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環



摘要: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參展作品“滿園春色”藝術園圃,獲2017年香港花展“最佳設計(園林景點)金獎”。項目以園林藝術造景手法,配合光、聲效果,凸顯作品“愛”的內涵,在設計與施工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設計要素、多樣的植物材料和配植手法,采用場地塑造以及立體綠化等特殊方式達到充分表達和突出主題的目的,通過光電聲效果提升作品的意境,并精心組織前期工作保障材料質量使園圃達到最佳景觀效果。
關鍵詞:藝術園圃;主題表達;多種手法;精心組織;香港花展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7)03-0009-07
收稿日期:2017-04-14
修回日期:2017-06-15
Abstract: As an exhibition works of Guangzhou Municipal Bureau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Spring" Art Garden won the 2017 Hong Kong Flower Show “Best Design (Garden attractions) Gold Award”. The project uses garden landscaping methods, combined with light, sound effect to highlight the connotations of “Love”.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t uses appropriate design elements, a variety of plant materials and planting techniques, landform design and three-dimensional greening and other special ways to highlight the theme. It also uses photoelectric effect to enhanc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work through careful organization of early work, which ensure the quality of materials and to achieve the best landscape effect.
Key words: Art garden; Theme expression; Multiple methods; Carefully organized; Hong Kong Flower Show
“香港國際花卉展覽”是香港特區每年舉辦的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花卉展覽會,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推廣園藝和綠化意識的重點項目,展覽形式包括藝術園圃、插花、藝術盆景、園林景點(公共景點)等,每年舉辦一次,展覽期間,主辦方還會舉辦一系列教育與娛樂并重的活動,如展品比賽、攝影比賽、學童繪畫比賽、音樂及文娛表演、花藝講座等[1]。特首夫人慣例參加開幕式,數十萬本港市民和世界各地的園藝愛好者前往賞花、繪畫、攝影和交流。2017年花展作為香港特區成立20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一,有來自17個國家的243個機構參加。內地8個省份的11個城市參加此次花展,澳門、臺北也有作品參展。2017年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參展的藝術園圃,名為“滿園春色”,獲得了最佳設計(園林景點)金獎,筆者承擔了項目構思、方案設計和施工全過程的工作。本文結合“滿園春色”的特色營造,敘述和分析了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如何結合實際需要充分表達園圃的主題意境。
1園林園圃的主題意境
“園林園圃”是在漢語詞典中介紹的“園圃”定義下延伸而來的種植花草并適當配以其他構建、營造園林景觀的場地,是濃縮的小型人工山水園,是人為創設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營構,將天然山水風景濃縮模擬在一個小范圍之內,以有限的山、池、樹木、建筑再現自然山水的典型特征,講究玲瓏奇巧和細部處理,在有限的空間內求得變化,“小中見大”,蘊意無窮,具有較高的審美境界和意境,啟發人的想象,不同的園林小園圃具有各自的主題意境。
2“滿園春色”項目概況
2017年香港花卉展覽以“愛·賞花”為主題,以美麗可愛的“玫瑰”為主題花,展現香港是一個美麗和充滿愛的城市,并首次要求在花藝擺設和園林造景中加入柔和光影元素。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參展的藝術園圃《滿園春色》面積為 15 m×15 m(戶外),作品主題突出,以園林藝術造景手法,配合光、聲效果,凸顯作品“愛”的內涵。按照主辦方的規則要求,植物材料所占比例大于70%,場景主題表現以植物造景為主,結合環境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景觀效果。通過地形變化,立體、平面及特定景物的融合,立體部分的設計緊扣主題,兼顧觀賞性、安全性、創新性和經濟性,根據立地條件為觀賞者提供四面有景可觀、不同方位視覺效果各異的藝術園圃,讓親臨現場的觀賞者真切感受和體驗表達形式多樣、風格富有特色、五彩繽紛和充滿濃濃愛意的場景。
3園林園圃的主題意境表達和塑造
3.1總體構思緊扣主題
《滿園春色》園圃方案的總體構思過程中,十分注重主題意境表達,緊扣本屆展會“愛·賞花”的主題和要求,以“愛的元素”和“愛意表達”為貫穿園圃的主線,以簡約、夸張的表現形式,運用嶺南傳統庭園的亭、水、石及本屆主題花玫瑰等元素組合場景,采用抽象和具象相結合的手法,展現“滿園春色關不住,愛意濃濃溢滿園”的景象。營造出愛意滿滿的場景:春天的花園里,綻放著鮮艷的玫瑰花,花前月下,熱戀的情侶相約亭臺,傾訴衷腸,愛的心聲猶如古琴悠揚的旋律,演繹浪漫的《愛情故事》,潺潺溪流伴著琴弦唱著祝福的歌兒流向遠方。濃濃的愛意沿著連綿的七彩花帶延續,永恒不斷。
3.2設計要素圍繞項目立意
“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在有限空間中容有豐富的景觀,必須小而精。本項目采用樹亭、小橋、琴臺、花缽、景墻、人工花藝等作為主要設計要素,各構景元素合理配置,尺度比例協調,配以地形的高低變化,以樹亭為中心主景,將小橋、琴臺、花缽、景墻、人工花藝等錯落有致布置周圍。采用人工堆砂塑造地形,效仿自然,利用地形組織空間和控制視線,體現自然山水之趣,通過亭、橋、溪等造景,增加園圃景觀的豐富性和層次感。將微地形、溪澗布局巧妙結合,通過花木的襯托,營造了一個小中見大、開朗明快、步移景異、精致玲瓏的嶺南庭園(圖1)。該園圃采用自然點綴和規則形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植物配植,樹亭及溪澗周邊為自然點綴,其他區域為多色的規則花帶。亭、橋、琴臺等場景寓意戀人間纏綿的愛情故事,人工花藝制作的大型玫瑰及四周穿插種植的玫瑰花則展示世界處處充滿愛的意境。
3.3精心組織前期工作保障材料質量
園圃的主題意境表達不單與技術工作有關,項目實施前后的組織工作也至關重要。由于香港花卉展覽大會允許現場布展的時間只有10天左右,時間緊迫,因此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異地施工并保障園圃景觀質量是組織工作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為了能讓所用的植物及植物造景達到理想效果,本項目立體綠化扎作部分根據設計方案提前在廣州制作,再運輸到香港現場安裝。樹亭由4株通過多年精心造型栽植、尺寸大小較為適合的榕樹Ficus microcarpa組合而成,保留樹高4.2 m,亭底部面積2.5 m×2.5 m。為了運輸方便,提前10天對植株進行結構切割處理,并加強技術養護,防止對植株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小橋、琴臺、大型玫瑰花、花缽、景墻、石塊等立體扎作,采用架構種植的施工工藝的形式,提前10天在本地種植制作完成,加強運輸前的養護,讓植物順利渡過緩苗期,恢復到正常生長階段,幾乎完全遮蓋硬質架構,在展覽期間展示最佳景觀效果。
另外組織好施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材料運達現場后,注重植物材料的遮陰和水分管理工作,同時做好現場施工布展組織安排。根據項目方案特點進行詳細的技術及注意事項交底,落實現場的電源、水源及可能妨礙施工的管線情況等等,根據花壇立體構件大小和植物材料數量,準備好吊機、叉車、運輸車輛、專業工具等[2],保障卸貨過程中盡可能不造成植物及其立體花壇的機械損傷。
3.4植物選擇和配植注重突出主題
植物造景是園圃營造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方寸之間可現園林藝術的無窮魅力。園圃的植物配植通過自然點綴和規則種植形式,植物多樣性和色彩相互襯托相結合的方法,塑造出遠看色彩斑斕、鮮艷奪目,近看愛意滿滿的景觀效果。除榕樹外,園圃還采用33種植物品種(表1),在樹亭及溪澗周邊以自然式布置、時令開花植物品種為主,搭配適量的觀葉植物。色彩豐富的名花異草,與山石、枯木、小橋等相結合,高低錯落、清新自然,既突出自身的觀賞性,又表現了組合景觀的自然特色。黃花風鈴木叢植作為背景,同時作為骨干樹種,滿樹黃花與綠色的樹亭相互映襯,成為景觀的一大亮點;樹亭前小溪邊,配植兩株盆景式造型的廣州市市花——木棉(圖2),以蒼莖的枝條、鮮艷奪目的紅色花,傲立群芳,成為了觀賞視線的焦點,更突顯了廣州的地域文化;花色、形態各具特色的各色蝴蝶蘭、石斛蘭、文殊蘭、春蘭、香雪蘭、芙蓉菊等(圖3),點綴在不同視角區域,增加近觀效果的可視度和雅致性;溪邊的水生植物讓溪澗顯得野趣生動;地被花卉以整齊色塊,流暢的線條,形成七彩花海,與立體部分相互襯托成景;紅草、綠草、佛甲草、黃葉假連翹等作為立體綠化植物材料,成為不同空間的背景和襯托,讓表達主題意境的元素更加突出(圖4)。
3.5地形塑造提升立體景觀效果
在該園圃施工現場定點放線和塑造地形時,充分考慮觀者的參觀路線和視距,根據主要構筑物的體量及相互景觀關系,對立體構筑物的擺放位置設計時做到心中有數,現場進行調整,保障不同觀賞面和不同角度的效果。定點放線后,用吊車及叉車將主要構筑物準確安放,盡量保障樹亭、琴臺、大型玫瑰花、花缽和景墻等所使用的植物不受到機械損傷。
為達到設計要求,本項目采用人工堆砂在平整場地塑造地形,通過效仿自然,結合樹亭、小橋、溪澗(圖5)等造景要素的相互關系和空間尺度需要,利用地形組織空間和控制視線,增加園圃的立體感和景觀豐富度,體現自然山水之趣。以樹亭基礎為制高點(標高為1.00 m),按溪澗自然走向,根據需要適當起伏,形成微地形,最低填方0.20 m。
溪澗布置采用枯山水的處理方法,解決現場水源不足的問題。以立體綠化扎作為石、白色卵石為水,盆栽花卉為島,安靜的溪流與熱烈的花卉景觀形成鮮明對比,緩緩流經綠橋,兩者互相襯托,相映成趣(圖6)。
3.6特色立體花壇凸顯創意亮點
該園圃通過立體花壇各種不同的植物特性,以獨有的空間語言、材料和造型結構,讓人們能感受到其形式美感和審美內涵。本園圃立體花壇采用形式多樣,如:植物雕塑、造型插花、立體種植等,創意新穎。以4株經過多年精心造型栽植的榕樹,呈現嶺南傳統景觀亭的造型,體現嶺南園林藝術技巧和景觀的趣味性,成為了園圃的構圖中心,更是本園圃作品的亮點。兩朵造型玫瑰花,以插花形式表現,顏色鮮艷,形成區域的視覺中心,同時表達出人世間各種濃情愛意。立體種植與工藝裝飾構件相結合構筑的景墻,突出了玫瑰花主題。立體種植的小橋、古琴、琵琶、花缽、石頭等與熱烈的花卉景觀形成鮮明對比,令人賞心悅目。
3.7光電聲效果提升作品的意境
在花藝擺設和園林造景中加入柔和光影元素,燈光重點突出樹亭和溪澗的夜晚展示效果,以LED燈帶對樹亭進行立體鉤畫,四周配以泛光燈相映襯(圖7)。選用了《愛情故事》《春江花月夜》《風含情、水含笑》三首古琴奏樂循環播放,燈光的夢幻效果和傳情的音樂相結合,增加了藝術園圃的現代視聽感和趣味性,現場含蓄、音韻悠揚的古琴音樂,突出了作品的文化內涵,從而提升了園圃的意境表達。
4結語
園圃的主題是其與觀賞者交流的橋梁,鮮明的主題可以讓觀賞者對園圃作品一目了然,撞擊心靈。而意境氣氛的營造,可以突顯作品內涵,觸動觀者情感。園圃有無意境或意境的深究程度可以確定其格調的高低,以其作為衡量藝術作品的最高層次的藝術標準[3]。因此,盡可能讓具有主題性的園圃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通過山水、植物、構筑物等相互交融,形成園林景觀,讓園景空間的整體藝術效果產生意境、融入人心,是園圃建設者的使命。包括專業技術和組織管理兩方面,需要從構思到實施落地全過程中各環節的共同努力。《滿園春色》園圃的營造,是設計與施工無縫結合的佳作。
注:本文圖片均為作者自攝。
參考文獻:
[1]黎品紅.香港花卉展覽特色初探[J].廣東園林,2014,36(3):33-37.
[2] 劉悅明.立體花壇布置技術要點——以“嶺南毓秀”立體花壇為例[J]. 廣東園林,2014,36(6):72-75.
[3] 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