。將含有大量硫酸鈣和亞硫酸鈣的廢物在控制的溫度下煅燒,然后與特制的添加劑和填料混合成稀漿,經(jīng)過凝結固化過程即可形成自膠結固化體。這種固化體具有抗?jié)B透性強、抗微生物降解和污染物浸出率低的特點。
自膠結固化技術的工藝簡單,不需要加入大量添加劑,但這一技術只適用于含有大量硫酸鈣的廢物,應用面狹窄。
2.6 藥劑穩(wěn)定化技術
在所有處置的危險廢物中,重金屬類廢物占60%以上,對于這一部分廢物,可以考慮采用國際上比較常用的藥劑穩(wěn)定化技術。根據(jù)廢物中所含的不同重金屬種類,可以采用的穩(wěn)定化藥劑包括石膏、漂白粉、硫代硫酸納、硫化鈉和高分子有機穩(wěn)定劑。經(jīng)藥劑處理后的重金屬類廢物,其增容率很小,相比石灰或水泥固化處理后增大的體積大幅減小,能夠節(jié)省大量庫容,延長填埋場的使用壽命。經(jīng)藥劑穩(wěn)定化技術處理后的重金屬廢物較易達到填埋控制標準,減小了處理后廢物二次污染的風險。
2.7 小結
對于非金屬類廢物,特別是占所有處置廢物量20%的固體酸和固體堿,可以采用中和技術進行預處理,達到以廢治廢的目的。在不能滿足入場所要求的酸堿值控制標準時,可以加入一定量的石灰以調節(jié)中和處理后的廢物。另外,對于其它毒性較大的廢物,如含氟廢物及石棉廢物等,可以采用水泥固化的方法進行處理,雖然此方法增容率大,但由于這類廢物在所有處置廢物中所占比例僅為1%左右,因此對總體處理后廢物的增容率影響不大。
經(jīng)過調研,各種固化和穩(wěn)定化技術的適用對象優(yōu)缺點綜合見表2。
其它物理處理技術還包括過濾、吸附、離心分離、電滲析、電解、絮凝、沉淀、沉降、浮選、冷卻、結晶、懸浮液冷凍、高梯度磁分離、反滲透、空氣吹脫和超濾等。
化學處理[1,7]指通過化學反應來改變廢物的有害成分,從而實現(xiàn)無害化,或將廢物轉變?yōu)檫m于進一步處置的形態(tài),主要用于處理無機廢物,如酸、堿、重金屬、酸性氣體[8]、氰化物廢液、氰化物、乳化油等。
化學處理技術包括酸堿值控制技術、氧化還原電勢控制技術和沉淀技術等。
3.1 酸堿值控制技術
酸堿值控制技術的原理為:加入堿性藥劑,將廢物的酸堿值調整至使重金屬離子具有最小溶解度的范圍,從而實現(xiàn)廢物的穩(wěn)定化。常用的酸堿值調整劑有石灰、蘇打、氫氧化鈉、水泥、石灰窯灰渣、硅酸鈉等。
3.2 氧化還原電勢控制技術
為使某些重金屬離子更易沉淀,常需將其還原為最有利的價態(tài),典型的是將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五價砷還原為三價砷。常用的還原劑有硫酸亞鐵、硫代硫酸鈉、亞硫酸氫鈉、二氧化硫等。

表2 各種固化和穩(wěn)定化技術的適用對象和優(yōu)缺點
3.3 沉淀技術
具體包括氧化物沉淀、硫化物沉淀、硅酸鹽沉淀、共沉淀、無機絡合物沉淀和有機絡合物沉淀等。
3.4 吸附技術
處理重金屬廢物常用的吸附劑包括:活性炭、黏土、金屬氧化物、天然材料、人工材料等。一種吸附劑往往只對某一種或某幾種污染物有優(yōu)良的吸附性能,而對其它污染成分則效果不佳。
3.5 離子交換技術
用有機樹脂和其它人工合成材料去除水中的重金屬離子,通常非常昂貴,且和吸附一樣,這一技術一般只適用于給水和廢水處理。常見的離子交換劑包括有機離子交換樹脂、天然或人工合成沸石、硅膠等。離子交換與吸附都是可逆過程,如果逆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得到滿足,污染物將重新逸出。
安全填埋的作用是減小和消除廢物的危害[9]。對危險廢物進行填埋前,需根據(jù)不同廢物的物理化學性質進行預處理,包括利用各種固化劑進行穩(wěn)定化和固化處理,以減少有害廢物的浸出。
4.1 技術原理
填埋處理是危險廢物的一種重要處置手段。隨著人們對填埋場所帶來的各種環(huán)境影響的認識不斷深入,填埋技術也不斷得到發(fā)展,由最初的簡易堆填,逐步發(fā)展到具有防滲、集中排水、導氣和覆蓋系統(tǒng)的安全填埋。危險廢物填埋的目的是保護生活和自然環(huán)境,防止由危險廢物產生的各種物質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一個完整的安全填埋場包括廢物接收與儲存系統(tǒng)、分析監(jiān)測系統(tǒng)、預處理系統(tǒng)、填埋區(qū)防滲系統(tǒng)、滲濾液集排水系統(tǒng)、雨水及地下水集排水系統(tǒng)、滲濾液處理系統(tǒng)、滲濾液監(jiān)測系統(tǒng)、管理系統(tǒng)和公用工程等。
危險廢物填埋的作用有三個:貯留垃圾、隔斷垃圾與外界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以及對危險棄物本身的處理。影響安全填埋處理的主要因素包括填埋場防滲與滲濾液收集處理、填埋場作業(yè)與填埋機、填埋場封場管理與填埋氣體回收利用。
危險廢物填埋的關鍵技術是隔水防滲,要防止危險廢物因自身所含有水分而產生的滲濾液污染地下水源,同時要防止降水和地表水進入填埋場,以減少滲濾液的產生。基于此,要求填埋場有必要的場內雨水集排水系統(tǒng)、周邊雨水排泄系統(tǒng)、地下水集排水系統(tǒng)和每日封閉系統(tǒng)等。此外,安全填埋需要科學選址,在設計和規(guī)劃時要求對場地進行防滲處理。
4.2 填埋要求
(1)含水量。為使廢物壓實不出現(xiàn)游離水,并達到最佳的密實性,入場填埋的危險廢物和蓋層土的含水量通常要求為20%,對于性能良好的黏土,可酌情適當放寬,但不得高于40%。其它類型廢物以不含有游離水為標準,液體廢物一律不得入場填埋。
(2)可壓縮性廢物。已被污染的空容器、石棉類纖維性物質等可壓縮性廢物,在填埋之前要消除危害性,以達到允許進場的要求。可燃性廢物壓縮后進行焚燒,減量后再填埋其灰渣,焚燒后的金屬材料回收打包后送廢金屬收購部門。
(3)體積與形態(tài)。為防止破壞防滲層,最下層填埋廢物塊的最大直徑不得大于100 mm。具有內部空隙的特異形狀物質,如包裝物和異形構筑物碎塊等必須在壓實或固化、粉碎后填埋。
(4)化學反應性。應將填埋廢物的浸出液酸堿值控制在4~12范圍內。填埋廢物不應含有可與水、空氣進行放熱反應生成有害或可燃性氣體的物質。對于含有與填埋場防滲層不兼容物質的廢物,需進行必要的化學處理。對已判定為不具有害性的一般廢物,原則上不需要入場。特殊情況下經(jīng)現(xiàn)場專家同意,可作為填埋場的輔助材料使用。
(5)廢物性質。填埋場對不相容性廢物設置不同的填埋區(qū),每區(qū)之間使用一般廢物與水泥混合攪拌后澆灌成混凝土隔墻隔離,也可采用土墻或與廢物相容的塑膠板隔離。在面積過小、難以分區(qū)時,對不相容性廢物可分類固化,用堅固容器包裹后再填埋,容器材料應與所有可能接觸的物質相容,且不被腐蝕。
(6)嚴禁入場廢物。危險廢物安全填埋場嚴禁填埋處置以下廢物:①液體和游離液體材料;②揮發(fā)性和燃燒性極強的液體廢物;③含礦物油的廢物;④能自燃或引燃的固體;⑤醫(yī)院廢物,如傳染性廢物、針頭及破碎器皿等銳器等;⑥氧化還原性極強的廢物;⑦不耐震的爆炸物;⑧壓縮氣體;⑨活化性極強的廢物;⑩不可轉換的水溶性材料;有強烈氣味的材料毒性極強的揮發(fā)性材料。
5.1 技術原理
焚燒[10]是將可燃性廢物置于高溫爐中,使其可燃成分充分氧化分解的一種處理方法,是實現(xiàn)危險廢物減量化與無害化最快捷、最有效的技術[11]。采用焚燒技術可有效破壞廢物中的有毒、有害有機成分,徹底消除病原性污染,破壞和分解有毒物質的化學結構,減小廢物的體積,并且可以進行能源和副產品回收。經(jīng)過焚燒,固體廢棄物的體積可減小80%~95%。典型的焚燒處理工藝如圖3所示。

圖3 焚燒技術典型處理工藝
焚燒主要用于處理熱值較高和毒性較大的危險廢物,如廢溶劑、廢油、塑料、橡膠、皮革、醫(yī)院廢物、制藥廢物、含酚廢物,以及鹵素、硫、磷、氮化合物的有機物等,易爆廢物不宜進行焚燒處理。
焚燒可在專用的焚燒爐中進行,也可利用其它工業(yè)爐窯,但無論采用何種焚燒設備,均要考慮產生二次污染的問題。
常用的危險廢物焚燒設備包括回轉窯焚燒爐、液體噴射爐、固定床焚燒爐和流化床焚燒爐等[12],各種焚燒裝置對廢物的適用性見表3。

表3 種焚燒裝置對廢物的適用性
5.2 工藝流程
危險廢物焚燒處理的工藝設施主要包括進料及預處理系統(tǒng)、焚燒系統(tǒng)、余熱利用系統(tǒng)、煙氣凈化系統(tǒng)、灰渣處理系統(tǒng)等。以回轉窯焚燒為例,焚燒工藝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焚燒工藝流程圖
進料及預處理系統(tǒng)包括危險廢物的計量、卸料、暫時儲存、輸送和預處理。進料裝置分為固體進料和廢液進料。固體廢物由運輸車卸至廢物儲料坑中儲存,之后通過抓斗起重機提升至進料斗上方。醫(yī)療廢物由豎直提升機翻轉倒入進料斗,經(jīng)進料裝置進入焚燒爐前端。廢液經(jīng)儲存和輸送,噴入焚燒爐前端焚燒處理。
危險廢物的焚燒系統(tǒng)包括爐窯系統(tǒng)、助燃空氣系統(tǒng)、輔助燃燒系統(tǒng)和廢液噴燒系統(tǒng)。根據(jù)HJ/T 176—2005《危險廢物集中焚燒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必須設置與一燃室及二燃室相配套的焚燒爐,以此保證危險廢物的充分燃燒,防止生成有毒有害物質。在選擇一燃室時,由于回轉窯對燃料種類的適應性強、用途廣泛,適用于各類氣、液、固體燃料,因此推薦使用回轉窯作為一燃室進行焚燒。回轉窯運行時,危險廢物從較高一端進入,焚燒殘渣從較低一端排出,液體廢物可由固體廢物夾帶進入爐中焚燒,或通過噴嘴噴入爐中焚燒。采用回轉窯作為一燃室進行焚燒時,必須保證爐渣的熱灼減率低于5%。
一燃室及二燃室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高溫煙氣,這些高溫煙氣帶走了絕大部分熱量,余熱鍋爐可利用這些煙氣熱量產生蒸汽,蒸汽可用于罐體的保溫,并預留日后蒸汽利用接口。余熱鍋爐一般根據(jù)以下條件進行選擇。
(1)一般危險廢物焚燒煙氣中的含塵量均大于70 g/m3,此時鍋爐定義為第三類余熱鍋爐,鍋爐的設計應采用附有煙塵沉降室或輻射冷卻室的多煙道爐型或直通式爐型,同時煙道應設有冷灰斗。這類余熱鍋爐受熱面宜采用膜式壁或翅片管,并在受熱面易發(fā)生磨損的部位采取防磨措施。大容量鍋爐為保證爐膛氣密性,一般也都采用膜式水冷壁布置方式,膜式水冷壁一般由光管或內螺紋管與鰭片焊接而成。
(2)余熱溫度會影響鍋爐的布置方式,較高余熱溫度的煙道式余熱鍋爐通常布置一個大的輻射冷卻室,通過輻射將煙氣中的灰分溫度降至熔點以下,使熔融狀態(tài)的高溫煙塵凝固,從而避免受熱面因灰分凝結而受腐蝕及鍋爐效率下降,并將較重的塵粒在轉向時從煙氣中分離出來。根據(jù)設計的產氣溫度和排煙溫度選擇對流受熱面的布置,使煙氣溫度降至600~500℃后由出口煙道排出。
(3)二燃室出口的煙氣溫度達到1 150℃,煙氣中含有強腐蝕性成分或毒煙氣成分時定義為第五類余熱鍋爐,此時鍋爐的設計應采用鋼板密閉爐墻。
危險廢物的煙氣凈化系統(tǒng)包括急冷、脫酸和除塵等設備。危險廢物焚燒處置的高溫煙氣應采取急冷處理,以此對二噁英的生成進行控制。危險廢物在焚燒時會產生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質,而二噁英在300℃左右時還能合成,因此急冷塔的主要功能是使煙氣快速冷卻,使二噁英不能合成,同時還可進行酸性氣體的中和反應,有效避免有毒有害物質的生成。在急冷塔中,需控制煙氣溫度在1 s內降至200℃以下,縮短煙氣在200~500℃溫度區(qū)間的滯留時間。
危險廢物的焚燒煙氣中含有一定量的粉塵、有毒氣體、二噁英類物質,以及重金屬汞、鎘、鉛等,為防止焚燒產生的煙氣對大氣環(huán)境造成二次污染,必須對煙氣進行凈化處理。針對不同煙氣成分及環(huán)境質量控制要求,選用不同的煙氣凈化系統(tǒng)。去除煙氣中各種成分的常見設備有干式洗滌塔、半干式洗滌塔、濕式洗滌塔、靜電除塵器及布袋除塵器,煙氣中有些成分選用一種設備即可去除,有些則需幾種設備組合使用。
此外,對于含氮量較高的危險廢物必須考慮氮氧化物的去除措施,應優(yōu)先考慮在焚燒過程中進行控制,抑制氮氧化物的產生。焚燒煙氣中氮氧化物的凈化方法宜采用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
對于焚燒產生的爐渣,應進行特性鑒別,經(jīng)鑒別后屬于危險廢物的,則按危險廢物進行處置,不屬于危險廢物的,則按一般廢物進行處置。焚燒爐的殘渣處理系統(tǒng)包括爐渣處理系統(tǒng)、飛灰處理系統(tǒng)。其中,爐渣處理系統(tǒng)又包括除渣冷卻、輸送、儲存、碎渣等設備,具有穩(wěn)定可靠的機械性能和易維護特點。飛灰處理系統(tǒng)包括飛灰收集、輸送、儲存等設備。采用半干法工藝時,飛灰處理系統(tǒng)應采取機械除灰或氣力除灰方式,氣力除灰應采取防止空氣進入與防止灰分結塊的措施。
綜上所述,對4類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技術進行總結。
(1)安全填埋技術。進行安全填埋的危險廢物主要是沒有利用價值且危險性較大的廢物,或是雖有一定利用價值,但限于目前條件和技術水平而無法進行充分利用的廢物。
(2)焚燒處置技術。焚燒減容效果好,且可回收能源,適用于處理熱值較高和毒性較大的危險廢物,如廢溶劑、廢油類、塑料、橡膠、皮革、醫(yī)院廢物、制藥廢物、含酚廢物,以及含鹵素、硫、磷、氮有機物等,易爆廢物不宜進行焚燒處理。
(3)物理處理技術。主要用于處理其它處理產生的殘渣物及不適于焚燒處理或安全填埋的廢棄物,如含重金屬污泥、石棉、工業(yè)粉塵、酸堿污泥、焚燒殘渣等。固化和穩(wěn)定化是常用的物理處理方法,包括水泥固化、石灰固化、塑性材料固化、自膠結固化等。
(4)化學處理技術。化學處理技術主要用于廢物的預處理,通過酸堿值調節(jié)、氧化還原和化學沉淀等方法使危險廢物轉變?yōu)橐子谔幚硖幹玫男螒B(tài),適用于處理酸、堿、重金屬廢液、氰化物廢液、氰化物、乳化油等。
做好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是發(fā)展工業(yè)、新經(jīng)濟、新經(jīng)營模式的必然要求,要保持社會和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更好地保護環(huán)境,就必須加強危險廢物的處理處置和綜合利用,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探索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
目前的危險廢物處理設施整體處置能力有限,應加快危險廢物處理設施建設,推行集中處置,建立全國性跨行業(yè)、跨地區(qū)的危險廢物交換與處理中心,并創(chuàng)新對危險廢物的處理處置技術,提高工業(yè)生產和管理水平。
[1]蔣學先.淺論我國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技術現(xiàn)狀[J].金屬材料與冶金工程,2009,37(4):57-60.
[2]張紹坤.危險廢物焚燒飛灰固化處理技術應用探討[J].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2012(3):16-19.
[3]高國瑞,楊有海.污染土固化/穩(wěn)定化技術研究綜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3):235-237.
[4]郝漢舟,陳同斌,靳孟貴,等.重金屬污染土壤穩(wěn)定/固化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1,22(3):816-824.
[5]蔣宏國,羅琳,朱凌峰.三氧化二砷冶煉廢渣的危害及處理[J].環(huán)境工程,2009,27(2):88-90.
[6]黃緒泉,趙小蓉,唐次來,等.磷石膏基膠結材固結磷尾礦性能及浸出特征[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6,10(10):5957-5963.
[7]胡文濤,張金流.危險廢物處理與處置現(xiàn)狀綜述[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42(34):12386-12388.
[8]王少君,張運翹.半干法煙氣凈化系統(tǒng)在城市生活垃圾焚燒中的應用[J].上海電氣技術,2009,2(4):48-51.
[9]蔣為公.危險廢物水泥窯協(xié)同處置技術應用及廢氣污染物排放分析[J].中國水泥,2016(2):75-77.
[10]蘭永輝,楊雪,陳芳,等.工業(yè)危險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狀況綜述[J].廣東化工,2013,40(12):82-84.
[11]溫俊明,吳俊鋒.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特性及焚燒處理現(xiàn)狀[J].上海電氣技術,2009,2(1):43-48.
[12]朱江,蔣旭光,劉剛,等.回轉窯處理危險廢棄物技術探討[J].環(huán)境工程,2004,22(5):57-61.
(編輯:啟德)
The existing treatment and disposal technology for hazardous wastes i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safe landfill technology,incineration technology,phys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chemical treatment technology.The four types of technology were introduced,the practicality of the four types of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and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reatment and disposal technology for hazardous wastes.
廢棄物;處置;綜述
Waste;Disposal;Overview
TH122;X705
A
1672-0555(2017)02-058-07
2016年12月
鄧四化(1979—),男,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環(huán)境污染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