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良
摘 要 科技的快速發展使通信網絡得到了深入變革,電信業務實現了以語音、高通數據、圖像為基礎的多媒體寬帶業務。如此一來,需要傳統電話網向數據業務、IP業務上過渡,所以實現電信網的寬帶化已成為必然。
關鍵詞 寬帶化;電信網;發展
中圖分類號 TN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9-0048-02
從寬帶網的技術結構角度上看,共包含了以下內容:寬帶傳輸網、寬帶交換網、寬帶接入網幾個部分。其中,寬帶傳輸網主要是提供信號傳送與轉換的一種網絡,簡單舉例,將信息單元與數據從源地址轉移到目的地址。寬帶交換網在實時接收、分揀及轉發信息中對信息進行合理交換;在整個網絡中,接入網的任務是和用戶及時相連,然后用戶再通過接入網成功連接
寬帶網。
1 寬帶接入網
在整個網絡建設中,接入網的投資比例相對較大,且技術復雜,實際操作難度大,影響范圍廣泛,所以在推進接入網前行過程中應做到科學合理性。
要想保證光纖接入網在市場上更好的發展,就必須確保原有的電纜接入網拓撲結構能在光纖接入網中穩定地工作,而且應清楚掌握了解隨著全光纖化時代的到來,接入網是否能繼續穩定有序運行;盡可能用較少的投入實現較大的效益,并不斷提高自身的條件能力,分階段建設。所以接入網發展中,應先實施低速業務,然后逐步實現高速業務。
1.1 以電信網用戶線為基礎的數字用戶線接入
技術
我們將對本地電話網線上提供的數字數據傳輸稱之為數字用戶線接入技術,該技術共有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高速率數字用戶線路等內容,我們將其統稱為各種類型數字用戶線路。其中,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技術負責因特網與電話業務,其能夠有效促進因特網接入及視頻點播等寬帶應用。尤其在與ATM等技術融合后,使廣播級的視頻做到了及時全面分發。
將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技術納入寬帶接入業務中,不僅使電信網中的銅纜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為該投資提供保障,突出銅線的性能,而且用戶上網及時便捷,每次上網不用重新建立連接,保證了電話的正常使用,為廣大用戶提供了速率高、暢通無阻的獨立通道。但該技術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在線對方面的要求十分嚴格,現階段僅有30%左右的線對可以實現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
業務。
1.2 以以太網為基礎的高速局域網接入
以太網接入技術通過無碰撞全雙工光纖連接,有助于擴展自身傳輸距離,對接入網提出的應用需求充分滿足。以太網技術可直接在以太網幀中封裝IP包,和IP協議進行了良好融合。通過長幀傳送長的IP包。隨著因特網的高效發展,以太網接入技術的價值被充分
體現。
1.3 以光纜為基礎的寬帶光纖接入技術
SDH是所有寬帶光纖接入技術中應用最多的一種技術,可將其稱之為有源光接入,目前在諸多的寬帶光纖接入網技術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SDH技術的接入網系統。隨著SDH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技術逐漸趨于完善,越來越標準化,已經成為了骨干網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而將該技術應用到接入網中,使得SDH的大帶寬及技術優勢在接入網中得到充分
發揮。
盡管當前接入網中已廣泛應用SDH技術,但依舊停留在FTTC、FTTB上,光纖的大寬帶并未落實到戶。所以在為廣大的用戶進行寬帶服務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以下內容:發揮SDH技術的優勢作用,對存在的饋線、配線段寬帶化問題加以有效處理,同時,對引入線部分應通過FTTB/C+xDSL、FTTB/C+局域網接入等技術提供相應的
業務。
以ATM為基礎的無源光網絡不僅可以向用戶提供傳統業務,而且還可以為用戶提供現代化的多媒體業務。PON的業務具有透明化,從原則角度而言,在各類制式與速率的信號中均應用
良好。
波分復用技術能使光纖傳輸容量得到進一步擴大;基于波分復用技術的無源光網絡在接入網中應用前景良好。
2 寬帶傳輸網
當前,光纖通信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較快發展,為此,光纖已經成為了寬帶網絡傳輸的主流。我們在設置寬帶傳輸網過程中應采用光纖技術,因為這樣將帶來諸多的利處,具體體
現在:
1)有助于提高網絡傳輸數據的速率;采用復用技術、數據壓縮技術能有效滿足多媒體通信在傳輸速率上的
要求。
2)很少出現衰減情況;光信號利用光纖來傳輸,不會出現明顯的衰減現象,所以不用中繼器就能實現長距離的傳輸,在節約成本的同時還有效避免因中間環節而造成寬帶掉線
問題。
3)保密功能非常理想;由于本次傳輸的并非以電子為基礎的光信號,所以即便存在電磁現象,也不會對此光信號有任何的
干擾。
2.1 IP和ATM
IP具有靈活簡單、擴充方便、統一性特點,ATM具有速率高、容量大等特點,將兩者融合達到了相互補充的效果。ATM這一多業務平臺在電信網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應用前景廣闊,并且在今后的網絡邊緣地帶,ATM將是重要的業務匯
集點。
2.2 IP和SDH
將IP和SDH融合,使IP分組從PPP協議的角度出發直接與SDH幀相對應,如此一來就將ATM這一層省略掉了,依舊保留著因特網的無連接屬性,對繁瑣復雜的網絡體系結構進行合理地簡化,實現預期的傳輸速度,盡可能減少運營成本,確保不同種類的技術體制都能夠得到有效應用,并且各網之間要做到暢通無阻,圍繞IP業務開展工作的骨干網應高度重視對高速數據流加以科學
疏導。
2.3 IP和Optical
理論上,將ATM、SDH安裝于IP和傳輸鏈路層之間沒有任何優勢。所以IP和Optical結合是最佳的體系結構,因為其層次少,不會導致功能的重復;沒有繁雜的設備與網管;傳輸速率高;能直接使用DWDM
技術。
3 寬帶交換網
隨著傳輸技術向寬帶化方向發展,采用傳輸資源的交換設備促進了諸多類型業務的有效運行,而伴隨網絡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將以IP和ATM為重要支撐的分組轉發及交換技術作為了重點實施內容。
3.1 ATM
ATM是實現寬帶綜合業務交換的理想手段。要想全面滿足多媒體通信的應用需求,就要求用戶對數據網、視頻網、語音網等各種網絡予以高度支持。網絡結構也應適用不同的應用,在局域網中使用以太網、FDDI、令牌環,在廣域網中使用PPP、SLIP、Modem。這樣繁瑣苛刻的要求,是傳統交換水平無法實現的。隨著ATM技術的發展,以上問題得以有效解決,能夠滿足廣大用戶的數據、語音等要求。
寬帶交換網的建設通過采用ATM技術實現了面向連接模式。出于對發送端和接收端間通信的及時性、有效性以及在網絡的支持下順利交換各類數據的考慮,就必須設置一條虛擬電路。緊接著,把實際傳送的信息分割為ATM信元,由接收端通過高效率的路徑來接收此信元。對所有信息全部傳送結束后,應及時撤掉虛擬
電路。
3.2 路由交換機
路由交換機通過專門的硬件電路來完成路由的識別、計算、轉發工作,保障交換的通暢無阻,交換速率快,可以及時處理線路中滿負荷信息。路由交換機以第三層IP為基礎,通常還被稱之為第三層路由交換機。
4 結論
綜上所述可知,信息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多媒體通信。窄帶電信網雖然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能使用,但寬帶化已經成為了主流,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不斷強化網絡的規劃、建設力度,從而構建使用便捷、安全性高、功能齊全、信息形式豐富以及開放的寬帶
電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