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玉明
化解“城市病”,再不能坐著等、站著看,推給歷史,留給子孫,必須從創新城市規劃體制機制入手。
當務之急,治理霧霾要見成效。霧霾是一種新的“城市病”,也是一種最嚴重的“城市病”,必須放到全面治理的首要位置,系統推進,綜合施策。把握好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的內在聯系,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迫切之需,在治理交通擁堵上求突破。治理交通擁堵“城市病”,一方面,要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的理念,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推動城市發展由“攤大餅”向“蒸小籠”轉變。另一方面,要著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
重中之重,在解決房價過高問題上開良方。要按照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的要求,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繼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城鎮棚戶區和危房改造,通過有序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加快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讓城市住房體系更加合理和健全。刻不容緩,在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上找出路。當前最迫切的就是控制城市開發強度,劃定水體保護線、綠地系統線等,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攻堅克難,在解決管理粗放問題上走新路。堅持以人為本、源頭治理、權責一致、協調創新的原則,理順管理體制,提高執法水平,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體制。
關鍵之關鍵,在城市安全管理和應急方面上水平。人是城市的主體,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要密切加強城市安全監管,建立專業化、職業化的救災救援隊伍,加快建立健全科學的城市應急管理體系。