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瑋琦
摘 要 智慧互聯屬于一個開放性的應用平臺和技術管理,同時智慧互聯并不是為社會上某些品牌和單一品牌服務的,而是幫助社會上整個行業創建一種開放性的應用平臺和技術管理。因此,本文對現階段智慧互聯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進行論述,以期為我國智慧互聯事業的發展提供數據參考。
關鍵詞 智慧互聯;機遇;挑戰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89-0075-02
隨著世界網絡建設發展,網絡相關的設備也越來越完善,智慧互聯已經從概念走向實踐。經過不斷的發展實踐,在基于“互聯網+”時代基礎,智慧互聯也能夠為企業、商家創造出更多的機遇,伴隨機遇是更多的挑戰。隨著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用戶反饋機制越來越完善,基于智慧互聯的相關產業,也會隨著網絡建設而逐步完善。
1 智慧互聯帶來的機遇
在現代社會中,智慧已經成為互聯互通時代的高頻詞匯,特別是智慧教育、智慧服務、智慧生產等智慧現象不斷出現,也說明智慧時代已經到來,同時推動社會和媒體更好銜接的動力也是智慧互聯,另外,智慧效率和智慧流動的速度決定著物質、知識、信息流動的效率。
1.1 智能模式
在智慧互聯到來之后,通過智能模式不斷提高信息傳播的速度[1]。隨著我國腦科學、人工智能、交互技術、顯示技術、傳輸技術、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各種領域中智能模式也逐漸替代傳統的模式,對人們生活和企業的生產進行了改變,例如:智能產品(電視、空調、冰箱等)、智能軟件(瀏覽器、視頻播放器、輸入法等)、智能手機(華為、金立、小米)等新產品、新體驗、新技術不斷完善,使現代社會智能現象非常壯觀。
1.2 智能終端,人機合一模式
因為人體的延伸是媒介,所以人類感知器官的延伸就是智能終端,在現代社會智能模式基礎上,人們可以通過智能終端實現信息共享、信息傳播、信息編寫等[2],因為信息傳播的速度較快,使得公共事件爆發和發酵的速度也迅猛提升。例如:在我國社會中智能電腦已經逐漸普及,同時智能電腦已經成為廣大群眾進行日常工作和社會交往中文本傳播、搜索、接收的常用終端。另外,人腦的延伸也是智能終端,隨著虛擬技術不斷發展,在信息傳播中逐漸出現機器編輯、機器作者、機器記者。這些智能虛擬技術不但可以自動提取想要的數據,大大降低有效新聞線索發現的時間,同時智能虛擬技術出現之后,可以更快地對大數據進行調用、對比、處理,并通過智能技術,形成不同的文風。
1.3 智能平臺
智慧互聯平臺是多種功能、多種類型聚合的平臺,主要分為:增值服務平臺、交易平臺、溝通平臺、媒體平臺等智能平臺[3]。智能平臺可以超越服務的邊界和產品的邊界,智能平臺將服務的載體變成產品,從而實現產品使用用戶極致的體驗效果和良好的服務,為各個行業的品牌鏈、服務鏈、生產鏈、供應鏈進行改革,使服務模式和產品模式進行有效連接,形成平臺和企業組合的模式。例如:網易新聞以用戶體驗為主而搭建的智能信息傳播平臺,根據網易新聞用戶評論、轉發、評論等行為進行科學的分析,同時根據用戶的分析結果對用戶所處環境進行考慮,并將用戶近期點擊次數高的新聞進行推動等。通過智能平臺可以將信息傳遞給用戶。
1.4 智庫模式
隨著知識社會的帶來,對知識的管理和整合已經成社會發展和社會治理重要任務,特別是我國在互聯網大會上提出的目標是創建可持續發展的知識社會,使世界向可持續的知識社會和大方向包容的社會上發展。在全球知識社會中,知識的傳播、管理、整合、創新等環節都是依靠智庫模式實現的[4]。
我國傳統社會,知識的整合及創新都是受到創新者的價值觀念和目的所影響,但是在智慧互聯時代下,知識已經成為社會生產的推動力。因此,現代社會知識的整合及創新不再受創新者的觀念所影響,而是社會發展和社會生產對知識需求的計劃性和優先性進行的創新和整合。
1.5 智識模式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個人、市場、政府的地位和傳統社會相比也有所不同。傳統社會價值創造和資源配置的主體是政府,隨著經濟不斷發展,資源資源配置的主體是市場,而現代智慧互聯時代,個人成為具有資源、思想、能力、知識等綜合系統[5],因此,現代社會逐漸進入到個人時代。個人時代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實現人對人的管理;其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企業,實現人對人的生產模式;最后,每個人都是自媒體,實現人對人信息的傳播。在現代社會個人時代,每個人的創意和智慧都可能被網絡所挖掘并聚集,就像所有河流最后匯集成大海一樣,將個人的創意和思想演變成巨大的能力。智識模式下的個人時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體驗模式、微模式、用戶模式[6]。
1.6 改變的生活方式
用戶端家電智能,家電使用者通過相關App對智能家電進行操控,從而更科學的分配各種電器用電計劃,降低家庭家電開支。階梯計價地區可以綜合考量所有家電用電情況,對用周期進行合理規劃減少用電浪費。綜合用戶日常用電習慣,為用戶提供合理的用電規劃,提升用戶體驗。
智慧互聯,重塑物流企業。我國在2015年就已經成為物流包裹第一大國,因此,智慧互聯時代的帶來,大大地提高了我國物流行業的效率。例如:菜鳥智慧物流,傳統的物流單采用的都是紙質面單,而智慧互聯時代到來之后,采用電子物流面單,可以為物流企業節省較多的成本。
2 智慧互聯帶來的挑戰
智慧互聯時代雖然為人們的生活和社會帶來了很大的機遇,但是智慧互聯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戰。智慧互聯平臺可以為企業實現數據信息貢獻,可以使企業實現信息整合、利用、傳播等過程,因為其中存在超級多的數據,必須使智慧互聯平臺中利用先進的技術,使智慧互聯平臺可以穩定和安全,而我國的科技技術雖然不斷發展,但是在某些技術上的研究要處于初級階段,使得智能互聯平臺的穩定性不能有效保障。
智慧互聯面臨的安全挑戰,主要有功能安全、信息安全。
功能安全:制造業離不開自動化機器,在自動化機器運行過程中,運行部件可能會出現腐蝕或者高溫的情況,如果操作人員直接與機器接觸就容易發生危險,因此,我國現在沒有完全離開人操作的自動化機械,這也是智慧互聯面對的主要安全問題。
信息安全:在智慧互聯時代下,因為信息數據實現共享,在這個過程中極其容易出現信息數據被盜竊的情況,容易造企事業和人民的財產受到損失。例如:智能手機和智能運動手環之間的智慧互聯,如果在兩個設備傳輸信息過程中別截取或者某一個終端設備丟失,其中的信息數據就會丟失,造成使用者一定程度的損失。
3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中使用智慧互聯系統可以使企業在市場中具備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的作用,同時在眾多企業資源配置中,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就是數據。現階段企業使用智慧互聯之后,不但讓設備進行了智慧互聯,還為企業客戶提供了更多數據,使企業客戶滿意度大幅度增長,減少企業服務成本,提高企業服務效率。
參考文獻
[1]孫曉萌.探究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技術發展機遇與挑戰[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1):4004.
[2]朱立.“智慧北京”為首都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帶來的機遇[J].科技創新導報,2015(2):213-214.
[3]蔡若佳,易鋼,李堅,等.“智慧城管”初探:大數據時代的城市管理創新[J].學理論,2015(13):28-29.
[4]李國軍.智慧互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工程機械與維修,2015(11):50-51.
[5]蔣雄達.智慧城市參考架構的分析與設計[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14.
[6]李國軍.工程機械智慧互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J].今日工程機械,2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